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减少积灰沾污的锅炉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减少积灰沾污的锅炉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2122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锅炉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少积灰沾污的锅炉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少积灰沾污的锅炉系统,应用于高碱煤,所述锅炉系统包括液态排渣旋风筒、炉膛和颗粒供应装置;所述高碱煤经过所述液态排渣旋风筒除碱后进入所述炉膛,所述锅炉系统炉膛用于燃烧煤,所述颗粒供应装置用于向所述炉膛内通入颗粒以吸附烟气中的碱金属化合物,从而缓解锅炉受热面的积灰沾污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燃烧高碱煤的锅炉系统,能够减少炉内积灰沾污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减少积灰沾污的锅炉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由于成矿环境不同,一些煤矿中的煤炭碱金属含量较高。煤炭中碱金属含量过高会导致炉膛内积灰沾污现象严重,无法直接使用。

2、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急需一种用于燃烧高碱煤炭的锅炉系统,能够减少炉内积灰沾污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燃烧高碱煤炭的锅炉系统,能够减少炉内积灰沾污的现象。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少积灰沾污的锅炉系统,应用于高碱煤,所述锅炉系统包括液态排渣旋风筒、炉膛和颗粒供应装置;

3、所述高碱煤经过所述液态排渣旋风筒除碱后进入所述炉膛,所述炉膛用于燃烧煤,所述颗粒供应装置用于向所述炉膛内通入颗粒以吸附烟气中的碱金属化合物。

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炉膛设置有烟道,所述烟道用于将所述炉膛内的烟气排出所述炉膛,所述烟道的设置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用于去除所述烟道中的固体颗粒,所述烟道位于所述除尘器下游的部分与所述颗粒供应装置连接,以为所述颗粒供应装置提供气动力。

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除尘器与所述颗粒供应装置连接,以将所述除尘器中的颗粒传输到所述颗粒供应装置。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除尘器设置有料仓,所述料仓设置有分选装置,所述分选装置用于在所述料仓内分选出大于预设粒径的颗粒,所述除尘器中大于预设粒径的颗粒用于传输到所述颗粒供应装置。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烟道位于所述除尘器下游的部分通过气动力管道与所述颗粒供应装置连接,所述料仓与所述气动力管道连接。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颗粒供应装置中颗粒的粒径为300~400μm。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所述颗粒供应装置的输送流量以使所述炉膛内的颗粒含量与煤粉锅炉的飞灰含量一致,所述煤粉锅炉的飞灰含量为所述煤粉锅炉内煤质灰分的85%~90%。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炉膛包括对流受热面和屏式过热器,所述颗粒供应装置分别通过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将颗粒传入所述炉膛,所述第一通路的出口位于所述对流受热面的上游,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位于所述对流受热面和所述屏式过热器之间。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煤粉供应装置,所述煤粉供应装置用于储存煤粉,并向所述炉膛内供应煤粉。

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减少积灰沾污的方法,基于上述中任一锅炉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13、利用所述液态排渣旋风筒将所述高碱煤除碱后送入所述炉膛;

14、利用所述炉膛燃烧煤;

15、利用所述颗粒供应装置向所述炉膛内通入颗粒以吸附烟气中的碱金属化合物。

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在本实施例中,液态排渣旋风筒虽然能够去除高碱煤煤粉中60%左右的碱金属盐蒸气,但是,仍然会有40%的碱金属盐蒸气随煤粉进入到煤炉内,进而增加炉膛内积灰沾污的风险,尤其是炉膛内的对流受热面,更易碱金属化合物蒸气冷凝积灰沾污。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利用颗粒供应装置向炉膛内通入颗粒,颗粒可以作为凝结核使碱金属蒸气凝结于颗粒表面,并最终随颗粒排出炉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少积灰沾污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高碱煤,所述锅炉系统包括液态排渣旋风筒(1)、炉膛(2)和颗粒供应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2)设置有烟道(4),所述烟道(4)用于将所述炉膛(2)内的烟气排出所述炉膛(2),所述烟道(4)的设置有除尘器(5),所述除尘器(5)用于去除所述烟道(4)中的固体颗粒,所述烟道(4)位于所述除尘器(5)下游的部分与所述颗粒供应装置(3)连接,以为所述颗粒供应装置(3)提供气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5)与所述颗粒供应装置(3)连接,以将所述除尘器(5)中的颗粒传输到所述颗粒供应装置(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5)设置有料仓(6),所述料仓(6)设置有分选装置,所述分选装置用于在所述料仓(6)内分选出大于预设粒径的颗粒,所述除尘器(5)中大于预设粒径的颗粒用于传输到所述颗粒供应装置(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4)位于所述除尘器(5)下游的部分通过气动力管道(7)与所述颗粒供应装置(3)连接,所述料仓(6)与所述气动力管道(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供应装置(3)中颗粒的粒径为300~4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颗粒供应装置(3)的输送流量以使所述炉膛(2)内的颗粒含量与煤粉锅炉的飞灰含量一致,所述煤粉锅炉的飞灰含量为所述煤粉锅炉内煤质灰分的85%~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2)包括对流受热面(8)和屏式过热器(9),所述颗粒供应装置(3)分别通过第一通路(10)和第二通路(11)将颗粒传入所述炉膛(2),所述第一通路(10)的出口位于所述对流受热面(8)的上游,所述第二通路(11)的出口位于所述对流受热面(8)和所述屏式过热器(9)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煤粉供应装置(12),所述煤粉供应装置(12)用于储存煤粉,并向所述炉膛(2)内供应煤粉。

10.一种减少积灰沾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积灰沾污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高碱煤,所述锅炉系统包括液态排渣旋风筒(1)、炉膛(2)和颗粒供应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2)设置有烟道(4),所述烟道(4)用于将所述炉膛(2)内的烟气排出所述炉膛(2),所述烟道(4)的设置有除尘器(5),所述除尘器(5)用于去除所述烟道(4)中的固体颗粒,所述烟道(4)位于所述除尘器(5)下游的部分与所述颗粒供应装置(3)连接,以为所述颗粒供应装置(3)提供气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5)与所述颗粒供应装置(3)连接,以将所述除尘器(5)中的颗粒传输到所述颗粒供应装置(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5)设置有料仓(6),所述料仓(6)设置有分选装置,所述分选装置用于在所述料仓(6)内分选出大于预设粒径的颗粒,所述除尘器(5)中大于预设粒径的颗粒用于传输到所述颗粒供应装置(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4)位于所述除尘器(5)下游的部分通过气动力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王利民高军车得福韩元朱愉洁全向孙兴业王研凯张志浩党少佳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