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节能电梯,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空载节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梯是用于运送人员或物品上下楼层的垂直交通工具。它通常由一台电动机驱动,通过悬挂在支架上的钢索或液压升降机构产生升降作用,在电梯的车厢内,有控制面板或按钮,乘客可以选择其需要到达的楼层,并由电梯自动上升或下降到相应位置,除了常见的乘客电梯,还有专用的货梯、残疾人电梯等类型,而电梯在运行时,经常会出现空载的现象。
2、现有的电梯在静止时,电梯底盘和轨道之间存在静摩擦力,在启动时,电梯需要克服这种静摩擦力才能开始移动,这需要投入较大的能量,并且在电梯启动瞬间,电机需要提供额外的电流来产生足够的转矩,以克服静摩擦力和惯性力,这会导致电梯启动时的能耗增加,而空载同样会出现相同的情况,高能耗意味着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消耗更多的能源,对于大型建筑物或高层楼房来说,这不仅对建筑物的能源成本造成负担,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会产生更大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梯空载节能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空载节能控制装置,包括电梯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3),所述转杆(3)的外壁套接有大滑轮(4),所述电梯框(1)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竖板(5),所述竖板(5)的外壁与转杆(3)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梯框(1)的顶端开设有牵引槽(6),所述电梯框(1)的底端内壁滑动连接有厢轿(7),所述厢轿(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扣(8),所述第一连接扣(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牵引绳(9),所述第一牵引绳(9)的外壁与大滑轮(4)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电梯框(1)的侧壁开设有配重滑槽(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空载节能控制装置,包括电梯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3),所述转杆(3)的外壁套接有大滑轮(4),所述电梯框(1)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竖板(5),所述竖板(5)的外壁与转杆(3)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梯框(1)的顶端开设有牵引槽(6),所述电梯框(1)的底端内壁滑动连接有厢轿(7),所述厢轿(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扣(8),所述第一连接扣(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牵引绳(9),所述第一牵引绳(9)的外壁与大滑轮(4)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电梯框(1)的侧壁开设有配重滑槽(10),所述配重滑槽(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的外壁与第一牵引绳(9)的末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空载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厢轿(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扣(12),所述第二连接扣(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牵引绳(13),所述第二牵引绳(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收绳器(14),所述电梯框(1)的顶端固定连接第u形块(15),所述u形块(1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6),所述第一连接杆(16)的外壁套接有第一滑动轮(17),所述第一滑动轮(17)的外壁与第二牵引绳(13)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厢轿(7)的内壁开设有节能槽(18),所述节能槽(1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节能机构(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空载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机构(19)包括与节能槽(18)内壁滑动连接的节能启动块(191),所述节能启动块(19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牵引块(192),所述牵引块(192)的顶端与第二牵引绳(13)固定连接,所述节能槽(18)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193),所述强力弹簧(19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板(194),所述弹性板(194)的顶端与节能启动块(191)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空载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框(1)的侧壁开设有滑动通孔(20),所述滑动通孔(20)与节能槽(18)相连通,所述滑动通孔(2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挡板(21),所述挡板(21)的顶端与节能启动块(191)活动连接,所述挡板(2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复位弹簧(23),所述复位弹簧(23)的末端与电梯框(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通孔(20)的内壁开设有连接通孔(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空载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框(1)的侧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金,周伦赞,刘路军,陈汉丰,
申请(专利权)人:北菱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