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三萜类化合物及其抗病毒用途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三萜类化合物及其抗病毒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185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水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或其相关疾病或症状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具体的三萜类化合物以及式II和II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水合物,以及包含它们的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或其相关疾病或症状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具体的三萜类化合物以及式II和II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水合物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或其相关疾病或症状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能够有效地抑制冠状病毒的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三萜类化合物及其抗病毒用途


技术介绍

1、冠状病毒可感染人和动物,引起多种疾病,包括呼吸道、肠道、肾脏和神经系统疾病。冠状病毒可以分为alpha、beta、gamma和delta四个属,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beta属单链rna冠状病毒,有极强的扩散性且易突变产生免疫逃逸。sars-cov-2病毒可以通过病毒表面的刺突糖蛋白(spike protein)与呼吸系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2)结合进而感染宿主细胞。新冠病毒的s蛋白包含s1和s2两个亚基,其中s1亚基包括有受体识别与结合的功能的c端结构域(ctd)和n端结构域 (ntd),因其功能特点,ctd也被称为受体结合结构域(rbd);ace2 是一种在肺组织中主要分布于ii型肺泡细胞的i型跨膜蛋白,少量分布于 i型肺泡细胞、气道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s1亚基上的rbd结构域负责与宿主细胞上的ace2结合,进一步与宿主的细胞膜融合从而感染宿主。因此阻断s蛋白与ace2的结合成为了治疗 covid-19的重点方向之一。

2、新的病毒突变株不断出现,如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等,其中一些突变株具有更强的感染能力或更强免疫逃逸能力,随着病毒的不断突变,针对现有毒株的疫苗,其失效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为了辅助抑制现有新冠病毒,并且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突变株提供可能的预防手段,开发新型广谱抑制剂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小分子化合物相较于疫苗或抗体等大分子药物,在储存运输、制备成本、给药方式等多种方面存在显著优势。同时,靶向新冠病毒进入阶段的小分子抑制剂不但能够减少病毒突变的可能,也较难使病毒产生耐药性,因此小分子广谱抑制剂是抗击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突变株的不可或缺的有力武器。

3、三萜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天然物,其结构特征包括a、 b、c、d、e五个环,30个碳原子(hostettmann,k.,and marston,a.saponins;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cambridge,uk,(1995);waller,g.r.,and yamasaki,k.ed.,advances in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saponins used in traditional and modernmedicine,plenum press:new york,(1996),vol. 404)。三萜类化合物由于其多种多样的生物和药理活性而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比如白桦脂酸及其衍生物已经在临床试验中用作抗肿瘤和抗hiv 药物(u.s.pat.nos.5,679,828,6,689,767,6,369,109和u.s.app.pub.no. 2004/0204389);齐墩果酸是保护肝脏防止化学试剂损伤和防治hiv感染的有效成份(liu,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110:92-94(2005));又如山楂酸,近年欧洲一家实验室报道它能阻挡hiv病毒在体内传播,有效率达80%以上,但是三萜类化合物在抑制新冠病毒进入方面的生物活性至今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三萜类化合物,其能够有效抑制冠状病毒,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一种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或其相关疾病或症状的药物组合物。

3、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三萜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或其相关疾病或症状的药物中的用途。

4、在本申请中,部分术语定义如下。除此之外的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
中公知的含义。

5、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c1-c6烷基”表示具有1至6个,特别是至多4个碳原子的烷基,所述基团为直链或具有单个或多个支链的支链,例如丁基,诸如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丙基,例如正丙基或异丙基;乙基或甲基;更特别地,甲基、异丙基或叔丁基。

6、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烷氧基”是指“烷基-o-”,并且特别是甲氧基、乙氧基、异丙氧基或叔丁氧基。

7、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c3-c12环烷基”是指具有3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例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

8、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烷酰氧基”是指“烷基coo-”,并且特别是乙酰氧基。

9、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烷酰氧亚甲基”是指“烷基coo-ch2-”,并且特别是乙酰氧亚甲基。

10、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氨基磺酰基”是指氨基取代的磺酰基,如

11、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硫酸基”是指“-oso3h”。

12、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可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溶剂、分散介质、包衣、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防腐剂(例如,抗菌剂和抗真菌剂)、等渗剂、吸收延迟剂、盐、药物稳定剂、粘合剂、赋形剂、崩解剂、润滑剂、甜味剂、调味剂、颜料等及其组合。除非任何常规载体与所述活性成分不相容,否则均可考虑将其用于所述治疗组合物或药物组合物中。

13、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水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或其相关疾病或症状的药物中的用途,

15、

16、其中,虚线表示单键或双键;

17、r1选自未取代的c1-c6直链或支链烷基,被羟基、硫酸基、对甲苯磺酰氧基、氨基或羧基取代的c1-c6直链或支链烷基,或其中r1’选自h,氨基,氰基,未取代的c1-c12直链或支链烷基,被羟基、氨基或羧基取代的c1-c12直链或支链烷基,包含1至3个选自n、s或o的杂原子的五元或六元杂环基,-or1”,或具有1至5个糖单元的寡糖基;其中r1”选自h,未取代的c1-c6直链或支链烷基,被苯基、乙烯基、乙炔基、羟基、氨基或羧基取代的c1-c6直链或支链烷基,未取代的c2-c6直链或支链烯基,被苯基、乙烯基、乙炔基、羟基、氨基或羧基取代的c2-c6直链或支链烯基,未取代的c2-c6直链或支链炔基,被苯基、乙烯基、乙炔基、羟基、氨基或羧基取代的c2-c6直链或支链炔基,未取代的c1-c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被苯基、乙烯基、乙炔基、羟基、氨基或羧基取代的 c1-c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

18、其中,r11和r12中之一为h,另一个选自未取代的或取代的c1-c12直链或支链烷基,未取代的或取代的c2-c12直链或支链烯基,未取代的或取代的c2-c12直链或支链炔基,未取代或取代的c3-c12环烷基,未取代或取代的芳香基,未取代或取代的包含1至3个选自n、s或o的杂原子的五元或六元杂环基,并且所述基团的取代基选自羟基,氨基,羧基,c2-c6直链或支链烯基,c2-c6直链或支链炔基,苯基,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水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或其相关疾病或症状的药物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以下:

9.选自以下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水合物,

10.式II或II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水合物,

11.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或其相关疾病或症状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水合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水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或其相关疾病或症状的药物中的用途。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和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冠状病毒选自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的一种或几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8和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冠状病毒感染或其相关疾病或症状选自肺炎、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鼻涕、咽痛、嗅觉和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肉疼痛和腹泻中的一种或几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水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或其相关疾病或症状的药物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以下:

9.选自以下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水合物,

10.式ii或ii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水合物,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苏龙周德敏马欣源徐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