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及应用其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676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32
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及应用其的汽车,其中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包括帐篷底板,通过折叠组件连接于帐篷底板的防护顶盖,铰接于帐篷底板的翻转板,通过扭力组件铰接于翻转板的第一U形支架,分别对应连接于翻转板、帐篷底板、防护顶盖和第一U形支架的帐篷布。本技术提供的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利用扭力组件的复位作用自动实现第一U形支架翻转到位,避免U形支架与翻转板铰接处摩擦阻力导致无法完全向下翻转至贴合于翻转板下方,当翻转板收纳于帐篷底板上时无需人工推动U形支架向翻转板翻转收纳,方便折叠升顶帐篷收纳,优化用户体验;该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还可快速、便捷、可靠地实现防护顶盖与帐篷底板的锁定和解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户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及应用其的汽车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行成为大众在闲暇时间放松身心的最佳选择,其中自驾游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旅游旺季或者处于人烟稀少的偏僻景点时,往往无法找到合适的住宿场地,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人们通常会带上帐篷以备不时之需。目前市面上的帐篷种类繁多,常见有拼接式帐篷和充气式帐篷,而拼接式帐篷操作复杂且收纳不便,充气式帐篷需要专用充气设备向其充气,充气设备易被遗漏造成帐篷无法使用,且充气式帐篷易被扎破或漏气,可靠性较低,不适合户外使用。为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类折叠升顶帐篷,这类折叠升顶帐篷具有可使帐篷布用时展开、不用时折叠收起的折叠结构,具有折叠后帐篷体积小,便于运输存放等优点。

2、现有折叠升顶帐篷,在防护顶盖打开、折叠组件顶起时,铰接于帐篷底板一端的翻转板处于翻转板顶面朝下抵接贴合于帐篷底板顶面的收纳位置、铰接于翻转板远离帐篷底板的端部的u形支架抵接贴合于朝上的翻转板底面的初始位置。在将翻转板从收纳位置向外翻转(如图所示逆时针方向)展开至与帐篷底板平齐对接的展开位置过程中,u形支架被翻转板拉动展开的帐篷布带动,从初始位置以与翻转板的翻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如图所示顺时针方向)翻转至位于翻转板上方的支撑位置;而在将翻转板从展开位置向内翻转收纳于收纳位置(如图所示顺时针方向)的过程中,是通过帐篷布被翻转板带动收缩使得u形支架失去约束而松脱,并使u形支架利用自重以与翻转板的翻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支撑位置向外、向下翻转至翻转板下方(如图所示方向逆时针翻转),最终翻转至初始位置并随翻转板收纳于帐篷底板上(如图所示,u形支架和翻转板依次叠加于帐篷底板上)。

3、但是,在u形支架从支撑位置翻转至初始位置时,常常由于其底端与翻转板底部铰接处的摩擦阻力,导致u形支架无法完全向下翻转至贴合于翻转板下方的初始位置(即无法翻转到位),致使当翻转板收纳于帐篷底板上时,需要人工推动第一u形支架向翻转板翻转收纳直至其抵接于翻转板,导致折叠升顶帐篷收纳费时费力、使用不便,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及应用其的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折叠升顶帐篷翻转板上的u形支架无法收纳到位、导致帐篷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包括折叠组件、帐篷布、防护顶盖、帐篷底板、翻转板和第一u形支架;

4、翻转板的一端铰接于帐篷底板,使得翻转板可在平齐对接于帐篷底板端部的展开位置与翻转板顶面贴合收拢于帐篷底板顶面的收纳位置之间翻转;

5、第一u形支架的连接底部通过扭力组件铰接于翻转板的底部两侧,使得第一u形支架的支撑顶部可在贴合于翻转板底面的初始位置与远离翻转板底面的支撑位置之间翻转;

6、帐篷布的底部前端和底部后端分别连接于翻转板和帐篷底板对应的两侧,帐篷布的前部固定连接于第一u形支架,帐篷布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于防护顶盖;

7、折叠组件连接于防护顶盖和帐篷底板之间,用于将防护顶盖顶起或合拢于帐篷底板;

8、在防护顶盖顶起时拉动翻转板从收纳位置外翻至展开位置可将帐篷布的前部撑开,并由帐篷布带动第一u形支架从初始位置翻转至支撑位置;在推动翻转板从展开位置内翻至收纳位置时,第一u形支架在扭力组件的复位作用下从支撑位置翻转至初始位置。

9、优选地,翻转板底面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连接孔从翻转板底面向靠近翻转板顶面的方向延伸;

10、第一u形支架包括:

