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气柱缓冲U袋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气柱缓冲U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1718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柱袋,尤其是一种气柱缓冲U袋,属于气柱袋技术领域。一种气柱缓冲U袋,包括矩形底面和与所述矩形底面连接的左侧面、右侧面;所述左侧面的前端/后端和所述右侧面的前端/后端热封连接;所述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通过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与所述的矩形底面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U型的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使得左右侧面与所述的矩形底面之间产生了强化的连接,不仅使得气柱袋变得更为立体,还使之具有了更好的缓冲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柱袋,尤其是一种气柱缓冲u袋,属于气柱袋。


技术介绍

1、气柱袋又称充气袋,是一种缓冲包装,主要用于易碎物品或精密仪器的包装。目前u型结构的气柱袋是使用最广泛的。u型的气柱袋是通过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的:1)、在一块长条形的气柱膜上,选取居中区域并相隔一定间距预制两排与气柱方向垂直的便于折叠的热封点;2)、将气柱膜沿气柱延伸方向对折形成双层折叠结构;3)、将折叠结构的两边热封,形成扁平的u型气柱袋。由于u型气柱袋上有便于折叠的热封点,因此在当气柱袋里装填物品时,两排热封点处发生折叠,形成u袋的底部结构。但同时该u袋实际为扁平结构,因此,在u袋底部往往会出现因为二维过渡到三维而产生的凸角,不仅不美观还容易破损漏气。凸角折叠在底部能解决易破损的问题,但如果u袋充气足,则凸角不易折叠贴覆在底部。因此,使用时通常会先充少量的气,将物品装进u袋,然后将所述凸角折叠贴覆在底部并用胶带固定,然后再充气至使用要求;但是由于凸角的折叠往往使得继续充气变得困难。

2、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8173272 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气柱u型袋。它包括气柱,充气软管和热封点,热封点设置在气柱上;气柱的外部顶端设置有上热封线,外部底端设置有下热封线;充气软管设置在上热封线的内部;气柱的外部顶端开设有充气孔;外部顶端位于充气孔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向软管;导向软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充气软管,充气软管的内部设置有止气阀膜。并且它进一步公开了,气柱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套环,另一侧设置有拉绳。该方案通过拉绳和套环解决了产生凸角的问题。但是拉绳和套环的结构使得适用面变得狭小,不能满足一些物品的包装需求。

3、又如申请号为cn 108792275 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u型缓冲包装气柱袋。该气柱袋包括若干气柱条,气柱条之间由气柱热封线分隔;气柱条上设置有三排气柱热封点,其中第一排与第二排气柱热封点之间设置密集的竖向热封点,竖向热封点有两组,设置在连续多条气柱条上,两组之间间隔多条气柱条;第三排气柱热封点为点和线的组合式结构;在与竖向热封点对应的气柱条上热封有中间热封线,中间热封线与下热封线形成不进气的气柱条区间。该方案通过在气柱袋底部两端设置多排密集的竖向热封点,使得气柱袋底部棱角避免被碰撞;同时,棱角变得可任意拉伸、折叠。该方案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然而由于气柱袋底部变成了不充气结构,使得对气柱袋内部物品的底部保护产生了疏漏;不能满足一些物品的包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气柱缓冲u袋。本专利技术的气柱缓冲u袋,在其底部加强了设计,不仅使得气柱袋变得更为立体,并且显著强化了对于袋内物品的缓冲保护。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气柱缓冲u袋,包括矩形底面和与所述矩形底面连接的左侧面、右侧面;所述左侧面的前端/后端和所述右侧面的前端/后端热封连接;所述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通过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与所述的矩形底面固定连接;

4、所述的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包括:

5、a)与左侧面/右侧面折叠连接的第一连接底面/第二连接底面

6、和

7、b)与矩形底面折叠连接的第一连接侧面/第二连接侧面;

8、所述的第一连接底面/第二连接底面和第一连接侧面/第二连接侧面折叠连接;

9、所述的第一连接底面和第二连接底面水平向设置,所述的第一连接侧面和第二连接侧面竖向设置;并且左侧面/右侧面与第一连接侧面/第二连接侧面热封连接。

10、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折叠连接是指,两者原本是一体连接的,但因为同时发生了折叠,故命之为折叠连接。即,所述折叠连接包含了一体连接。

11、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符号“/”表示或的含义,但又不完全等同,它不是任意的选择,要么都采用“/”前面的字词,要么都采用“/”前面的字词(下同)。

12、如“所述左侧面的前端/后端和所述右侧面的前端/后端热封连接”,对于该句型,应当理解为同时包含两层含义:

13、i、所述左侧面的前端和所述右侧面的前端热封连接;

