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制造技术_技高网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261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包括第一调控保护单元和第二调控保护单元,第一调控保护单元连接于增湿器的外周壁并与增湿器的内腔连通,第二调控保护单元设于增湿器的顶壁上;第一调控保护单元包括气体收集组件和稳定性控制组件,气体收集组件包括连接管、收集单元以及两个辅助单元,两个辅助单元相对设置在收集单元的外周壁上,收集单元通过连接管与增湿器连通,稳定性控制组件设于连接管上;收集单元包括收集箱,以及容置于收集箱内的滑动件、弹性隔膜以及弹性件,收集箱的相对两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连通孔,收集箱通过连通孔与辅助单元连通,弹性隔膜设置于收集箱内的上方。该调控保护单元能够使得增湿过程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尤其是涉及一种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


技术介绍

1、目前,高低温湿热试验箱为航空航天、家电、材料、汽车等科研测试领域必需的测试设备,为各类电子元器件、材料等提供测试,从而对待测试件在高温、低温、交变湿热等温度环境下表现出的性能进行测试检验。高低温湿热试验箱作为试验检测设备,需要模拟极端的湿热以及湿热变化工况,所以对增湿效果具有较高的要求。

2、但是,现有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时,其增湿运行表现不稳定,且增湿器存在损坏、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3、鉴于此,亟待一种能够对增湿运行进行调控保护,使得其平稳安全运行,防止损坏、甚至安全事故发生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的出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的增湿运行进行调控保护,使得其平稳安全运行,防止损坏、甚至安全事故发生,且能在完成增湿后对剩余水蒸气进行液化和收集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

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该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包括第一调控保护单元和第二调控保护单元,所述第一调控保护单元连接于所述增湿器的外周壁并与所述增湿器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调控保护单元设于所述增湿器的顶壁上,用于对高低温湿热试验箱进行增湿;

3、其中,所述第一调控保护单元包括气体收集组件和稳定性控制组件,所述气体收集组件包括连接管、收集单元以及两个辅助单元,两个所述辅助单元相对设置在所述收集单元的外周壁上,所述收集单元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增湿器连通,所述稳定性控制组件设于所述连接管上,用于控制所述气体收集组件平稳运行;

4、所述收集单元包括收集箱、滑动件、弹性隔膜以及弹性件,所述滑动件、所述弹性隔膜以及所述弹性件均容置在所述收集箱的腔体内,所述收集箱的相对两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连通孔,所述收集箱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辅助单元连通,所述弹性隔膜设置于所述收集箱内的上方,所述弹性隔膜的外周壁与所述收集箱的内周壁连接,所述弹性隔膜将所述收集箱的内部腔室分隔为上腔室与下腔室,所述滑动件位于下腔室内,且所述弹性隔膜与所述滑动件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所述滑动件的底端与所述弹性件的顶端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底端通过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收集箱的内底壁上,所述滑动件的外周壁与所述收集箱的内周壁抵接,所述滑动件能够沿着所述收集箱上下滑动,所述滑动件用于封堵或者打开所述连通孔。

5、优选地,所述稳定性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箱、t型塞以及t型管,控制箱的顶端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沿着t型管的中心线方向延伸且贯通控制箱,调节孔与控制箱的内部空腔连通,控制箱的内部空腔用于作为上腔室与外界空气的气体交换流通通道;

6、t型管的大径端与调节孔的底端连通,t型管的小径端与连接管连通,控制箱通过连管与收集箱的上腔室连通,控制箱背离连管的一端设置有呼吸阀,t型塞的底端穿过调节孔插设于t型管内,t型塞能够沿着调节孔滑动,t型塞将控制箱的内部空腔分隔成彼此邻接的左右两空腔;

7、t型塞122的小径端的底部设置有推板,推板位于t型管的大径端,推板的外周壁与t型管的大径端的内周壁贴合;

