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2590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三组太阳能光伏系统、微波加热模块、微生物菌剂喷淋装置、电化学系统、在线监测系统与植物修复系统,每组太阳能光伏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蓄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利用太阳能转化成热能,改善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提高微生物对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通过太阳能驱动,有效提高重金属植物吸收富集及微生物对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效果,实现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协同修复,具有节约能源,绿色经济、二次污染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具体涉及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1、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普遍存在于石油化工、焦化、军工以及其他有石油产品存用历史的场地,且集中分布于工业较发达的环渤海湾、长/珠三角地区等沿海地带,在自然环境中共存时,多种污染物可能会相互影响化学、物理或生物特性,从而改变它们的环境行为和生物可利用性。当人体直接接触或暴露在重金属-有机污染的环境中,可引起感官和生理机能的不良反应、降低机体抵抗力并伴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多,一些重金属和有机物均能通过饮水、粉尘等多种途径侵入人体,使机体代谢发生紊乱,甚至具有严重的致癌作用,严重危害公众健康。我国工业场地土壤污染形式日益严峻,重金属和有机物复合污染问题突出。

2、目前对于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治理方式分为治理修复和风险管控两种类型。常用的治理修复技术包括原位化学氧化、热脱附、土壤淋洗、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技术等,这些修复技术普遍工程复杂、能耗和施工成本较高,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比如,原位热脱附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粉尘大、成本较高、处理效率低,且难以有效降低重金属风险,化学淋洗工艺繁琐,处理效率较低,产生的淋洗废水组成复杂,难以达标,且产生水处理污泥等二次污染物;常用的风险管控技术包括固化稳定化和阻隔等,其目的是阻断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途径,与治理修复技术相比,污染土壤风险管控不需要大规模的工程措施和大量设备投入,成本较低,但是风险管控措施需长期监控,且难以保证长期管控效果。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的治理往往需要多种修复技术联合应用,因为单一污染修复技术难以同时实现对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的同时修复,且难以达到修复目标要求,因此需要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

2、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包括三组太阳能光伏系统、微波加热模块、微生物菌剂喷淋装置、电化学系统、污染物监测系统与植物修复系统,每组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系统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通过充/放电控制器与所述蓄电池连接;三组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微波加热模块、所述电化学系统,以及所述污染物监测系统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电化学系统包括埋入污染土壤区域内的阳极板和阴极板,所述阳极板与所述阴极板分别与相匹配的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阳极板与所述阴极板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00~1000mm。

4、进一步的,所述微波加热模块包括加热系统与若干埋入污染土壤区域内微波加热棒,若干所述微波加热棒均位于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每个所述微波加热棒均与所述加热系统连接,所述加热系统与相匹配的所述蓄电池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微波加热棒数量至少为两根,所述微波加热棒上套设有绝缘保护套。

6、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菌剂喷淋装置包括埋入污染土壤区域的若干喷淋管与微生物菌剂储罐,若干所述喷淋管并联后与所述微生物菌剂储罐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数量至少为两根,两根所述喷淋管并排平行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污染物监测系统包括土壤气体取样器与在线监测装置,所述土壤气体取样器埋设在土壤修复区中。

9、进一步的,所述植物修复系统中设置的植物均为具有富集重金属作用的植物。

1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由电动力学改善重金属在污染土壤中的空间及形态分布,促进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提高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此外,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在电流作用下进行电化学学氧化降解,同时可利用太阳能转化成热能,改善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提高微生物对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通过太阳能驱动,有效提高重金属植物吸收富集及微生物对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效果,实现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协同修复,具有节约能源,绿色经济、二次污染小的特点。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组太阳能光伏系统(1)、微波加热模块、微生物菌剂喷淋装置(6)、电化学系统、污染物监测系统(9)与植物修复系统(8),每组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1)包括太阳能光伏系统(1)和蓄电池(2),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1)通过充/放电控制器与所述蓄电池(2)连接;三组所述蓄电池(2)分别与所述微波加热模块、所述电化学系统,以及所述污染物监测系统(9)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系统包括埋入污染土壤区域内的阳极板(4)和阴极板(5),所述阳极板(4)与所述阴极板(5)分别与相匹配的所述蓄电池(2)连接,所述阳极板(4)与所述阴极板(5)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00~1000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模块包括加热系统(3)与若干埋入污染土壤区域内微波加热棒(10),若干所述微波加热棒(10)均位于阳极板(4)与阴极板(5)之间,每个所述微波加热棒(10)均与所述加热系统(3)连接,所述加热系统(3)与相匹配的所述蓄电池(2)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棒(10)数量至少为两根,所述微波加热棒(10)上套设有绝缘保护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喷淋装置(6)包括埋入污染土壤区域的若干喷淋管与微生物菌剂储罐(7),若干所述喷淋管并联后与所述微生物菌剂储罐(7)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数量至少为两根,两根所述喷淋管并排平行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物监测系统(9)包括土壤气体取样器与在线监测装置,所述土壤气体取样器埋设在土壤修复区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修复系统(8)中设置的植物均为具有富集重金属作用的植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组太阳能光伏系统(1)、微波加热模块、微生物菌剂喷淋装置(6)、电化学系统、污染物监测系统(9)与植物修复系统(8),每组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1)包括太阳能光伏系统(1)和蓄电池(2),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1)通过充/放电控制器与所述蓄电池(2)连接;三组所述蓄电池(2)分别与所述微波加热模块、所述电化学系统,以及所述污染物监测系统(9)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系统包括埋入污染土壤区域内的阳极板(4)和阴极板(5),所述阳极板(4)与所述阴极板(5)分别与相匹配的所述蓄电池(2)连接,所述阳极板(4)与所述阴极板(5)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00~1000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模块包括加热系统(3)与若干埋入污染土壤区域内微波加热棒(10),若干所述微波加热棒(10)均位于阳极板(4)与阴极板(5)之间,每个所述微波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文涛院晓昱程颖汶丽杰孟天歌贺海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