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中氮磷的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3019 阅读:3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城市污水中氮磷的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脱氮子系统和化学除磷子系统;其中,脱氮子系统由初沉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顺次连接而成,初沉池的进水口为污水进水口,二沉池的出水口为好水出水口;好氧池内设有包埋硝化菌的生物载体和与空气压缩装置连接的曝气头;化学除磷子系统由厌氧释磷池、混合反应池和化学沉淀池顺次连接而成;脱氮子系统的二沉池的排泥口通过管路与化学除磷子系统的厌氧释磷池的进泥口连接;化学除磷子系统的化学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路回连至脱氮子系统的缺氧池的进水口。有效解决生物脱氮与除磷的矛盾,并解决传统脱氮除磷中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同时缩短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节省工程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城市污水中氮磷的处理系统及 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排水标准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排水中对氮磷的排放要求也日益提 高。在脱氮与除磷的联合工艺中,由于两个过程所涉及的微生物在性质及最佳代谢条件上 有较大的差别,在同一处理流程中,很难达到协调而稳定地运行。并且,传统的脱氮除磷工 艺中通过排放的剩余污泥的方法将污水中的磷转移至污泥中,若排放的剩余污泥处理不 当,污泥中的磷会重新释放至环境,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污水处理工艺中脱氮与除磷很难协调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 种,既能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氮又能高效去除污水中的 磷,且不会使污泥中的磷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污水中氮磷的处理系统,包括脱氮子系统和化学除磷子系统;其中,所述脱氮子系统由初沉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顺次连接而成,所述初 沉池的进水口作为污水进水口,二沉池的出水口作为好水出水口;所述好氧池内设有包埋 硝化菌的生物载体和与空气压缩装置连接的曝气头;所述化学除磷子系统由厌氧释磷池、混合反应池和化学沉淀池顺次连接而成;所述脱氮子系统的二沉池的排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化学除磷子系统的厌氧释磷 池的进泥口连接;所述化学除磷子系统的化学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路回连至所述脱氮子 系统的缺氧池的进水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城市污水中氮磷的处理方法,包括采用上述的处理系统;使污水进入所述处理系统的初沉池内进行初次沉淀,初沉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 1. 5 2小时;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缺氧池,在缺氧池内进行反硝化脱氮,缺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为2 3小时;缺氧池的出水进入好氧池内通过连续曝气维持好氧状态,进行硝化反应和过量吸 收磷过程;向污水中投加包埋硝化菌的生物载体,包埋硝化菌的生物载体的用量为包埋硝 化菌的生物载体的体积占好氧池有效容积的5 8%,好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 4小 时;好氧池排出的泥水混合物进入二沉池内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 5 2小时;二沉池的上清液作为达标好水排出,二沉池底部的污泥进入所述处理系统的化学 除磷子系统的厌氧释磷池进行磷的释放,厌氧释磷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 8小时;厌氧释磷池底部的剩余污泥排出,含磷上清液进入混合反应池进行除磷混合反 应,混合反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0 15分钟;混合反应池的出水进入化学沉淀池内进行泥水分离,化学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为1 1. 5小时;化学沉淀池的上清液回流至缺氧池,化学沉淀池底部的化学污泥排出作为肥料。通过上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脱氮子 系统中设置的好氧池内设置包埋硝化菌的生物载体和与空气压缩装置连接的曝气头,有效 提高了好氧池内对污水的脱氮效果,降低了污水在好氧池内的停留时间,达到了高效脱氮 的效果。