8、控制箱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筒,限位筒的顶端设有顶板,限位筒的底端呈开口状,限位筒与调节孔连通,靠近t型塞的大径端的顶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限位凸缘,限位筒内容置有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顶端抵接于限位筒的顶板上,t型塞的大径端的顶部插设于限位筒内、且同时插设于螺旋弹簧内,螺旋弹簧的底端抵顶于限位凸缘上,t型塞能够相对限位筒滑动。

9、优选地,t型管小径端的内径小于连接管的内径。

10、优选地,所述第二调控保护单元包括设于增湿器顶壁上的安全管、至少两个排气管,以及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安全管的内径大于所述排气管的内径;

11、所述安全管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沿着所述安全管的径向延伸的安全孔,所述安全孔贯通所述安全管,所述安全管内插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能够沿着所述安全管滑动,所述第一活塞用于封堵所述安全孔;

12、所述排气管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多个所述排气孔沿着所述排气管的中心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排气孔沿着所述排气管的径向延伸、且贯通所述排气管的外壁,所述安全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排气孔的孔径;

13、靠近所述排气管的顶端插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能够沿着所述排气管滑动,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

14、当所述增湿器内水蒸气的气压大于第一预设气压值时,所述水蒸气推动所述第二活塞沿着所述排气管向上滑动,同时,所述第二活塞带动所述第一活塞沿着所述安全管向上滑动,以使所述安全孔打开;

15、其中,安全孔的孔径大于排气孔的孔径,且安全孔的孔径是排气孔的孔径的预设倍数,使得安全孔形成调控孔。

16、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的顶端开设有t型阶梯槽,所述t型阶梯槽沿着所述第一活塞的中心线方向延伸、且贯通所述第一活塞,所述t型阶梯槽内插设有t型阶梯塞,所述t型阶梯塞的大径端的外周壁与所述t型阶梯槽的大径端的内周壁之间形成第一环形间隙,所述t型阶梯塞的小径端的外周壁与所述t型阶梯槽的小径端的内周壁之间形成第二环形间隙;

17、所述第一活塞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活塞连接的竖直杆,所述竖直杆的一端插设于所述t型阶梯槽内、且穿设于所述t型阶梯塞上,所述t型阶梯塞能够沿着所述竖直杆滑动,所述竖直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t型阶梯塞的外部、且与所述第一活塞的底端连接;

18、当所述增湿器内水蒸气的气压大于第二预设气压值时,所述水蒸气推动所述t型阶梯塞沿着所述竖直杆向上滑动,此时,所述第一环形间隙与所述第二环形间隙连通形成出气通道,以使气压通过所述出气通道泄掉。

19、优选地,t型阶梯塞的小径端的端面设置为倾斜面,在增湿器内水蒸气的气压大于第二预设气压值时,水蒸气推动t型阶梯塞的倾斜面,使得t型阶梯塞被顶起。

20、优选地,竖直杆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固定筋,多个固定筋绕着竖直杆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固定筋的一端均与竖直杆的底端连接,多个固定筋的另一端均沿着竖直杆的径向向外延伸、且与第一活塞的底端连接。

21、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塞上设有连接杆,所述竖直杆和连接杆经水平杆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连接。

22、优选地,当所述第二调控保护单元处于非触发状态时,所述第一活塞支撑于所述安全管内,所述第二活塞支撑于所述排气管内。

23、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气压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气压值。

24、有益效果:

