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2785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40
本申请公开了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灌装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车辆识别系统用于获取车辆信息;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与对应的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位置的间距,获得车辆坐标信息;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车辆的坐标数据进行处理,构建搅拌车辆的实际三维尺寸模型并传输至分析对比模块;分析对比模块,用于尺寸模型对比分析,获取车辆灌装口位置信息;分配模块用于根据获得的车辆信息、车辆灌装口位置信息及灌装机的出料口工作信息进行分配车辆的灌装区;预警模块用于对分析对比模块校对不相符时预警。本申请有效的实现了对不同类型的车辆进行智能匹配对应的灌装区,从而提高灌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灌装控制,更具体地说,涉及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搅拌站是一种大型的混凝土生产场所,其生产的混凝土是通过混凝土灌装车进行运输。目前,搅拌站在对混凝土灌装管理多采用人工来完成对混凝土灌装的控制与管理。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10883940a的文献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智能灌装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采用对灌装车辆进行签约管理,并通过数据采集器对灌装车辆的基本信息进行提前路录入,同时通过设置的车牌识别装置与主控制系统相配合,实现对灌装车辆的灌装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有效的缩短了每次灌装的流程,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灌装的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现有技术的结构可以实现与有关的有益效果,但是因搅拌车辆的类型不同,因此其灌装口的高度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在灌装时需坐标设备对出料口进行调节匹配灌装口位置,进而增大匹配及灌装难度。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中,专利技术人认为可通过对出料口高度进行分类,并对来往的搅拌车辆进行尺寸拟合,从而提高匹配及灌装效率。鉴于此,我们提出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搅拌车辆的灌装口高度不同导致灌装机的出料口调节匹配难度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提高匹配及灌装效率技术效果。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系统,包括车辆识别系统,用于获取车辆信息;

5、若干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与对应的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位置的间距,从而获得对应的车辆坐标信息并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

6、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车辆的坐标数据进行处理,构建搅拌车辆的实际三维尺寸模型并传输至分析对比模块;

7、分析对比模块,用于将原三维尺寸模型与实际三维尺寸模型对比分析,获取车辆灌装口位置信息并传输给分配模块;

8、分配模块,用于根据获得的车辆信息、车辆灌装口位置信息及灌装机的出料口工作信息进行分配车辆的灌装区;

9、预警模块,用于对分析对比模块校对不相符时预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实现了对不同类型的车辆进行智能匹配对应的灌装区,从而提高灌装效率。

11、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辆车牌信息、车辆类型及车辆的原三维尺寸模型;

12、所述车辆灌装口位置信息包括车辆灌装口尺寸、车辆灌装口轴线、车辆灌装口的高度和车辆灌装口的轴线至车头的间距m1。

13、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还包括两个门禁杆,超声波传感器处在两个门禁杆之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识别系统识别车牌信息后,第一个门禁杆抬起,车辆进入两个门禁杆之间,超声波传感器对车辆的实际三维尺寸进行捕捉并通过分析对比模块对比分析符合后,第二个门禁杆抬起,车辆进入灌装区等待灌装;当原三维尺寸模型与实际三维尺寸模型不符合时,第二个门禁杆则需通过工作人员操作进行抬起,从而使工作人员对该车辆进行引导灌装操作。

15、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灌装区内安装有若干光栅传感器,光栅传感器与出料口轴线的间距为m2,灌装区内与m1间距相等的m2对应的光栅传感器为工作传感器;

16、所述灌装区内的出料口上安装有视觉识别模块,用于对车辆的灌装口进行标定捕捉并将原三维尺寸模型的灌装口尺寸与实际捕捉的灌装口尺寸拟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此种光栅传感器和视觉模块的双重调节,有效的减小出料口的调节幅度,降低搅拌车辆灌装口的匹配难度,提高灌装效率。

18、第二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s100、车辆识别系统根据车辆车牌获取车辆车牌信息、车辆类型及车辆的原三维尺寸模型;

20、s101、若干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车辆与对应的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位置的间距,获得对应的车辆坐标信息并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

21、s102、数据处理模块对车辆的坐标数据进行处理,构建搅拌车辆的实际三维尺寸模型并传输至分析对比模块;

22、s103、分析对比模块将原三维尺寸模型与实际三维尺寸模型的车辆灌装口尺寸、车辆灌装口轴线、车辆灌装口的高度及车辆灌装口的轴线至车头的间距m1信息对比分析,获取车辆灌装口位置信息;

23、s104、分配模块根据获得的车辆灌装口位置信息及灌装机的出料口工作信息进行分配车辆的灌装区。

24、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还包括车辆定位方法,具体步骤为:

25、s105、搅拌车辆进入对应的灌装区后,与m1间距相等的m2对应的光栅传感器工作,搅拌车辆倒车入灌装区,当光栅传感器检测不到遮挡的搅拌车辆时,搅拌车辆停止,完成搅拌车辆的灌装口初步定位;

26、s106、对应灌装区内的出料口上的视觉识别模块工作,视觉模块根据分配模块传输的搅拌车辆灌装口的尺寸信息对灌装口进行标定捕捉,获得车辆的实际灌装口位置信息,同时视觉识别模块将原三维尺寸模型的灌装口轴线与出料口的初始位置的轴线进行拟合,通过坐标设备带动灌装机的出料口移动,使视觉识别模块拟合的原三维尺寸模型的灌装口尺寸与实际捕捉的灌装口尺寸拟合,使出料口与搅拌车辆的灌装口的位置匹配。

27、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车辆识别系统的识别步骤为:

28、s1001、车辆识别摄像头对进入待灌装车辆的牌照进行图像采集并传输至图像预处理模块;

29、s1002、图像预处理模块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降噪等处理,降低干扰项,提高车牌识别的准确度;

30、s1003、车牌位置检测模块,通过yolo算法对处理后图像中车牌位置进行捕捉,获取车牌对象;

31、s1004、车牌信息识别模块运用lprnet算法对整张车牌对象进行识别,获得车牌信息并通过车牌信息从车辆数据库内调取车辆信息。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提高了车牌的识别效率及准确度。

33、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具体处理步骤为:

34、构建车辆经过超声波传感器的时间t,构建超声波传感器与车辆之间的间距x和y;

35、搅拌车辆两侧的对应超声波传感器获得两组对应的坐标点x1和x2,搅拌车辆在该时间节点处的车身宽度d=x2-x1;

36、搅拌车辆上方的超声波传感器高度为y1,搅拌车辆上方的超声波传感器检测与车辆顶部对应高度y2,搅拌车辆在该时间节点的车身高度h=y1-y2;

37、在单个时间节点内,若干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到若干个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辆定位方法,具体步骤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识别系统的识别步骤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具体处理步骤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对比模块的分析对比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的具体分配方法为:

7.一种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识别系统,用于获取车辆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辆车牌信息、车辆类型及车辆的原三维尺寸模型;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辆定位方法,具体步骤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识别系统的识别步骤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具体处理步骤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对比模块的分析对比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智能灌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的具体分配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迅锦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