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空间、大断面、多作业面一体式沉管模板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75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空间、大断面、多作业面一体式沉管模板台车,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外模总成,外模总成设于第一次衬砌外侧,第一次衬砌的两个侧墙内侧分别设有外侧墙总成,两个外侧墙总成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拱顶及内侧墙总成,第一次衬砌中部的底板、顶梁之间设有中隔墙总成,拱顶及内侧墙总成顶端以及拱顶及内侧墙总成与中隔墙总成之间共同浇筑第二次衬砌。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小空间、大断面、多作业面一体式沉管模板台车,实现了一种可自行实现纵向移动、横向调节作业,主体结构采用模块化、标准化拼装型式,适用于不同结构面、快速拼装的小空间、大断面、多作业面一体式沉管模板台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小空间、大断面、多作业面一体式沉管模板台车


技术介绍

1、在沉管隧道施工中,台车的结构形式直接影响到管节预制质量、管节的防渗、防裂性能、施工安全和工效等。目前整个沉管隧道施工机械行业主要支撑体系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脚手架加组合模板将管节按照底板、侧墙和顶板分三次浇筑作业,费时费力、劳动强度高,对作业人员的责任心有较高要求;一种是采用台车整体浇筑,浇筑效果好,人工劳动强度低,但施工场地要求较高,无形中对模板支撑系统有了限制。

2、因此,受有限空间、水深不足、管节二次浇筑拉应力等条件影响,需要设计一种小空间、大断面、多作业面一体式沉管模板台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空间、大断面、多作业面一体式沉管模板台车,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适应不同浇筑长度、不同截面变化,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能够显著提高施工质量、提高混凝土浇筑速度、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空间、大断面、多作业面一体式沉管模板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空间、大断面、多作业面一体式沉管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总成,所述外模总成设于第一次衬砌外侧,所述第一次衬砌的两个侧墙内侧分别设有外侧墙总成,两个所述外侧墙总成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拱顶及内侧墙总成,所述第一次衬砌中部的底板、顶梁之间设有中隔墙总成,所述拱顶及内侧墙总成顶端以及所述拱顶及内侧墙总成与所述中隔墙总成之间共同浇筑第二次衬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空间、大断面、多作业面一体式沉管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总成包括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轨道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一行走台车,所述第一行走台车内侧设有侧墙外模板,所述侧墙外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空间、大断面、多作业面一体式沉管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总成,所述外模总成设于第一次衬砌外侧,所述第一次衬砌的两个侧墙内侧分别设有外侧墙总成,两个所述外侧墙总成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拱顶及内侧墙总成,所述第一次衬砌中部的底板、顶梁之间设有中隔墙总成,所述拱顶及内侧墙总成顶端以及所述拱顶及内侧墙总成与所述中隔墙总成之间共同浇筑第二次衬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空间、大断面、多作业面一体式沉管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总成包括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轨道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一行走台车,所述第一行走台车内侧设有侧墙外模板,所述侧墙外模板与所述第一次衬砌的两个侧墙外侧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空间、大断面、多作业面一体式沉管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墙总成包括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轨道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行走台车,所述第二行走台车外侧设有侧墙内模板,所述侧墙内模板与所述侧墙内侧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空间、大断面、多作业面一体式沉管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内模板包括侧墙内主模板,所述侧墙内主模板与所述第二行走台车连接,所述侧墙内主模板上下两端分别铰接有侧墙内转动模板,所述侧墙内转动模板与所述第二行走台车之间通过转动板伸缩件传动连接,所述侧墙内主模板、侧墙内转动模板与所述侧墙内侧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空间、大断面、多作业面一体式沉管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墙总成包括第三轨道,所述第三轨道与所述底板中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轨道上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刚贾海龙裴超王飞虎刘艳萍王乐曹加淮陈志红戴文辉刘仁发黄永溪夏宏升刘垚张宏钰王鑫张祥辉王元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