2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通过设置第一调控保护单元,能够在增湿器完成增湿、开关阀关闭后,对增湿器进行调控保护,使得增湿器平稳运行,防止增湿器损坏、甚至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对对增湿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控保护单元和第二调控保护单元,所述第一调控保护单元连接于增湿器(31)的外周壁并与所述增湿器(31)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调控保护单元设于所述增湿器(31)的顶壁上,所述增湿器(31)用于对所述高低温湿热试验箱进行增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性控制组件(120)包括控制箱(121)、T型塞(122)以及T型管(123),控制箱(121)的顶端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沿着T型管(123)的中心线方向延伸且贯通控制箱(121),调节孔与控制箱(121)的内部空腔连通,控制箱(121)的内部空腔用于作为上腔室(1129)与外界空气的气体交换流通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其特征在于,控制箱(121)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筒(125),限位筒(125)的顶端设有顶板,限位筒(125)的底端呈开口状,限位筒(125)与所述调节孔连通,靠近T型塞(122)的大径端的顶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限位凸缘(1251),限位筒(125)内容置有螺旋弹簧(1252),螺旋弹簧(1252)的顶端抵接于限位筒(125)的顶板上,T型塞(122)的大径端的顶部插设于限位筒(125)内、且同时插设于螺旋弹簧(1252)内,螺旋弹簧(1252)的底端抵顶于限位凸缘(1251)上,T型塞(122)能够相对限位筒(125)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控保护单元包括安全管(34)、至少两个排气管(35),以及第一活塞(342)和第二活塞(352),所述安全管(34)的内径大于所述排气管(35)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342)的顶端开设有T型阶梯槽(3423),T型阶梯槽(3423)沿着所述第一活塞(342)的中心线方向延伸、且贯通所述第一活塞(342),T型阶梯槽(3423)内插设有T型阶梯塞(3422),T型阶梯塞(3422)的大径端的外周壁与T型阶梯槽(3423)的大径端的内周壁之间形成第一环形间隙(3424),T型阶梯塞(3422)的小径端的外周壁与T型阶梯槽(3423)的小径端的内周壁之间形成第二环形间隙(34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其特征在于,T型阶梯塞(3422)的小径端的端面设置为倾斜面(3426),在增湿器(31)内水蒸气的气压大于第二预设气压值时,水蒸气推动T型阶梯塞(3422)的倾斜面(3426),使得T型阶梯塞(3422)沿着所述竖直杆(37)向上滑动,T型阶梯塞(3422)被顶起,此时,第一环形间隙(3424)与第二环形间隙(3425)连通形成出气通道,从而使得气压通过所述出气通道泄掉。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其特征在于,竖直杆(37)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固定筋(3427),多个固定筋(3427)绕着竖直杆(37)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固定筋(3427)的一端均与竖直杆(37)的底端连接,多个固定筋(3427)的另一端均沿着竖直杆(37)的径向向外延伸、且与第一活塞(342)的底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352)上设有连接杆(36),所述竖直杆(37)和连接杆(36)经水平杆(38)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活塞(342)和第二活塞(35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调控保护单元处于非触发状态时,所述第一活塞(342)支撑于所述安全管(34),所述第二活塞(352)支撑于所述排气管(35)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气压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气压值。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控保护单元和第二调控保护单元,所述第一调控保护单元连接于增湿器(31)的外周壁并与所述增湿器(31)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调控保护单元设于所述增湿器(31)的顶壁上,所述增湿器(31)用于对所述高低温湿热试验箱进行增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性控制组件(120)包括控制箱(121)、t型塞(122)以及t型管(123),控制箱(121)的顶端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沿着t型管(123)的中心线方向延伸且贯通控制箱(121),调节孔与控制箱(121)的内部空腔连通,控制箱(121)的内部空腔用于作为上腔室(1129)与外界空气的气体交换流通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其特征在于,控制箱(121)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筒(125),限位筒(125)的顶端设有顶板,限位筒(125)的底端呈开口状,限位筒(125)与所述调节孔连通,靠近t型塞(122)的大径端的顶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限位凸缘(1251),限位筒(125)内容置有螺旋弹簧(1252),螺旋弹簧(1252)的顶端抵接于限位筒(125)的顶板上,t型塞(122)的大径端的顶部插设于限位筒(125)内、且同时插设于螺旋弹簧(1252)内,螺旋弹簧(1252)的底端抵顶于限位凸缘(1251)上,t型塞(122)能够相对限位筒(125)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控保护单元包括安全管(34)、至少两个排气管(35),以及第一活塞(342)和第二活塞(352),所述安全管(34)的内径大于所述排气管(35)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增湿用调控保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342)的顶端开设有t型阶梯槽(3423),t型阶梯槽(3423)沿着所述第一活塞(342)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加永洪辉吴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赛凌中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