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3831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1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属于屋顶绿化技术领域,包括植物水培架与养鱼池,植物水培架与养鱼池相连通,且植物水培架与养鱼池之间还设置有有害物质过滤器与残渣过滤器,有害物质过滤器设置在植物水培架与养鱼池之间,对植物水培架流向养鱼池的出水进行有害物质过滤,残渣过滤器设置在养鱼池与植物水培架之间,对养鱼池流向植物水培架的出水进行杂质过滤;优点是无需补充肥料,也无需排放养殖废水,在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污染排放,且该套生态系统的运行也无需人力的长期监控和维护,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屋顶绿化,尤其涉及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1、屋顶绿化是指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顶部、露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草的统称。屋顶绿化可以补偿建筑物的占地面积,缓解由于城市人口猛增,街道拓宽,新区开发,旧区拆建,人均绿地面积下降的趋势,成为解决人和建筑物两者与绿地争地的矛盾,是满足城市绿化要求的一种最佳措施。建筑物的屋面是承接阳光、雨水并与大气接触的重要界面,而城市中屋面的面积占去了整个城市面积的30%左右,屋面的性质,决定了其在生态方面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2、目前,传统的都市屋顶绿化技术大多是包含有防水层、排(蓄)水层、过滤层与基质层等,在绿化实施过程不仅要考虑屋顶的承重能力,后续也需要定期维护;且采用土培技术种植的绿植,存在土壤肥力退化、农药残留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推广使用的微型生态循环系统。

2、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包括植物水培架与养鱼池,所述植物水培架与所述养鱼池相连通,且所述植物水培架与所述养鱼池之间还设置有有害物质过滤器与残渣过滤器,所述有害物质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植物水培架与所述养鱼池之间,对植物水培架流向养鱼池的出水进行有害物质过滤,所述残渣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养鱼池与所述植物水培架之间,对养鱼池流向植物水培架的出水进行杂质过滤。

3、在上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中,所述有害物质过滤器与所述养鱼池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调节池,所述残渣过滤器与所述植物水培架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调节池。

4、在上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中,所述植物水培架与所述有害物质过滤器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所述第一调节池与所述养鱼池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所述养鱼池与所述残渣过滤器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三循环水泵,所述第二调节池与所述植物水培架之间连通设置有第四循环水泵。

5、在上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中,还包括回收池,所述回收池分别与所述有害物质过滤器、残渣过渡器相连通。

6、在上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中,所述植物水培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从高到低并排设置有多根相连通的水培管,每根所述水培管与水平面之间形成有水平倾斜角,且相邻两根所述水培管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倾斜方向相反的水平倾斜角,位于最上端的所述水培管靠近进水口一端的高度高于另一端。

7、在上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中,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竖直平面之间形成有竖直倾斜角,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流通腔,所述水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杆相固定,且所述水培管与所述支撑杆中的流通腔相连通,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还固定设置有支撑脚。

8、在上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中,位于最低端的所述水培管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调节池最上端的高度。

9、在上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中,还包括多个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架高框,所述养鱼池、所述第一调节池、所述第二调节池与所述回收池均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

10、在上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中,且每个所述支撑底座上均设置有围网。

11、在上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中,还包括温室球形帐篷,所述温室球形帐篷的材质为半透明材质,所述温室球形帐篷围在所述植物水培架与所述养鱼池的周边。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3、(1)、无需补充肥料,也无需排放养殖废水,在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污染排放,且该套生态系统的运行也无需人力的长期监控和维护,便于推广使用;

14、(2)、第二调节池内的出水经过给水管流向位于支撑架最上排的水培管,而水培管与水平面的倾斜设置使得水可在重力作用下流向下一层水培管中,不需要在增加额外的水流驱动零件驱动水培管中的水实现流动;

15、(3)、架高框的设置使得养鱼池与回收池等不会与地面直接接触,有效减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养鱼池与地面的隔热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水培架与养鱼池,所述植物水培架与所述养鱼池相连通,且所述植物水培架与所述养鱼池之间还设置有有害物质过滤器与残渣过滤器,所述有害物质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植物水培架与所述养鱼池之间,对植物水培架流向养鱼池的出水进行有害物质过滤,所述残渣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养鱼池与所述植物水培架之间,对养鱼池流向植物水培架的出水进行杂质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害物质过滤器与所述养鱼池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调节池,所述残渣过滤器与所述植物水培架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调节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水培架与所述有害物质过滤器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所述第一调节池与所述养鱼池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所述养鱼池与所述残渣过滤器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三循环水泵,所述第二调节池与所述植物水培架之间连通设置有第四循环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池,所述回收池分别与所述有害物质过滤器、残渣过渡器相连通。

<p>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水培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从高到低并排设置有多根相连通的水培管,每根所述水培管与水平面之间形成有水平倾斜角,且相邻两根所述水培管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倾斜方向相反的水平倾斜角,位于最上端的所述水培管靠近进水口一端的高度高于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竖直平面之间形成有竖直倾斜角,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流通腔,所述水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杆相固定,且所述水培管与所述支撑杆中的流通腔相连通,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还固定设置有支撑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低端的所述水培管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调节池最上端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架高框,所述养鱼池、所述第一调节池、所述第二调节池与所述回收池均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且每个所述支撑底座上均设置有围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室球形帐篷,所述温室球形帐篷的材质为半透明材质,所述温室球形帐篷围在所述植物水培架与所述养鱼池的周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水培架与养鱼池,所述植物水培架与所述养鱼池相连通,且所述植物水培架与所述养鱼池之间还设置有有害物质过滤器与残渣过滤器,所述有害物质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植物水培架与所述养鱼池之间,对植物水培架流向养鱼池的出水进行有害物质过滤,所述残渣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养鱼池与所述植物水培架之间,对养鱼池流向植物水培架的出水进行杂质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害物质过滤器与所述养鱼池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调节池,所述残渣过滤器与所述植物水培架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调节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水培架与所述有害物质过滤器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所述第一调节池与所述养鱼池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所述养鱼池与所述残渣过滤器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三循环水泵,所述第二调节池与所述植物水培架之间连通设置有第四循环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池,所述回收池分别与所述有害物质过滤器、残渣过渡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水培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从高到低并排设置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邱之英张雯洁赵彦而吴柏真姚怡如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