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3649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旨在解决当前整理装置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包括连接架、驱动机构及双模土地整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辅助闭合组件展开,致使主驱动整理组件A、主驱动整理组件B及子从动整理组件调节呈表面相对平整的圆柱滚筒形状,利用该方式配合连接架与外接液压升降牵引装置进行连接行驶,来对直接还田、粉碎还田方式中的土壤进行镇压操作,使得土壤变得紧实,通过辅助闭合组件折叠收折操作,致使辅助闭合组件折叠收纳至收纳腔内,使得粉碎齿进行旋转,基于上述两种针对秸秆还田的空气生态修复、保护操作,相对常规土地整理装置,该土地整理装置功能性多,降低对于不同方式秸秆还田科学经验不足造成的农作物减产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尤其涉及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


技术介绍

1、秸秆还田,严禁焚烧秸秆作为现今农业发展中重要规定之一为有效提高空气质量,辅助修复生态的空气环境,但基于秸秆还田科学化操作普及不足,部分农户秸秆还田不仅没有起到良好的助产作用,相对造成农作物减产的情况,故需要通过土地整理装置来辅助解决因秸秆还田造成负面不足。

2、其中对于秸秆还田后,根据实际情况,以及配合还田后土壤种植物来说具有多种不同还田的方式,其中就有直接还田、粉碎还田、堆沤还田、免耕覆盖还田、过腹还田,上述还田方式中直接还田、粉碎还田与免耕覆盖还田相对效率高、成本低,因此作为相对使用频率高的还田的方式。

3、在直接还田、粉碎还田方式中土壤中夹杂了很多秸秆,秸秆和土壤之间会存下一定的缝隙,导致土壤不实的情况出现,也就是农户们常说的土壤“虚”,这种情况下,不太利于后茬作物的生长,以小麦来说,不利于出苗,而到了苗期,根系也扎不实,导致生长缓慢,长势弱小,年前不利于安全越冬,前后又容易发生倒伏;此类秸秆还田的地块,需要通过下茬作物播种后,要进行适当的整理修复,通过镇压减少土壤中不当的缝隙,利于更好的生长;

4、在免耕覆盖还田方式中通过覆盖秸秆可有效防止土壤水分蒸发,秸秆经日晒雨淋生物分解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改善土壤结构;但在生物分解腐烂过程中土壤极易出现板结的情况,影响植株根系正常发育,相对需要通过翻耕土壤来进行整理修复致使土壤结构相对松散。

5、现有对于直接还田、粉碎还田与免耕覆盖还田多通过相对独立且可以农机连接的镇压机及翻耕机进行处理,单一处理装置相对功能性不足,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以解决当前土壤整理装置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包括连接架、驱动机构及双模土地整理系统;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呈对称状布置于所述连接架两侧;所述双模土地整理系统布置于所述连接架底端连接所述连接架;其中,所述连接架与所述双模土地整理系统为单向棘轮连接;所述双模土地整理系统包括主驱动轴组件、子从动整理组件及辅助闭合组件及活动套环;所述主驱动轴组件布置于所述连接架低端;其中,所述主驱动轴组件表面呈线性等间距依次布置有若干组轴承a;其中,位于两端的所述轴承a上分别设置有主驱动整理组件a及主驱动整理组件b;其中,所述主驱动整理组件a、主驱动整理组件b轴向间隙构成子容纳腔;若干所述子从动整理组件依次布置于所述子容纳腔内连接所述轴承a;其中,所述主驱动整理组件a、主驱动整理组件b与子从动整理组件内部间隙呈环形等间距构成若干收纳腔;且,所述辅助闭合组件布置于所述收纳腔内;其中,所述辅助闭合组件为折叠结构;且,所述主驱动整理组件a、主驱动整理组件b与子从动整理组件表面分别活动套设有活动套环;其中,所述辅助闭合组件折叠收纳至所述收纳腔内,且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主驱动轴组件驱动主驱动整理组件a、主驱动整理组件b与子从动整理组件对向旋转形成秸秆土壤结板破碎结构;其中,所述辅助闭合组件展开显露至所述收纳腔外,且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主驱动轴组件驱动主驱动整理组件a、主驱动整理组件b与子从动整理组件同向旋转形成秸秆土壤平面压实结构。

3、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器及驱动齿轮a;两个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座呈对称状布置于所述连接架上;所述减速器布置于所述电机输出端;所述驱动齿轮a键连接于所述减速器上。

4、优选地,所述连接架悬吊连接端开设有棘轮腔;其中,所述棘轮腔内壁呈环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呈钝角三角状的棘轮凸起。

5、优选地,所述主驱动轴组件两侧端部均套设有辅助轴块,其中,所述辅助轴块边侧呈环形等间距铰接有啮合块,其中,所述啮合块通过弹簧与所述辅助轴块弹性连接;其中,所述主驱动轴组件外表面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支撑填充凸起,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轴承a布置于所述支撑填充凸起上;其中,两个相邻所述支撑填充凸起之间呈交错状设置有两个连接铰头,且,所述连接铰头均活动布置有组合齿轴a及组合齿轴b,其中,所述组合齿轴a与所述组合齿轴b之间啮合连接。

