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器背筋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55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涉及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的反射器背筋成型模具,包括底模、定位块、全软模组件、半软模组件、芯模、盖板、推板以及软模板,全软模组件和半软模组件连接于底膜上,且全软模组件和半软模组件分别设置于产品筋两侧,底膜底部设有定位块,定位块在上定位有芯模,芯模上设有推板,且推板两端分别连接全软膜组件,推板上连接有软膜板,软膜板上设有盖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全软膜组件和半软膜组件,满足筋的所有面都受到软模胀力的同时,筋的两侧均为软模对钢模结构,可以保证较高的背筋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柱状凸起处四周为软模,脱模操作简单;适用于筋的截面为T型或H型,筋的轨迹为直线和弧形,并同时带有柱状凸起等复杂结构背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成型,具体地,涉及反射器背筋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卫星天线反射器一般安装于背筋上,背筋起到了支撑反射器并维持反射面精度的作用。目前绝大多数背筋采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为了满足使用要求,背筋的结构设计越来复杂,不仅筋的截面形状有t型、h型和几字型等,筋的轨迹有直线型和弧型,而且在安装点处设置有柱状等凸起。这些结构复杂的背筋对背筋的成型提出了挑战。

2、目前针对不同形状的背筋,其成型方法也有多种。对于截面为t型和h型的筋,由于热压罐在拐角处易架桥,所以多采用软模热胀加压的方法,为了保证筋的所有面都能受到软模的热胀压力,往往在筋的两侧均设置软模,但是由于软模刚性不足,成型过后无法满足筋的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取其他措施,例如公开号为cn10957181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背筋成型模具,该方法是在筋的两侧均采用软模加压,为了保证筋的尺寸和形状精度,在筋的位置设置有预制板,在预制板的两侧再铺叠预浸料,但是该方法有许多缺点:由于采用了预制板,预制板与铺叠预浸料之间会产生界面,在探伤过程中,该界面会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射器背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1)、定位块(2)、全软模组件(3)、半软模组件(4)、芯模(5)、盖板(6)、推板(7)以及软模板(8),所述全软模组件(3)和所述半软模组件(4)连接于所述底膜(1)上,且所述全软模组件(3)和所述半软模组件(4)分别设置于产品筋两侧,所述底膜(1)底部设有所述定位块(2),所述定位块在(2)上定位有所述芯模(5),所述芯模(5)上设有所述推板(7),且所述推板(7)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全软膜组件(3),所述推板(7)上连接有所述软膜板(8),所述软膜板(8)上设有所述盖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器背筋成型模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器背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1)、定位块(2)、全软模组件(3)、半软模组件(4)、芯模(5)、盖板(6)、推板(7)以及软模板(8),所述全软模组件(3)和所述半软模组件(4)连接于所述底膜(1)上,且所述全软模组件(3)和所述半软模组件(4)分别设置于产品筋两侧,所述底膜(1)底部设有所述定位块(2),所述定位块在(2)上定位有所述芯模(5),所述芯模(5)上设有所述推板(7),且所述推板(7)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全软膜组件(3),所述推板(7)上连接有所述软膜板(8),所述软膜板(8)上设有所述盖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器背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软模组件(3)包括整体软模(301)和镶块(302),所述整体软模(301)包覆在镶块(302)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器背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软模(301)一侧整体包覆在所述镶块(302)四周,所述整体软膜(301)另一侧接触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器背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软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奇飞章宇界蔡克甲魏耀林台俊杰潘韵施静曹恒秀张成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