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乳胶避孕套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250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天然乳胶避孕套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下述原料组份及重量份(干比)生产:离心浓缩型天然胶乳100份、氢氧化钾0.1~0.3份、氨水0.1~0.5份、表面活性剂0.1~0.5份、硫磺0.5~1.5份、硫化促进剂0.5~1.5份、防老剂1.0~1.5份、氧化锌0.2~1.0份、抗菌剂0.5~1.5份。所述的离心浓缩型天然胶乳中的蛋白质含量小于3.5%,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甲撑二萘磺酸钠或壬基酚聚氧乙烯(9)醚,所述的硫化促进剂为秋兰姆类促进剂,所述的抗菌剂为油性载体的纳米银、锌复合抗菌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生产的产品能有效改变胶膜综合性能,并具有卫生自洁功能,对与其接触的一般细菌产生抑制作用,可在一定时间内杀灭制品本身的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然乳胶避孕套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涉及抗菌天然乳胶避孕套及 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抗菌材料是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功能材料,具有 自主抑制或杀灭其表面微生物的功能。目前,在国内建材、涂料、陶瓷、及塑料等行业已有大量应用。天然乳胶避孕套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避孕器具之一,避孕套属于一次性使 用非灭菌医用器具,由于没有经过消毒灭菌工序,不可避免地存在微生物、细菌问题。避孕 套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再赋予抗菌性能,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及传播起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一般应满足抗菌效率高、抗菌谱广、抗菌稳定性好、技术上易于实施,同时价格合理、安全性 好。具有抗菌功能的抗菌避孕套方面的课题正在研究中,中国专利申请200610036660. 0《一 种纳米级抗菌抗病毒避孕套》,是将具有广谱抗炎症抗菌抗肿瘤的干扰素,加到含有N-琥珀 亚酰胺的溶液中,冰浴搅拌反应;然后涂抹在聚氨酯避孕套外表面,在紫外或300 800mm 可见光下照射,将抗菌抗病毒药物接枝固定在聚氨酯避孕套上。这种将干扰素涂抹在外表 面,仅仅是外表面有部分杀菌作用,同时也无法广泛适应于常用的天然胶乳避孕套避孕套 广品上。以天然胶乳为材质的避孕套,目前的主要抗菌方法是在成品表面用抗菌类物质做 涂层来达到杀菌灭菌效果,如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75087. X《一种提高安全性的避孕套》, 此专利是利用润滑剂中含有葡萄柚种子提取物(GSE黄金分子团)、芦荟提取物、金银花提 取物、维生素E、壬苯醇醚成分,达到抗菌、消炎功效,提高避孕套的安全作用。此专利是依赖 在避孕套表面的润滑剂中添加抗菌物质,达到一定的抗菌灭菌效果,制品本身没有抗菌效 果,抗菌物质很容易流失,没有持久性,抗菌效率不高。中国专利申请200610088066. 6《抗菌橡胶手套的配方及其制造方法》,是在胶乳 中简单地直接添加纳米银系抗菌剂,达到一定的抗菌作用,但纳米银系抗菌剂分散效果不 好,很容易沉淀,给生产加工带来困难,而且银离子含量较高时制品容易变色发黄,影响美 观。另一方面,相对于橡胶手套等厚制品来说,乳胶避孕套属于薄膜制品,生产中很容易出 现气泡、针孔、粘折等质量问题,加工工艺更复杂、技术要求更高。此专利虽然与现有避孕套 的配方相比,在抗菌剂的选择和使用也有创新,但其技术无法直接应用于抗菌避孕套生产 领域。如将抗菌橡胶手套添加抗菌剂的技术手段直接应用于乳胶避孕套中,会因天然胶乳 原材料里面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不适宜采用,因为蛋白质很容易吸水,引起霉变,如乳胶避孕 套产品中蛋白质含量太高,制品本身就很容易起霉,滋生细菌,对抗菌乳胶避孕套的生产更 为不利。现有技术中乳胶避孕套配方中一般是采用酪素作分散剂,而酪素主要成份是蛋白 质,同样也不利于防霉抗菌。避孕套是一种综合性能要求很高的薄膜制品,由于乳胶制品生 产工艺的特殊性,各种配合剂须制备成分散体,即一种分散相颗粒大小在0. 1 10 i! m之间的、较为稳定的悬浮液、乳浊液或溶液,才可与天然胶乳或合成胶乳、乳液等进行配合,顺利 进行成膜、浙滤、干燥、硫化,表面处理等多道工序,上述加工过程给乳胶避孕套增加抗菌性 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单纯采用纳米无机银系抗菌剂实现抗菌功能时,存在以下问题将 其制备成固体分散体加入胶乳体系中时,很容易沉淀,影响抗菌效果;而且需要较大的用量 才能达到抗菌效果,这样又造成银离子含量较高,导致制品在贮存过中容易变色发黄,而乳 胶避孕套是浅色制品,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乳胶避孕套的生产方法,所生产的产品能有效改 变胶膜综合性能,并具有卫生自洁功能,对与其接触的一般细菌产生抑制作用,可在一定时 间内杀灭制品本身的细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乳胶避孕套,它采用上述方法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菌乳胶避孕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下述原料组份及重量份 (干比)生产离心浓缩型天然胶乳100份、氢氧化钾0. 