通过这种结构的脱氮子系统与化学除磷子系统配合,既能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氮又 能高效去除污水中的磷,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中脱氮与除磷很难协调,易对 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城市污水中氮磷的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可克服现有技术 中脱氮与除磷很难协调的缺点,通过脱氮子系统与化学除磷子系统配合,特别是在脱氮子 系统的好氧池中设置包埋硝化菌的生物载体,不但提高了脱氮效果,且大大缩短了好氧池 的水力停留时间,可达到既能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氮又能高效去除污水中的磷的效果。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污水中氮磷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脱氮子系统和化学除磷子系统;其中,脱氮子系统由初沉池11、缺氧池12、好氧池13和二沉池14顺次连接而成, 脱氮子系统的初沉池11的进水口 A作为污水进水口,二沉池14的出水口 B作为好水出水 口 ;化学除磷子系统由厌氧释磷池21、混合反应池22和化学沉淀池23顺次连接而成;脱氮 子系统的二沉池14的排泥口 141通过管路与化学除磷子系统的厌氧释磷池21的进泥口连 接;化学除磷子系统的化学沉淀池23的出水口通过管路回连至脱氮子系统的缺氧池12的 进水口 121。上述处理系统的脱氮子系统中,初沉池11的出水口与缺氧池12的进水口 121连 接,初沉池11底部还设有排泥口 C,该排泥口 C可通过管路连接到外部的污泥处理系统。该 初沉池11可使污水进行初次沉淀,去除污水中大部分悬浮物及少量的有机物。缺氧池12内设有搅拌设备121,可使经初沉池11沉淀后的污水进入缺氧池12内 在搅拌状态下进行反硝化脱氮,同时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好氧池13内设有包埋硝化菌的生物载体和与空气压缩装置连接的曝气头131,为5防止包埋硝化菌的生物载体流失,可在好氧池出水口处设置细格栅,包埋硝化菌的生物载体的用量为该包埋硝化菌的生物载体的体积占好氧池13有效容积的5 8% ;这种结构的 好氧池可使进入好氧池13内的污水在曝气头131的作用下连续曝气,维持好氧状态,使污 水中的微生物进行硝化反应和聚磷菌的过量吸收磷过程,同时还会进一步降解污水中的有 机物;通过好氧池内设有(可以是以投加的方式加入)的包埋硝化菌的生物载体,可大大提 高好氧池内的硝化菌数量,增加好氧池的硝化能力,强化污水中氨氮的硝化反应,有效缩短 污水在好氧池13内的停留时间,一般污水停留时间只要3 4小时即可,相比传统处理工 艺中,水力在好氧池的停留时间6 8小时大幅缩短,这样不但保证了高效脱氮的效果,也 可减小好氧池的容积,降低整个处理系统的建造成本。上述处理系统的脱氮子系统中,好氧池13的出水口还通过混合液回流管路15回 连至缺氧池12的进水口 121,使好氧池13的出水口排出的泥水混合物部分回流至缺氧池 12中进行循环利用,提高硝化反应效果。上述处理系统的化学除磷子系统中,厌氧释磷池21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混合反 应池22连接,厌氧释磷池21的剩余污泥排出口 D排出剩余的污泥(可进入外部的污泥处 理系统进行处理),该厌氧释磷池21的剩余污泥排出口 D还通过管路回连到脱氮子系统的 缺氧池12的进水口 121,以使部分剩余污泥回流至缺氧池12中进行循环利用,提高对污水 中磷的吸收效果。混合反应池22内也设有搅拌设备221,当向从厌氧释磷池21排出的含磷上清液中 加入除磷剂后,通过搅拌设备22搅拌后可达到更好的除磷效果。化学沉淀池23底部的排泥口 E可用于排出含磷污泥,该含磷污泥可作为肥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处理系统中通过在脱氮子系统中设置的好氧池内设置包埋硝化 菌的生物载体和与空气压缩装置连接的曝气头,有效提高了好氧池内对污水的脱氮效果, 降低了污水在好氧池内的停留时间,达到了高效脱氮的效果。通过这种结构的脱氮子系统 与化学除磷子系统配合,既能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氮又能高效去除污水中的磷,很好的解决 了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中脱氮与除磷很难协调,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同时,由于缩短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也可减小好氧池的容积,降低整个处理系统 的建造成本。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对城市污水中氮磷的处理方法,是利用上述实施例一中给出的 处理系统对城市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污水中氮磷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氮子系统和化学除磷子系统;其中,所述脱氮子系统由初沉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顺次连接而成,所述初沉池的进水口作为污水进水口,二沉池的出水口作为好水出水口;所述好氧池内设有包埋硝化菌的生物载体和与空气压缩装置连接的曝气头;所述化学除磷子系统由厌氧释磷池、混合反应池和化学沉淀池顺次连接而成;所述脱氮子系统的二沉池的排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化学除磷子系统的厌氧释磷池的进泥口连接;所述化学除磷子系统的化学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路回连至所述脱氮子系统的缺氧池的进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发珍张宝林林虹王凯张春艳牛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伊普国际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