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1367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34
本技术为一种口腔清洗装置,它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所述外管体套设于内管体外形成套管式结构且二者之间设有容液体流经的间隙;外管体和内管体之间的前端和后端均封堵;外管体的前段侧壁开设有若干出水孔,在外管体的后段设有与间隙连通的进水接头;所述内管体尾部设有与负压吸引机构连接的排污接头;外管体的前段分布有出水孔的区域布设满刷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它将冲洗、负压吸引和洗刷集成到一个设备,降低了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口腔护理的效率,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口腔护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口腔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1、针对老干部病房以及重病患者的口腔护理,目前主要采用柔性牙刷搭配冲洗器和负压吸引器进行口腔护理。具体操作方式为,先对口腔冲洗使其湿润,然后通过刷毛对口腔的粘液以及食物残渣进行洗刷,同时也进行冲水操作;由于一般患者是侧着头部进行清洗,所以冲洗的液体会汇聚在腮部,通过负压吸引器将废液排出。整个清洗过程和洗牙的步骤接近,但是以上操作存在一个问题最大的问题,涉及到器材较多,包括冲洗管、牙刷、负压吸引管,操作较为麻烦。另外由于清洗对象主要是头部活动不便的患者,他们较难配合护理人员的动作,提高了清洗的难度。

2、另外清洗的时候还发现如果患者口腔粘液较多,刷毛容易附着黏贴,需要通过另外的容器,如杯子,对刷毛进行清洗,整体操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清洗装置,它将冲洗、负压吸引和洗刷集成到一个设备,降低了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

2、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口腔清洗装置,它包括外管体1和内管体2;

3、所述外管体1套设于内管体2外形成套管式结构且二者之间设有容液体流经的间隙4;

4、外管体1和内管体2之间的前端和后端均封堵;

5、外管体1的前段侧壁开设有若干出水孔31,在外管体1的后段设有与间隙4连通的进水接头32;

6、所述内管体2尾部设有与负压吸引机构连接的排污接头33;

7、外管体1的前段分布有出水孔31的区域布设满刷毛34。

8、较之前技术而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9、1、它将冲洗、负压吸引和洗刷集成到一个设备,降低了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口腔护理的效率,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10、2、采用分体式设计,分为了前段替换部和后端重复部,前者使用一次性医疗塑料制成,后者使用重复使用的不锈钢材料制成,减少了使用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管体(1)和内管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式结构分为前段替换部和后端重复部,前段替换部和后端重复部为拆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腔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管体(11)前端设有内螺纹,后外管体(12)的尾部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前内管体(21)的尾端设有密封圈(23),使得前外管体(11)和后外管体(12)完成连接后密封圈(23)抵住后内管体(22)前端,实现前外管体(11)和后外管体(12)之间的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管体(1)和内管体(2)的前端相互贴合实现封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管体(1)和内管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式结构分为前段替换部和后端重复部,前段替换部和后端重复部为拆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腔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管体(11)前端设有内螺纹,后外管体(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全萍陈璟林木南周冰杨阳柳菲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