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大电流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1817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大电流接线端子,具体涉及接线端子领域,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上端设置有螺钉孔,所述螺钉孔处设置有压紧螺钉,所述压紧螺钉的下方设置于接线腔中,并与铜方块接触,所述铜方块穿过下壳体的侧壁,并通过支撑件支撑,所述下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线孔,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柱,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导向孔。本技术通过将接线端子设置为上壳体、下壳体的组合式结构,将铜方块折弯后先接入接线腔中,压紧螺钉先拧入下壳体中,然后再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卡接,不仅方便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拆卸,方便接线端子的维修,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接线端子的良品率,防止铜方块折弯后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接线端子,具体为一种组合式大电流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1、接线端子是为了方便导线的连接而应用的,它其实就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两端都有孔可以插入导线,有螺丝用于紧固或者松开,比如两根导线,有时需要连接,有时又需要断开,这时就可以用端子把它们连接起来,并且可以随时断开,而不必把它们焊接起来或者缠绕在一起,很方便快捷。而且适合大量的导线互联,在电力行业就有专门的端子排,端子箱,上面全是接线端子,单层的、双层的、电流的、电压的、普通的、可断的等等。一定的压接面积是为了保证可靠接触,以及保证能通过足够的电流。

2、现有的接线端子大多为一体式结构,将铜方块插入到接线端子内部后,再通过后续工艺进行折弯处理,对折弯处理的要求精度较高,而且成品率较低,不易拆卸维修,不方便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大电流接线端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大电流接线端子,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上端设置有螺钉孔,所述螺钉孔处设置有压紧螺钉,所述压紧螺钉的下方设置于接线腔中,并与铜方块接触,所述铜方块穿过下壳体的侧壁,并通过支撑件支撑,所述下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线孔,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柱,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导向孔。

3、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柱和导向孔过盈配合,所述上壳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上端为倾斜设置,利用卡块和卡槽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卡接,卡块上端倾斜设置方便卡入上壳体中。

4、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铜方块的底端设置有防滑槽,所述支撑件固定安装在上壳体上,且所述支撑件底端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凸筋,防滑槽的设置能够防止导线从铜方块处滑脱,凸筋的设置能够增强支撑件与铜方块处的摩擦力。

5、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腔的内侧壁设置有压线槽,所述压线槽的底端设置为平面状结构,压线槽的设置能够使导线限位,对导线的压紧效果更好。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7、1、本技术通过将接线端子设置为上壳体、下壳体的组合式结构,将铜方块折弯后先接入接线腔中,压紧螺钉先拧入下壳体中,然后再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卡接,不仅方便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拆卸,方便接线端子的维修,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接线端子的良品率,防止铜方块折弯后的损坏;

8、2、本技术采用卡槽、卡块、导向柱和导向孔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安装固定,使得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安装精度较高,并设置有压线槽和凸筋,对导线的压紧效果更好,防止导线松脱。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大电流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螺钉孔(3),所述螺钉孔(3)处设置有压紧螺钉(4),所述压紧螺钉(4)的下方设置于接线腔(5)中,并与铜方块(6)接触,所述铜方块(6)穿过下壳体(2)的侧壁,并通过支撑件(7)支撑,所述下壳体(2)的一端设置有进线孔(8),所述下壳体(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柱(9),所述上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导向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大电流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9)和导向孔(10)过盈配合,所述上壳体(1)的外侧壁开设有卡槽(11),所述下壳体(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卡块(12),所述卡块(12)的上端为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大电流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方块(6)的底端设置有防滑槽(13),所述支撑件(7)固定安装在上壳体(1)上,且所述支撑件(7)底端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凸筋(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大电流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腔(5)的内侧壁设置有压线槽(15),所述压线槽(15)的底端设置为平面状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大电流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螺钉孔(3),所述螺钉孔(3)处设置有压紧螺钉(4),所述压紧螺钉(4)的下方设置于接线腔(5)中,并与铜方块(6)接触,所述铜方块(6)穿过下壳体(2)的侧壁,并通过支撑件(7)支撑,所述下壳体(2)的一端设置有进线孔(8),所述下壳体(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柱(9),所述上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导向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大电流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9)和导向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猛张喜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思科赛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