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雨污分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369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32
涉及雨污分流器领域,本技术公开了智能雨污分流器,包括安装箱、设置在所述安装箱一侧的混流进水管、设置在所述安装箱另一侧的雨水排管、设置在所述安装箱前侧的水质判别管和设置在所述安装箱底部的污水排管,还包括;隔离框,设置在所述安装箱的内部,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箱与所述隔离框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混流进水管与所述雨水排管之间,本技术未下雨时,隔离框的内部无水,控制单元不工作,雨水排管出口关闭,混流水此时为污水,从安装箱下方污水排管排除,雨天时,雨水从水质判别管进入到隔离框的内部,控制单元动作,关闭所述安装箱底部的污水排管并将雨水排管出口开启,雨水从雨水排管排入到雨水井中进行收集,实现雨污分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分流器,具体为智能雨污分流器


技术介绍

1、长期以来由于雨污混流,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普遍偏低,还存在雨季污水处理厂进水量暴增,严重冲击污水系统,大量污水未得到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水体严重污染。

2、其中作为排水源头的小区,阳台雨污混接现象尤为严重,不少居民将洗衣机、拖布池,甚至厨房设置在阳台上,并直接将产生的污水私接至小区雨水立管,导致雨污混接,大量污水进入雨水管涵,随着管道排入河、湖等水体,因此亟需将阳台生活污水与雨水进行分流来解决污水流入河流造成水体污染的问题。

3、现有设备存在以下缺点:采用截流井形式,通过流量的大小来控制箱内浮球阀的开闭,以使雨污混流水进入下端的污水管或者上端的雨水管,从而实现一定程度的分流效果。然而,该处理装置存在较大的雨污误判问题,如在混流水量较小时,分流箱默认此时均为污水,但实际上此时可能都是雨水,只是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小;而在混流水量较大时,分流箱默认此时均为雨水,但实际上可能都是生活污水,尤其是多台洗衣机同时排水,瞬时排水流量较大时;可见,此种方案的雨污分流效果不佳。

4、所以,本申请现提出智能雨污分流器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雨污分流器,以解决上述雨污混流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雨污分流器,包括安装箱、设置在所述安装箱一侧的混流进水管、设置在所述安装箱另一侧的雨水排管和设置在所述安装箱底部的污水排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设置在所述安装箱前侧的水质判别管;

4、l型的隔离框,设置在所述安装箱的内部,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

5、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箱与所述隔离框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混流进水管与所述雨水排管之间,用于对雨水与污水进行分流。

6、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箱与隔离框之间的转动杆和设置在所述转动杆上的浮筒,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隔离框且位于所述隔离框外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对所述雨水排管进行遮挡的挡盖;

7、所述转动杆通过连接部件与对所述污水排管进行密封的密封盖相连接。

8、其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转动杆上的不完全齿轮、与所述不完全齿轮螺纹连接的齿条、设置在所述齿条下部的连接杆和设置在所述隔离框上用于对所述不完全齿轮和所述齿条进行防护的防护箱,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防护箱且下部设置在所述密封盖上。

9、其中,所述齿条相近所述隔离框的一侧设置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隔离框上,所述隔离框相应所述滑块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所述滑块移动的滑槽。

10、其中,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提高密封盖与污水排管连接密封性的密封圈。

11、其中,所述隔离框与雨水排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相应所述挡盖的位置处开设有连接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本技术晴天时,未下雨,隔离框的内部无水,控制单元不工作,雨水排管出口关闭,混流管道此时为污水,从安装箱下方污水排管排如污水管网,雨天时,雨水从水质判别管进入到隔离框的内部,使得浮筒飘起,然后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通过连接部件带动密封盖下移,使得密封盖将污水排管堵住,然后通过连接板带动挡盖转动,将雨水排管出口开启,雨水从雨水排管排入雨水管网进行收集,从而实现雨污分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雨污分流器,包括安装箱(1)、设置在所述安装箱(1)一侧的混流进水管(2)、设置在所述安装箱(1)另一侧的雨水排管(4)和设置在所述安装箱(1)底部的污水排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雨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8)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箱(1)与隔离框(6)之间的转动杆(81)和设置在所述转动杆(81)上的浮筒(82),所述转动杆(81)穿过所述隔离框(6)且位于所述隔离框(6)外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83),所述连接板(83)上设置有对所述雨水排管(4)进行遮挡的挡盖(8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雨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85)包括套设在所述转动杆(81)上的不完全齿轮(851)、与所述不完全齿轮(851)螺纹连接的齿条(852)、设置在所述齿条(852)下部的连接杆(853)和设置在所述隔离框(6)上用于对所述不完全齿轮(851)和所述齿条(852)进行防护的防护箱(87),所述连接杆(853)穿过所述防护箱(87)且下部设置在所述密封盖(8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雨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852)相近所述隔离框(6)的一侧设置滑块(854),所述滑块(854)滑动设置在所述隔离框(6)上,所述隔离框(6)相应所述滑块(854)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所述滑块(854)移动的滑槽(85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雨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86)上设置有提高密封盖(86)与污水排管(5)连接密封性的密封圈(86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雨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框(6)与雨水排管(4)之间设置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相应所述挡盖(84)的位置处开设有连接口(71)。

...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雨污分流器,包括安装箱(1)、设置在所述安装箱(1)一侧的混流进水管(2)、设置在所述安装箱(1)另一侧的雨水排管(4)和设置在所述安装箱(1)底部的污水排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雨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8)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箱(1)与隔离框(6)之间的转动杆(81)和设置在所述转动杆(81)上的浮筒(82),所述转动杆(81)穿过所述隔离框(6)且位于所述隔离框(6)外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83),所述连接板(83)上设置有对所述雨水排管(4)进行遮挡的挡盖(8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雨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85)包括套设在所述转动杆(81)上的不完全齿轮(851)、与所述不完全齿轮(851)螺纹连接的齿条(852)、设置在所述齿条(852)下部的连接杆(853)和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鑫鹏苏进龙刘军张延军卢德鹏王辉卢渊邹静刘雯石稳民李豪瑞王泰刘仕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