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用于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1498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45
公开了用于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中导电表面(1)与待抛光的金属部件(2)接触,导电表面(1)与待抛光的金属部件(2)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其中部件(2)与电源(3)连接,并且导电表面(1)与电极(4)连接。还公开用于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抛光步骤,其中导电表面(1)与待抛光的金属部件(2)接触,导电表面(1)与待抛光的金属部件(2)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其中该部件(2)与电源(3)连接,并且导电表面(1)与电极(4)连接;和再生或替换导电表面(1)的步骤,其中再生或替换在抛光步骤中与部件接触的导电表面(1),使得导电表面在抛光步骤中保持足够的导电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应用领域属于专用于抛光金属表面的,具体包括用于电化学抛光的设备、系统和装置。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很大一部分产业致力于降低金属表面的粗糙度并对其进行抛光。无论是出于美观还是技术目的,这都是必要的。

2、目前,大型金属表面(例如棒材、棱柱或板材)通常通过使用机械方法使用磨料来进行抛光。

3、此外,还存在电化学抛光,通常是将中等或较小尺寸的部件浸入电解槽中,通过电流循环降低其粗糙度。除了降低粗糙度外,这种方法还能产生防止腐蚀的钝化保护层,这是非常有利的。不过,这种工艺不能轻易应用于尺寸较大的板材、棒材或棱柱。

4、由此,产业上需要这样的工艺或装置,其能以简便的方式对任何形状和尺寸的表面、板材和棒材进行抛光,同时提供具有更高耐蚀性的成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向市场提供满足上述需求的装置。

5、另一方面,作为现有技术的参考,应该指出的是,申请人至少就其自身而言,并不知晓存在任何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也不知晓存在任何其他类似应用的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的技术和结构特征与本文所要求保护的专利技术的技术和结构特征相同或相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被配置为实现上述目标的理想方案,在本说明书所附的最终权利要求中的特征细节使其成为可能,并将其方便地进行区分。

2、特别地,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通过电抛光对金属表面进行抛光的装置,其主要区别在于电解质布置在导电表面上,并且除其他要素外,还包括在待抛光的部件和所述导电表面之间提供相对运动的部件,其中该装置可以被构造成便携式装置(其在待抛光的部件上方移动),也可以被构造成固定装置(其中部件是可移动的),由此有利地适合于任何形状和尺寸的所有类型的部件,包括尺寸较大的部件。

3、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通过电化学工艺对金属表面进行抛光的装置,其中的电解质是由固体电解质或由保留有液体电解质的非导电材料形成的导电表面。待抛光的部件与导电表面接触。电极与导电表面的一侧接触,而待抛光的部件的一部分与导电表面的另一侧接触。电源在待抛光的部件和电极之间提供电势差。

4、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基本要素包括:

5、-电源;

6、-电极;

7、-导电表面;

8、-提供从电源的一极到待抛光的金属部件的电连接的系统;

9、-提供从电源的相对极到导电表面的电连接的系统;以及

10、-提供导电表面相对于待抛光的金属部件的相对运动的系统。

11、举例来说,本专利技术的操作可以如下:

12、待抛光的部件通过合适的系统与电源的一极电连接。

13、连接到相对极的电极与导电表面接触。

14、导电表面与待抛光的部件接触的一侧与导电表面与电极接触的一侧相对。

15、待抛光的部件和导电表面之间产生相对运动。

16、电源在待抛光的部件和电极之间施加电势差。

17、当装置执行这些步骤时,电流通过导电表面流经待抛光的部件和电极。该电流会在接触点处在金属部件的表面上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18、凭借几何形状,接触点优选为粗糙度的峰。随着过程的进行,峰将经历更多的氧化。保留在导电表面上的导电液体也能溶解形成的氧化物。这种氧化峰和去除氧化物的过程会导致粗糙度的峰减小,从而产生抛光效果。

19、接下来,将详细描述该装置的各个要素。

20、本文所使用的导电表面是指具有导电性的元件,其导电性可在表面的两侧之间测量。

21、导电表面可由固体电解质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具有可在表面的两侧之间进行测量的导电性。例如,基于离子聚合物、nafion、hycar、离子交换膜、聚苯乙烯磺酸盐、磺化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包括聚醚链的凝胶型结构等的导电表面。

22、优选地,固体电解质材料是层状材料,以便两侧之间有足够的导电性,一侧与电极连接,另一侧与待抛光的部件接触。

23、导电表面也可由非导电材料制成,该非导电材料保留导电液体溶液(液体电解质),使得保留液体的材料具有可在表面的两侧之间测量的导电性。此外,导电表面上保留的液体能够溶解金属氧化物和盐。

24、优选地,非导电材料是织物、无纺织物、薄片、膜、纸张、聚合物、布料、纸板或纤维束。

25、保留在导电表面上的液体是液体电解质,即它能够导电。此外,它还能溶解形成待在抛光的部件上的金属氧化物。保留的液体可以包括酸,以增加导电性和提高金属氧化物的溶解度。

