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壳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052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19
本公开提供一种钢壳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设备。上述的装置包括容置件、弹性密封塞、负压导管、测试导管及真空吸盘。容置件开设有容置槽,弹性密封塞位于容置槽内,弹性密封塞与容置槽的开口处密封连接,弹性密封塞开设有间隔设置的避位通孔及让位通孔。负压导管穿设于避位通孔并与弹性密封塞套接,负压导管的输入端位于容置槽内,负压导管的输出端用于外接真空气源。测试导管穿设于让位通孔并与弹性密封塞套接,测试导管的输出端位于容置槽内,测试导管的输出端的高度低于负压导管的输入端的高度。真空吸盘连接于测试导管的输入端,真空吸盘开设有吸附通道,吸附通道与测试导管相连通。如此使得钢壳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较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检测设备的,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壳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钢壳电池包括壳体及盖帽,盖帽通过激光焊接在壳体的开口处,而焊接处存在气孔的风险,因而必须对焊后钢壳电池进行气密性测试。相关技术中,将钢壳电池限位在检测设备中,然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钢壳电池至测试位置,例如cn214200997u-一种防爆不锈钢锂亚电池壳多功能检测一体机。然而,由于检测设备具有限位结构以及驱动结构,造成检测设备的结构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较简单的钢壳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设备。

2、本公开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钢壳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

4、容置件,开设有容置槽;

5、弹性密封塞,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密封塞的外周壁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处密封连接,所述弹性密封塞开设有间隔设置的避位通孔及让位通孔;

6、负压导管,穿设于所述避位通孔并与所述弹性密封塞套接,所述负压导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壳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壳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壳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握持件,所述握持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测试导管的输入端,所述握持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真空吸盘,所述握持件开设有过气通道,所述过气通道分别与所述测试导管及所述吸附通道连通,使所述吸附通道通过所述过气通道与所述测试导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壳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件包括握持杆以及连接柱,所述握持杆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测试导管的输入端,所述握持杆开设有第一过气孔,所述连接柱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握持杆的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壳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壳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壳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握持件,所述握持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测试导管的输入端,所述握持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真空吸盘,所述握持件开设有过气通道,所述过气通道分别与所述测试导管及所述吸附通道连通,使所述吸附通道通过所述过气通道与所述测试导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壳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件包括握持杆以及连接柱,所述握持杆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测试导管的输入端,所述握持杆开设有第一过气孔,所述连接柱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握持杆的第二端,所述连接柱开设有第二过气孔,所述第一过气孔与所述第二过气孔共同形成所述过气通道,所述真空吸盘连接于所述连接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壳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盘固定套接于所述连接柱上。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益亮傅有平宋志彬赵文磊刘世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诺达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