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助流装置和集成灶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助流装置和集成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076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助流装置和集成灶,助流装置应用于具有灶具和烟机的集成灶,烟机设于灶具的侧上方,助流装置包括出风部和风机组件,出风部具有出风口;风机组件,设于出风部远离灶具的一侧;风机组件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进风侧连通外部空气,出风侧连通出风口;助流装置与烟机位于灶具的同一侧,出风口朝向灶具设置,以使风机组件适于朝向灶具送风,而阻止灶具产生的火焰偏向烟机所在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适于朝向灶具送风的助流装置,助流装置启动后,可在锅与聚能盘之间的间隙处产生推力,用来抵消来自侧上方的烟机给予灶具的吸力,从而防止了烟机产生的吸力使火焰向吸烟口方向倾斜,造成食物加热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助流装置和集成灶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集成灶上的燃烧模块为直接借用传统燃气灶的燃烧系统,而集成灶运行时大部分伴随着烟机模块的启动,大多数的燃烧器在前端设计时,并未考虑抗风性,导致火焰燃烧时受风影响大,加热不均匀。鉴于此,目前最普遍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在锅支架上增加聚能盘。然而,聚能盘的设计需要与锅底留有一定间隙,用于排出废气。实际使用中,烟机模块产生的吸力还是会使火焰向吸烟口方向倾斜,从而导致在食物受热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助流装置,旨在解决至少一个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助流装置,该助流装置应用于具有灶具和烟机的集成灶,所述烟机设于所述灶具的侧上方,所述助流装置包括:

3、出风部,所述出风部具有出风口;

4、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出风部远离所述灶具的一侧;所述风机组件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进风侧连通外部空气,所述出风侧连通所述出风口;

5、其中,所述助流装置与所述烟机位于所述灶具的同一侧,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灶具设置,以使所述风机组件适于朝向所述灶具送风,而阻止所述灶具产生的火焰偏向所述烟机所在的一侧。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助流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出风部和所述风机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部与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面呈角度设置,以使所述风机组件适于朝向所述灶具送风。p>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部与所述安装支架底部的夹角β,满足:45°≤β≤70°。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底座和侧板,所述底座、所述侧板及所述出风部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外部空气,所述进风侧连通所述进风口;

10、其中,所述出风部与所述底座的底面呈夹角设置,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出风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座的底面呈夹角设置;

12、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风机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14、和/或,所述第二风机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风机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于所述进风口处设有进风风机,所述进风风机的进风侧连通外部空气,所述进风风机的出风侧连通所述安装腔。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助流装置还包括风门组件,所述风门组件在遮盖位置和敞开位置之间可切换地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以使所述出风口具有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处还设置有加热装置。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整流板,所述整流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口,多个所述开口沿所述整流板的长度方向阵列排布。

19、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集成灶,所述集成灶包括灶具、烟机和前述的助流装置,烟机,设于所述灶具的侧上方;所述助流装置与所述烟机位于所述灶具的同一侧。其中,所述助流装置包括出风部和风机组件,所述出风部具有出风口;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出风部远离所述灶具的一侧;所述风机组件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进风侧连通外部空气,所述出风侧连通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灶具设置,以使所述风机组件适于朝向所述灶具送风,而阻止所述灶具产生的火焰偏向所述烟机所在的一侧。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集成灶还包括灶台和挡烟板,所述灶具设于所述灶台;挡烟板,设于所述灶台,且位于所述灶具的一侧;所述烟机设于所述挡烟板的上方,所述助流装置置于所述灶台上,且位于所述灶具和所述挡烟板之间。

2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适于朝向所述灶具送风的助流装置,助流装置启动后,可在锅与聚能盘之间的间隙处产生推力,用来抵消来自侧上方的烟机给予灶具的吸力,保持火焰燃烧的火形,从而防止了烟机模块产生的吸力使火焰向吸烟口方向倾斜,造成食物加热不均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流装置,应用于具有灶具和烟机的集成灶,所述烟机设于所述灶具的侧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流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流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出风部和所述风机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与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面呈角度设置,以使所述风机组件适于朝向所述灶具送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与所述安装支架底部的夹角β,满足:45°≤β≤7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底座和侧板,所述底座、所述侧板及所述出风部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外部空气,所述进风侧连通所述进风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出风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座的底面呈夹角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风机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于所述进风口处设有进风风机,所述进风风机的进风侧连通外部空气,所述进风风机的出风侧连通所述安装腔。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流装置还包括风门组件,所述风门组件在遮盖位置和敞开位置之间可切换地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以使所述出风口具有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还设置有加热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整流板,所述整流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口,多个所述开口沿所述整流板的长度方向阵列排布。

12.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流装置,应用于具有灶具和烟机的集成灶,所述烟机设于所述灶具的侧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流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流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出风部和所述风机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与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面呈角度设置,以使所述风机组件适于朝向所述灶具送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与所述安装支架底部的夹角β,满足:45°≤β≤7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底座和侧板,所述底座、所述侧板及所述出风部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外部空气,所述进风侧连通所述进风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出风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座的底面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的智能厨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