11、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摆杆,连接于一对第一摆杆的对应顶端的第一撑杆,第一摆杆远离第一撑杆的底端设有折弯部,一对第一摆杆的对应折弯部相向延伸设置,第一撑杆构成第一u形支架的支撑顶部,折弯部构成第一u形支架的连接底部;

12、扭力组件包括:

13、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一端缠绕套设于第一摆杆的底端,第一扭簧的另一端缠绕套设于该第一摆杆对应的弯折部;

14、和摆杆安装套,摆杆安装套包括中空的套设部,套设部的中空部分的截面尺寸与弯折部套设第一扭簧后的径向尺寸相匹配,套设部内侧设有与第一扭簧的端部尺寸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孔;和设于套设部顶端的至少一个连接部,连接部的外形与连接孔的形状相匹配;摆杆安装套通过连接部与连接孔固定配合安装于翻转板底面;

15、一对第一摆杆的对应弯折部及其套设的第一扭簧分别卡入翻转板底面两侧的对应摆杆安装套的套设部,第一扭簧的另一端的端部抵接于对应的第一安装孔中。

16、优选地,套设部的两侧和底端的截面呈u形,弯折部的截面呈圆形。

17、优选地,连接孔贯穿翻转板底面和翻转板顶面。

18、优选地,连接部与连接孔相焊接。

19、优选地,折叠组件收拢时防护顶盖通过多个卡扣组件锁定于帐篷底板并罩住折叠组件、帐篷布、翻转板和第一u形支架;卡扣组件解锁时折叠组件展开并向上顶起防护顶盖。

20、优选地,卡扣组件包括:

21、固定安装于防护顶盖周侧的卡槽座,卡槽座包括:固定安装于防护顶盖的底槽板,分别对应设于底槽板的相对两侧的一对侧槽板,设于其中一个侧槽板上的限位孔;侧槽板的一端设有穿孔,一转轴穿设于一对侧槽板的对应穿孔之间,转轴套设有第二扭簧;翻盖扣,其一端铰接于转轴上,翻盖扣设有与第二扭簧的端部尺寸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第二扭簧的端部抵接于第二安装孔中;和固定安装于翻盖扣且外形与限位孔相匹配的限位块;

22、对应卡槽座铰接于帐篷底板底部周侧的多个搭环;

23、以及卡接头,卡接头包括:设有穿带孔的穿设部,设于穿设部一端的卡接部;穿设部通过连接皮带穿设于其穿带孔与对应的搭环之间安装于搭环上,穿设部的延伸长度与折叠组件收拢时对应搭环与卡槽座的距离相匹配;

24、当翻盖扣远离底槽板向外翻转时翻盖扣与底槽板的间距拉大,以使对应卡接头的卡接部可出入于翻盖扣与底槽板之间形成的开口;

25、当翻盖扣靠近底槽板向内翻转直至限位块卡接于限位孔时翻盖扣与底槽板的间距减小,以使对应卡接部夹紧于翻盖扣与底槽板之间。

26、优选地,翻盖扣设有固定孔,卡扣组件还包括:

27、穿设于固定孔的螺钉,限位块旋接安装于螺钉的末端,一螺母安装于螺钉上并位于限位块和翻盖扣之间,限位块通过螺母与螺钉配合固定安装于翻盖扣。

28、进一步地,卡扣组件还包括:

29、固定安装于帐篷底板底面四角处的悬挂座,悬挂座设有与搭环的尺寸相匹配的环套,搭环穿设于环套中。

3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具有上述的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帐篷底板可拆卸地固定于汽车的车顶或车斗中,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还包括:

31、伸缩扶梯,伸缩扶梯的安装端铰接于翻转板上;

32、伸缩扶梯的伸缩端可靠近地面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组件、帐篷布、防护顶盖、帐篷底板、翻转板和第一U形支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底面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从翻转板底面向靠近翻转板顶面的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设部的两侧和底端的截面呈U形,所述弯折部的截面呈圆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翻转板底面和翻转板顶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孔相焊接。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折叠组件收拢时防护顶盖通过多个卡扣组件锁定于帐篷底板并罩住折叠组件、帐篷布、翻转板和第一U形支架;所述卡扣组件解锁时折叠组件展开并向上顶起防护顶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扣设有固定孔,所述卡扣组件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还包括: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所述帐篷底板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汽车的车顶或车斗中,所述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组件、帐篷布、防护顶盖、帐篷底板、翻转板和第一u形支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底面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从翻转板底面向靠近翻转板顶面的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设部的两侧和底端的截面呈u形,所述弯折部的截面呈圆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翻转板底面和翻转板顶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升顶帐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孔相焊接。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海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