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轨道式电源。
技术介绍
1、轨道式电源在照明领域中已经使用多年;轨道式电源可包括适配器,适配器包括电接触部,电接触部与轨道式电源内部的电控板电性连接。
2、在一些类型的轨道式电源中,其电接触部设置为可移动式,即可抽出或缩回,以实现电接触部与电控板之间的连接或解除电接触部与电控板之间的连接关系,或调整电接触部的连接关系,以调整轨道式电源的工作状态;现有的多数方案都需要人工拆卸轨道式电源的外壳,通过手指或工具进行电接触部的位置调整,存在调整困难,调整操作繁琐的问题。
3、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式电源,通过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可快速调整接触部的导通关系以及接触部与电控板之间的连接关系,调整简单方便。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轨道式电源,包括壳体、接触部和调整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控板,所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式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接触部和调整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控板,所述壳体的一侧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调节槽和第二调节槽,所述接触部包括第一推块以及与所述第一推块配合连接的接触件,所述调整部包括第二推块以及所述第二推块配合连接的调整件;所述接触件以及所述调整件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一侧,所述接触件通过所述调整件与所述电控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推块与所述第一调节槽滑动配合,用于调整接触件与调整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第二推块与所述第二调节槽滑动配合,用于调整接触件与电控板之间的连接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式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接触部和调整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控板,所述壳体的一侧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调节槽和第二调节槽,所述接触部包括第一推块以及与所述第一推块配合连接的接触件,所述调整部包括第二推块以及所述第二推块配合连接的调整件;所述接触件以及所述调整件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一侧,所述接触件通过所述调整件与所述电控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推块与所述第一调节槽滑动配合,用于调整接触件与调整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第二推块与所述第二调节槽滑动配合,用于调整接触件与电控板之间的连接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接触件包括固定块、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第三接触片、第四接触片、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一滑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二滑槽配合连接;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和第四限位槽,所述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第三接触片和第四接触片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和第四限位槽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接触片的一端、第二接触片的一端、第三接触片的一端以及第四接触片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接触点;所述第一导电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片的接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触片的接触点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接触片的接触点连接,所述第四导电片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接触片的接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的另一端、第二导电片的另一端以及第四导电片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调整件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控板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推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上开设有转动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转动限位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的顶部为斜面,所述第三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三限位块用于限定所述第一推块的滑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红,陈钦裕,周凤连,谭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谷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