1 0. 3份、氨水0. 1 0. 5份、表 面活性剂0. 1 0. 5份、硫磺0. 5 1. 5份、硫化促进剂0. 5 1. 5份、防老剂1. 0 1. 5 份、氧化锌0. 2 1. 0份、抗菌剂0. 5 1. 5份。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它采用下述原料组份及重量份(干比)生产离心浓 缩型天然胶乳100份、氢氧化钾0. 15份、氨水0. 2份、表面活性剂0. 25份、硫磺1. 0份、硫 化促进剂1. 0份、防老剂1. 0份、氧化锌0. 5份、抗菌剂1. 0份。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离心浓缩型天然胶乳中的蛋白质含量小于 3. 5%。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甲撑二萘磺酸钠或壬基酚聚氧 乙烯(9)醚。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硫化促进剂为秋兰姆类促进剂。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抗菌剂为油性载体的纳米银、锌复合抗菌剂。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先将各种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原料制成水分散体, 将溶于水的固体粉末原料配制成溶液;再将所得水分散体和所得溶液与胶乳混合成固体原 料混合溶液;然后将油性载体的纳米银、锌复合抗菌剂配制成乳状液,将固体原料混合溶液 与乳状液混合;最后按常规生产方法进行浸渍成型、干燥、脱膜、硫化、后处理,得到产品。一种抗菌乳胶避孕套,它采用上述生产方法生产。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抗菌乳胶避孕套的套体长度不小于160mm,套体宽度 为 49 56mm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改进抗菌乳胶避孕套的原料配方,选择添加合适的抗菌剂、 改进制造工艺等技术手段,使所生产的抗菌乳胶避孕套产品抗菌性能优良,大肠杆菌 (ATCC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等接触24小时杀灭率 达到99. 9%以上,霉菌达到“0”级。本专利技术为使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尽可能少,采用低蛋白质含量天然胶乳,对其中4的蛋白质含量进行限制,针对天然胶乳原材料里面已含有蛋白质成分,不再采用酪素做分 散剂,而选用表面活性剂甲撑二萘磺酸钠或表面活性壬基酚聚氧乙烯(9)醚代替酪素,降 低本身发生霉变的可能,同时采用有机抗菌剂和无机复合抗菌剂并用,即采用了秋兰姆类 促进剂作有机抗菌剂,与油性载体的纳米银、锌复合抗菌剂一起使用,抗菌效果更佳。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秋兰姆类促进剂能促进乳胶体系硫化,是一种无毒、性能良好的 橡胶硫化促进剂,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可通过和微生物细胞膜表面阴离子结合,逐渐 进入细胞,或与细胞表面的巯基等基团反应,破坏蛋白质和细胞膜的合成系统,抑制微生物 的繁殖,特别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很强的抑制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纳米银、锌复合抗菌剂为油性载体,经乳化后加入胶乳体系,银离子被 乳化剂包裹,没有与橡胶分子直接接触,所以用此抗菌剂生产出来的制品不会变色发黄;抗 菌剂乳化后以乳液状态加入胶乳体系中,与胶乳体系相容性很好,能均勻地分散在胶乳体 系中而不下沉,工艺性能良好。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的优点在于先将抗菌剂乳化,经过乳化后的抗菌剂加入乳胶中 后,可以很均勻地分散在预硫化好的乳胶体系中,当制品经过高温干燥后,抗菌剂就很均勻 地分散在制品薄膜中,在制品后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乳胶避孕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下述原料组份及重量份(干比)生产:离心浓缩型天然胶乳100份、氢氧化钾0.1~0.3份、氨水0.1~0.5份、表面活性剂(0.1~0.5份、硫磺0.5~1.5份、硫化促进剂0.5~1.5份、防老剂1.0~1.5份、氧化锌0.2~1.0份、抗菌剂0.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工橡胶株洲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