14、ii、所述左侧面的后端和所述右侧面的后端热封连接。

15、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u型的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使得左右侧面与所述的矩形底面之间产生了强化的连接,不仅使得气柱袋变得更为立体,还使之具有了更好的缓冲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气柱袋,底部的缓冲靠的是气柱的本体结构,也就是单排气柱的保护;而本专利技术设置的u型的折叠部(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相当于马口铁易拉罐底部因卷封而凸起形成的一圈边缘,使得左右侧面与所述的矩形底面之间产生了强化的连接,不仅使得u袋显得更立体,还在u袋本体单排气柱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对u袋提供了缓冲保护。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左侧面/右侧面与第一连接底面/第二连接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折叠线/第六折叠线;所述第一连接底面/第二连接底面与第一连接侧面/第二连接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折叠线/第五折叠线;所述第一连接侧面/第二连接侧面与矩形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三折叠线/第四折叠线。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气柱缓冲u袋由一气柱膜构成;

18、所述的气柱膜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气柱,相邻的气柱之间通过连续型热封结构隔断;

19、每一气柱均设置有第一点封单元、第二点封单元、第三点封单元、第四点封单元、第五点封单元和第六点封单元;点封单元两头的气柱部分相通;

20、多个气柱的第一点封单元形成所述的第一折叠线;

21、多个气柱的第二点封单元形成所述的第二折叠线;

22、多个气柱的第三点封单元形成所述的第三折叠线;

23、多个气柱的第四点封单元形成所述的第四折叠线;

24、多个气柱的第五点封单元形成所述的第五折叠线;

25、多个气柱的第六点封单元形成所述的第六折叠线。

26、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气柱膜在第一折叠线和第二折叠线处进行折叠后,形成左侧底部的u型结构;在第五折叠线和第六折叠线处进行折叠后,形成右侧底部的u型结构;在第三折叠线和第四折叠线处进行折叠后,形成矩形的底面。因此,若第一折叠线和第二折叠线的间距记为l1,第五折叠线和第六折叠线的间距记为l2,第三折叠线和第四折叠线的间距记为l3,则有l1= l2<l3。

2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折叠均指约折叠90°。

2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气柱膜还包括第一边缘膜和第二边缘膜,所述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前端/后端通过所述的第一边缘膜/第二边缘膜热封连接。

2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底面的前端/后端和第二连接底面的前端/后端通过所述的第一边缘膜/第二边缘膜热封连接。

3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侧面的前端/后端和第二连接侧面的前端/后端通过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柱缓冲U袋,包括矩形底面(5)和与所述矩形底面连接的左侧面(6)、右侧面(7);所述左侧面的前端/后端和所述右侧面的前端/后端热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通过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与所述的矩形底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柱缓冲U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面/右侧面与第一连接底面(1)/第二连接底面(2)之间设置有第一折叠线(100)/第六折叠线(600);所述第一连接底面(1)/第二连接底面(2)与第一连接侧面(3)/第二连接侧面(4)之间设置有第二折叠线(200)/第五折叠线(500);所述第一连接侧面(3)/第二连接侧面(4)与矩形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三折叠线(300)/第四折叠线(4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柱缓冲U袋,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柱缓冲U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柱膜还包括第一边缘膜(30)和第二边缘膜(40),所述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前端/后端通过所述的第一边缘膜(30)/第二边缘膜(40)热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柱缓冲U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底面(1)的前端/后端和第二连接底面(2)的前端/后端通过所述的第一边缘膜(30)/第二边缘膜(40)热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柱缓冲U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侧面(3)的前端/后端和第二连接侧面(4)的前端/后端通过所述的第一边缘膜(30)/第二边缘膜(40)热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柱缓冲U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底面的前端面/后端面,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通过所述的第一边缘膜(30)/第二边缘膜(40)热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柱缓冲U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柱膜还包括充气组件,所述的充气组件包括充气主通道(50)、与所述气柱膜的气柱数量相同的多个单向气阀(60);气柱膜的每一气柱均通过所述的单向气阀(60)与所述的充气主通道(50)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气柱缓冲U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气阀(60)包括设置于所述充气主通道(50)的扩口部(601)和设置于所述气柱内的缩口部(60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气柱缓冲U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气阀(60)与所述的充气主通道(50)点封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柱缓冲u袋,包括矩形底面(5)和与所述矩形底面连接的左侧面(6)、右侧面(7);所述左侧面的前端/后端和所述右侧面的前端/后端热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通过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与所述的矩形底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柱缓冲u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面/右侧面与第一连接底面(1)/第二连接底面(2)之间设置有第一折叠线(100)/第六折叠线(600);所述第一连接底面(1)/第二连接底面(2)与第一连接侧面(3)/第二连接侧面(4)之间设置有第二折叠线(200)/第五折叠线(500);所述第一连接侧面(3)/第二连接侧面(4)与矩形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三折叠线(300)/第四折叠线(4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柱缓冲u袋,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柱缓冲u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柱膜还包括第一边缘膜(30)和第二边缘膜(40),所述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前端/后端通过所述的第一边缘膜(30)/第二边缘膜(40)热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柱缓冲u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底面(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增贤焦先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空气盒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