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建平专利>正文

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设施及其通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235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设施及其通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由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干道网络设施和若干个无干扰区域道路交通网络设施连接而成的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设施及其通行方法。现有的城市道路网络设施是一种干道与支道交织在一起的网格形状,交叉路口密布,其通行能力极其低下,导致交通严重堵塞。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目前现有的城市道路网络设施的结构,运用了掉头、单行、左行、环形车道设计、干道网与区域网无干扰交互技术,是一种全新结构、没有通行冲突节点、车辆无干扰不间断通行、无红绿灯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设施及其通行方法,其具有车辆通行效率高、造价低、可在现有城市道路网络设施基础上进行改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道路交通,尤其涉及一种由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干道网络设施和 若干个无干扰区域道路交通网络设施连接而成的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设施及其通行 方法,在该设施中没有任何信号指挥装置,没有平面通行冲突节点,车辆在该无干扰城市道 路网络设施中通行不需停顿等候,可安全、不间断通行的交通设施及其通行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城市道路网络设施是一种细密的网格形状,交叉路口密布,红绿灯密布,而 这种道路网络设施及其通行方法存在着严重缺陷,导致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极其低 下,城市道路交通严重堵塞,特别是在高峰时段,使城市道路交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而这 种道路网络设施也无法通过增加道路建设来解决以上问题,因为在这种道路网络设施中, 路造得越多,交叉路口就越多,堵塞反而更严重;即使增加建设全立交的高架路也无法解决 问题,因为当地面交通处于堵塞状态时,则高架上的车辆就下不来,因此高架也必然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没有平面交叉通行的冲突节点、可实现车辆不间断通 行、车辆行驶不受任何干扰、无需任何信号指挥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设施及其通行方法,其 具有车辆通行效率高、塞车几率低、造价低、可在现有城市道路网络设施基础上进行改造的 特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干道网络设施和若干个无干扰区域道路交 通网络设施;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干道网络设施和无干扰区域道路交通网络设施通过车流 交换区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作为干道网络设施的优选,其特征在于该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干道网络设施包括 若干条纵向立交干道,若干条纵向承让干道,若干条横向干道,若干条隔离带,若干个车流 交换区;其中相邻两条纵向立交干道间夹若干条纵向承让干道,横向干道和纵向承让干道 交叉处设有中间隔离带,以阻止承让干道车流和横向干道车流平面交叉通行;纵向立交干 道和横向干道保持立体交叉,纵向立交干道在横向干道的上方跨过或在其下方穿过;干道 外侧靠网格区域边设有若干个车流交换区,干道通过车流交换区与区域网相连接;相邻横 向干道间保持300至5000米的距离;纵向立交干道与相邻纵向承让干道间保持300至5000 米的距离;两相邻的纵向承让干道2间保持300至5000米的距离;横向干道和纵向干道交 叉围成了若干个网格区域,每个网格区域里面设有一个无干扰区域道路交通网络设施。作为区域道路交通网络设施的优选,其特征在于该无干扰区域道路交通网络设施 包括若干条横向区域道路,若干条纵向区域道路,若干条隔离带,若干个车流交换区;其中纵向区域道路和横向区域道路纵横排列,横向区域道路和纵向区域道路交叉处设有横向或 纵向中间隔离带,以阻止横向区域车流和纵向区域车流平面交叉通行;区域道路和干道相 交或相邻处设有车流交换区,区域道路通过车流交换区和相邻干道连接。