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佳俊专利>正文

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2602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24
本技术涉及电力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包括电杆本体、底板和重物,所述电杆本体底部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均设置有重物,所述底板顶端重物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的顶部均铰接有第一液压气杆。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调节结构,启动第二液压气杆,第二液压气杆会带动第三铰接座在导向杆的外侧滑动,导向杆会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会带动第一液压气杆围绕在第一铰接座的顶部转动,进而使连接杆和第一液压气杆的角度发生改变,实现了该装置便于调节角度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在使用时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


技术介绍

1、由于季节的变化、地质情况、运行时间等因素,会造成电杆倾斜的情况,需要对电杆进行校正操作,以防止电杆倾倒导致安全事故,因此会用到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

2、为此,公开号为cn21720571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包括稳定底座以及推缸,所述推缸铰接至所述稳定底座上,所述稳定底座包括稳定板以及调节板,所述稳定板上设置有弧形轨道,所述调节板通过连接螺栓滑动连接至所述弧形轨道上,所述推缸铰接至所述调节板上,所述推缸的活塞杆顶部铰接有固定器。技术的一个用途是,调节板能够沿弧形轨道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调节,从而改变推缸的推力方向,无需对本装置整体进行位置的改变即可实现电杆的多角度推动调节,大大提高了扶正过程中的便捷性,而且本装置无需占用更大的空间,扶正效率更高,施工成本更低;

3、上述中的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由于其不便调节高度,不便适用于不同倾斜程度的电杆,使得其在使用时适用性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用以解决现有的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不便调节高度的缺陷。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包括电杆本体、底板和重物,所述电杆本体底部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均设置有重物,所述底板顶端重物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的顶部均铰接有第一液压气杆,所述第一液压气杆的顶端均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均设置有夹持结构;

4、所述底板底端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固定结构;

5、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均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二液压气杆、第三铰接座以及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固定于连接杆的一侧。

6、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设置有调节结构,实现了该装置便于调节角度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在使用时的适用性;通过设置有夹持结构,实现了该装置便于固定、防滑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在使用时的便捷性;通过设置有固定结构,实现了该装置便于固定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第二铰接座、压合板以及防滑凸块,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于连接杆的顶部,所述第二铰接座的一侧固定有压合板,所述压合板的一侧均匀设置有防滑凸块。启动第一液压气杆,第一液压气杆会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会通过第二铰接座带动压合板移至电杆本体的一侧。

8、优选的,所述防滑凸块在压合板的一侧呈等间距分布,所述防滑凸块的一侧与电杆本体的外侧相抵触。移动后的压合板会带动防滑凸块对电杆本体的外侧进行夹持,在防滑凸块的作用下,增大了压合板与电杆本体的摩擦力。

9、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板、固定销以及防滑钩,所述固定板固定于底板底端的两侧,所述固定板底端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防滑钩。通过底板底端的两侧固定了固定板,固定板的底端设置了固定销,固定销的外壁上均匀设置了防滑钩。

10、优选的,所述固定销在固定板底端的两侧呈对称分布,所述防滑钩在固定销的外壁上呈等间距分布。在防滑钩的作用下,增大了防滑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11、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的底部铰接有第二液压气杆。启动第二液压气杆,第二液压气杆会带动第三铰接座在导向杆的外侧滑动,导向杆会带动连接杆移动。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气杆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铰接座和导向杆呈滑动连接设计。连接杆会带动第一液压气杆围绕在第一铰接座的顶部转动,进而使连接杆和第一液压气杆的角度发生改变。

13、有益效果

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其优点在于:

15、通过设置有调节结构,启动第二液压气杆,第二液压气杆会带动第三铰接座在导向杆的外侧滑动,导向杆会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会带动第一液压气杆围绕在第一铰接座的顶部转动,进而使连接杆和第一液压气杆的角度发生改变,实现了该装置便于调节角度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在使用时的适用性;

16、通过设置有夹持结构,启动第一液压气杆,第一液压气杆会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会通过第二铰接座带动压合板移至电杆本体的一侧,移动后的压合板会带动防滑凸块对电杆本体的外侧进行夹持,在防滑凸块的作用下,增大了压合板与电杆本体的摩擦力,实现了该装置便于固定、防滑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17、通过设置有固定结构,通过底板底端的两侧固定了固定板,固定板的底端设置了固定销,固定销的外壁上均匀设置了防滑钩,在防滑钩的作用下,增大了防滑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实现了该装置便于固定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包括电杆本体(1)、底板(2)和重物(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杆本体(1)底部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顶端的一侧均设置有重物(3),所述底板(2)顶端重物(3)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一铰接座(4),所述第一铰接座(4)的顶部均铰接有第一液压气杆(5),所述第一液压气杆(5)的顶端均固定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顶部均设置有夹持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7)包括第二铰接座(701)、压合板(702)以及防滑凸块(703),所述第二铰接座(701)铰接于连接杆(6)的顶部,所述第二铰接座(701)的一侧固定有压合板(702),所述压合板(702)的一侧均匀设置有防滑凸块(7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块(703)在压合板(702)的一侧呈等间距分布,所述防滑凸块(703)的一侧与电杆本体(1)的外侧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8)包括固定板(801)、固定销(802)以及防滑钩(803),所述固定板(801)固定于底板(2)底端的两侧,所述固定板(801)底端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销(802),所述固定销(802)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防滑钩(8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802)在固定板(801)底端的两侧呈对称分布,所述防滑钩(803)在固定销(802)的外壁上呈等间距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903)的外侧套设有第三铰接座(902),所述第三铰接座(902)的底部铰接有第二液压气杆(9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气杆(901)的底端与底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铰接座(902)和导向杆(903)呈滑动连接设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包括电杆本体(1)、底板(2)和重物(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杆本体(1)底部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顶端的一侧均设置有重物(3),所述底板(2)顶端重物(3)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一铰接座(4),所述第一铰接座(4)的顶部均铰接有第一液压气杆(5),所述第一液压气杆(5)的顶端均固定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顶部均设置有夹持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7)包括第二铰接座(701)、压合板(702)以及防滑凸块(703),所述第二铰接座(701)铰接于连接杆(6)的顶部,所述第二铰接座(701)的一侧固定有压合板(702),所述压合板(702)的一侧均匀设置有防滑凸块(7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电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块(703)在压合板(702)的一侧呈等间距分布,所述防滑凸块(703)的一侧与电杆本体(1)的外侧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俊
申请(专利权)人:陈佳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