6、优选地,所述主驱动整理组件a包括整理套筒a;所述整理套筒a布置于其中一个相对靠近所述棘轮凸起一侧的轴承a上;其中,所述整理套筒a外壁一侧相对远离所述子从动整理组件一侧设置连接驱动齿轮组a;其中,所述整理套筒a通过链条a与其中一个所述驱动齿轮a传动连接;且,所述整理套筒a相对远离所述链条a一侧设置有辅助围挡套筒a;且,所述辅助围挡套筒a内壁设置有驱动齿盘a;其中,所述驱动齿盘a与其中一个相对靠近所述连接驱动齿轮组a的组合齿轴a啮合连接。

7、优选地,所述主驱动整理组件b包括整理套筒b;所述整理套筒b布置于另一个相对靠近所述棘轮凸起一侧的轴承a上;其中,所述整理套筒b外壁一侧相对远离所述子从动整理组件一侧设置连接驱动齿轮组b;其中,所述整理套筒b通过链条b与另一个所述驱动齿轮a传动连接;且,所述整理套筒b相对远离所述链条a一侧设置有辅助围挡套筒b;且,所述辅助围挡套筒b内部设置有驱动齿盘b;且,所述驱动齿盘b与其中一个相对靠近所述连接驱动齿轮组b的组合齿轴b啮合连接。

8、优选地,所述子从动整理组件包括整理塔筒c;若干所述整理塔筒c依次布置于所述子容纳腔内;且,所述整理塔筒c相对靠近所述整理套筒a一侧设置有直径小于所述辅助围挡套筒b的辅助围挡套筒c;且,所述整理塔筒c相对靠近所述整理套筒b一侧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辅助围挡套筒c的辅助围挡套筒d;其中,所述辅助围挡套筒a与所述辅助围挡套筒d直径尺寸相同;其中,所述辅助围挡套筒b与所述辅助围挡套筒c直径尺寸相同;其中,所述辅助围挡套筒a、辅助围挡套筒d内壁与所述辅助围挡套筒b、所述辅助围挡套筒c外壁之间间隙构成辅助腔;且,所述辅助腔内部设置有辅助支撑块;其中,所述辅助支撑块表面涂抹有润滑油;其中,所述辅助围挡套筒c内壁设置有与组合齿轴b相啮合的驱动齿盘c;且,所述辅助围挡套筒d内壁设置有与组合齿轴a相啮合的驱动齿盘d。

9、优选地,所述整理套筒a、整理套筒b及整理塔筒c两侧外缘呈环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呈“w”字状的主破碎齿;其中,所述主破碎齿外壁边侧均做倒角处理;且,所述整理套筒a、整理套筒b及整理塔筒c两侧外壁设置有若干子破碎齿。

10、优选地,所述辅助闭合组件包括限位升降连接轴、折叠填充块、滑动块及折叠翼;所述限位升降连接轴活动布置于所述收纳腔内;其中,所述限位升降连接轴两端均设置有铰接轴;其中,所述铰接轴一侧固定设置有定锥齿轮;两个所述折叠填充块呈对称状铰接于所述铰接轴上;且,所述折叠填充块内部活动设置有传动锥齿轮轴;其中,所述传动锥齿轮轴与所述定锥齿轮啮合连接;且,所述传动锥齿轮轴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呈螺旋状的挤压槽a;所述滑动块活动布置于所述传动锥齿轮轴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1)、驱动机构(2)及双模土地整理系统(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01)、减速器(202)及驱动齿轮A(2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悬吊连接端开设有棘轮腔;其中,所述棘轮腔内壁呈环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呈钝角三角状的棘轮凸起(10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轴组件(4)两侧端部均套设有辅助轴块(401),其中,所述辅助轴块(401)边侧呈环形等间距铰接有啮合块(402),其中,所述啮合块(402)通过弹簧与所述辅助轴块(401)弹性连接;其中,所述主驱动轴组件(4)外表面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支撑填充凸起,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轴承A布置于所述支撑填充凸起上;其中,两个相邻所述支撑填充凸起之间呈交错状设置有两个连接铰头(403),且,所述连接铰头(403)均活动布置有组合齿轴A(404)及组合齿轴B(405),其中,所述组合齿轴A(404)与所述组合齿轴B(405)之间啮合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整理组件A(5)包括整理套筒A(50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整理组件B(6)包括整理套筒B(60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从动整理组件(7)包括整理塔筒C(70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套筒A(501)、整理套筒B(601)及整理塔筒C(701)两侧外缘呈环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呈“w”字状的主破碎齿;其中,所述主破碎齿外壁边侧均做倒角处理;且,所述整理套筒A(501)、整理套筒B(601)及整理塔筒C(701)两侧外壁设置有若干子破碎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闭合组件(8)包括限位升降连接轴(801)、折叠填充块(802)、滑动块(803)及折叠翼(804);

10.如权利要求书1-9任一项的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1)、驱动机构(2)及双模土地整理系统(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01)、减速器(202)及驱动齿轮a(2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悬吊连接端开设有棘轮腔;其中,所述棘轮腔内壁呈环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呈钝角三角状的棘轮凸起(10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修复的土地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轴组件(4)两侧端部均套设有辅助轴块(401),其中,所述辅助轴块(401)边侧呈环形等间距铰接有啮合块(402),其中,所述啮合块(402)通过弹簧与所述辅助轴块(401)弹性连接;其中,所述主驱动轴组件(4)外表面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支撑填充凸起,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轴承a布置于所述支撑填充凸起上;其中,两个相邻所述支撑填充凸起之间呈交错状设置有两个连接铰头(403),且,所述连接铰头(403)均活动布置有组合齿轴a(404)及组合齿轴b(405),其中,所述组合齿轴a(404)与所述组合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可平赵加够李波陈阳杨红玫张晶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莱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