作为优选,其特征在于车流交换区是将区域网络设施和干道网络设施相连接的设 施,双向行驶的干道与其连接的区段中间设有与干道方向一致的中间隔离带,以阻止区域 车流与干道车流平面交叉通行;单向行驶的干道上设置的车流交换区,需防止区域道路车 流穿越干道,不允许两边对称设置车流交换区,或采取中间隔离带以防止区域道路车流穿 越干道。作为干道网络设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的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干道网 络设施包括若干条纵向立交干道,若干条纵向承让干道,若干条横向贯通干道,若干条隔离 带,若干个车辆掉头区,若干个车流交换区;其中纵向干道与横向干道呈纵横排列;相邻两 条纵向立交干道间夹有若干条纵向承让干道;纵向立交干道和横向贯通干道保持立体交 叉,纵向立交干道在横向贯通干道的上方跨过或在其下方穿过;横向贯通干道和纵向承让 干道交叉处设有横向中间隔离带,以阻止来自承让干道上的车流和横向贯通干道上的车流 发生平面交叉通行;在横向贯通干道和纵向承让干道及立交干道上设有若干条中间隔离 带,以阻止来自区域道路的车流进入干道时和干道车流平面交叉通行,或阻止车辆违规掉 头;在横向贯通干道和纵向承让干道上设有若干个车辆掉头区;干道外侧靠网格区域边设 有若干个车流交换区,干道通过车流交换区和相邻的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区域网络设施相 连接。作为干道网络设施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的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干道 网络设施包括若干条纵向立交干道,若干条纵向承让干道,若干条横向单行干道,若干条 隔离带,若干个车流交换区;其中纵向干道与横向干道呈纵横排列;一条向左行驶的横向 单行干道间夹一条横向向右行驶的单行干道,横向单行干道和纵向承让干道交叉处设有横 向隔离带;每相邻两条纵向立交干道间夹有若干条纵向承让干道;纵向立交干道和横向单 行干道保持立体交叉,纵向立交干道在横向单行干道的上方跨过或在其下方穿过;纵向承 让干道有些区段是靠右行驶,称为纵向右行承让干道,有些区段是单向行驶,称为纵向单行 承让干道,紧邻横向单行干道行驶方向的右侧的纵向承让干道是右行承让干道9,紧邻横 向单行干道行驶方向的左侧的纵向承让干道是单行承让干道;干道外侧靠网格区域边设有 若干个车流交换区,干道通过车流交换区和相邻的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区域网络设施相连 接。作为区域道路交通网络设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的无干扰城市道路交 通区域网络设施包括若干条横向单行区域道路,若干条纵向右行区域道路,若干条纵向单 行区域道路,若干条隔离带,单向环形道路,若干个车流交换区;其中纵向区域道路和横向 单行区域道路呈纵横排列,横向单行区域道路和纵向区域道路交叉处设有横向中间隔离 带;紧邻横向单行区域道路行驶方向的左侧的纵向区域道路是纵向单行区域道路,紧邻横 向单行区域道路行驶方向的右侧的纵向区域道路是纵向右行区域道路;网格区域四周靠近 干道处设有单向环形道路,单向环形道路与外围干道间设有若干个车流交换区;单向环形 道路通过车流交换区与外围干道相连接;单向环形道路与横向区域道路和紧邻的纵向区域 道路相连接。6作为区域道路交通网络设施的第二种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的无干扰城市道路 交通区域网络设施包括若干条横向右行区域道路,若干条纵向右行区域道路,若干条隔离 带,单向环形道路,若干个车流交换区;其中纵向右行区域道路和横向右行区域道路呈纵横 排列,横向右行区域道路和纵向右行区域道路交叉处设有横向中间隔离带;网格区域四周 靠近干道处设有单向环形道路,单向环形道路与外围干道间设有若干个车流交换区;单向 环形道路通过车流交换区与外围干道相连接;单向环形道路内侧与横向区域道路以及紧邻 的纵向区域道路相连接。作为区域道路交通网络设施的第三种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的无干扰城市道路 交通区域网络设施包括若干条横向右行区域,若干条纵向右行区域道路,若干条隔离带,若 干个车流交换区;其中纵向右行区域道路和横向右行区域道路呈纵横排列,横向右行区域 道路和纵向右行区域道路交叉处设有横向中间隔离带;区域道路与外围干道连接处设有若 干个车流交换区,区域道路通过车流交换区与外围干道相连接。作为区域道路交通网络设施的第四种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的无干扰城市道路 交通区域网络设施包括若干条横向单行区域道路,若干条纵向右行区域道路,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设施,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干道网络设施和若干个无干扰区域道路交通网络设施;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干道网络设施和无干扰区域道路交通网络设施通过车流交换区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熊建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