26、优选地,导电液体溶液含有至少一种强酸,例如硫酸或带有磺酸基团的酸。由于其极性和溶解能力,导电液体溶液的优选溶剂是水。

27、该装置包括用于支撑部件的系统,该系统可以由夹具、紧固抓持元件、压力系统、磁体等组成。

28、本专利技术包括用于支撑导电表面的装置,以及用于创建导电表面相对于待抛光的部件的相对运动的机构。

2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这些用于使导电表面运动的装置和机构是以类似于砂带磨光机的形式构成的。这种通过导电带进行干式电抛光的装置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滚筒,滚筒上安装有带状的连续导电表面的部件,以及为带提供旋转运动的马达。该实施例可以是便携式的,其中装置是可移动的而部件是静止的;装置也可以是静止的,即装置不可移动而部件移动靠近运动中的带。在这种装置中,电极可以是与带接触的平坦元件,或替代性地,也可以是充当电极的导电滚筒。

30、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平坦的导电表面进行干式电抛光的装置包括将平坦的导电表面支撑在平坦的部件上的装置。该平坦的部件包括或是电极。该平坦的部件安装在可使表面运动的机构上。该运动可以是圆形、轨道式、圆形平移、旋转、振荡、线性运动等等。

31、该装置可包括用于再生或交换保留在导电表面上的导电液体以保持抛光过程的质量的系统。该系统可包括用于读取金属表面的两侧之间的导电性的系统。

32、该系统可包括保留液体的去除方面,例如在两个滚筒之间施加温度、干空气等的压力系统。该系统包括用液体电解质浸渍(例如通过浸泡、喷雾等方式)导电表面的方面。

33、电源负责在待抛光的部件和电极之间提供电势差。该电源提供直流电。该装置可以包括将直流电转化为适合抛光过程不同需求的输出电流所需的元件。例如,可以设想这样的系统,其能够提供脉冲形式的输出电流,其极性反转并且在零电压或模拟电压下有一定的暂停时间。

34、电源的一个极连接到待抛光的部件,并且其相对极连接到电极。

35、电极与导电表面接触,使得电源-待抛光的部件-导电表面-电极-电源的电路闭合。

3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涉及用于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37、-抛光步骤,其中导电表面1与待抛光的金属部件2接触,导电表面1与待抛光的金属部件2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其中部件2与电源3连接,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该装置适用于抛光金属部件(2)的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表面(1)采用带式滚动输送机构造,并且提供所述导电表面(1)相对于所述待抛光的部件(2)的相对运动的所述系统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滚筒以及为带提供旋转运动的马达(M),所述导电表面(1)安装在所述滚筒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表面(1)采用连续的带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表面(1)采用使该导电表面(1)最初被缠绕在所述滚筒上并且被布置成使该导电表面(1)能够被缠绕在第二滚筒上的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导电表面(1)相对于所述待抛光的部件(2)的相对运动的所述系统是提供平坦的导电表面(1)的圆形、轨道式、圆形平移、旋转或线性振荡运动的系统。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表面(1)是由固体电解质类材料制成的,从而使所述导电表面在所述材料的两侧之间具有可测量的导电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表面(1)是由非导电材料制造的,所述非导电材料保留导电液体溶液,使得所述导电表面在所述材料的两侧之间具有可测量的导电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液体溶液包含至少一种强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液体溶液包含硫酸、甲磺酸、磷酸、柠檬酸、EDTA、聚醚、或聚乙二醇。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液体溶液为乳状液。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液体溶液包含络合剂。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表面(1)是由多孔聚合物材料制成的,所述多孔聚合物材料具有能够保留和传输金属离子的官能团,所述官能团由磺酸/磺酸盐、羧酸/羧酸盐基团、或螯合官能团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部分或全部地再生或交换保留在所述导电表面(1)上的所述导电液体溶液的系统。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导电表面(1)相对于所述待抛光的金属部件(2)的相对运动的所述系统包括用于使所述导电表面(1)相对于所述金属部件(2)运动的装置。

15.一种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再生或替换所述导电表面的所述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该装置适用于抛光金属部件(2)的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表面(1)采用带式滚动输送机构造,并且提供所述导电表面(1)相对于所述待抛光的部件(2)的相对运动的所述系统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滚筒以及为带提供旋转运动的马达(m),所述导电表面(1)安装在所述滚筒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表面(1)采用连续的带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表面(1)采用使该导电表面(1)最初被缠绕在所述滚筒上并且被布置成使该导电表面(1)能够被缠绕在第二滚筒上的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导电表面(1)相对于所述待抛光的部件(2)的相对运动的所述系统是提供平坦的导电表面(1)的圆形、轨道式、圆形平移、旋转或线性振荡运动的系统。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表面(1)是由固体电解质类材料制成的,从而使所述导电表面在所述材料的两侧之间具有可测量的导电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导电表面进行电抛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表面(1)是由非导电材料制造的,所述非导电材料保留导电液体溶液,使得所述导电表面在所述材料的两侧之间具有可测量的导电性。

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萨尔萨内达斯·吉姆佩拉保罗·萨尔萨内达斯·米勒马克·索托·赫尔内德兹
申请(专利权)人:德里莱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