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铝单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铝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448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12
本申请涉及铝单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单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第一连接部包括钩合部,第二连接板包括衔接部和第一插接腔,钩合部与衔接部相卡接,第三连接板包括第二插接腔,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插接腔相插接、另一端与第二插接腔相插接,第二连接板的外部设置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对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之间进行限位,本申请提供一种铝单板,可以提高铝单板的结构稳定性,能够保证铝单板的质量、延长铝单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铝单板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单板。


技术介绍

1、铝单板多为屋面或建筑外墙面的防护板材使用,铝单板具有重量轻、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工程建筑的领域当中。

2、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铝单板的结构层之间往往是通过胶水粘接固定,随着铝单板的使用年限增长,结构层之间的胶水会老化变脆,因此结构层会出现翘曲现象,并且,铝单板的结构层受自身材质的限制,其硬度较小,受到压力时,进一步加剧变形程度,严重时,结构层会直接剥落,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铝单板结构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铝单板的结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铝单板,能够保证铝单板的质量、延长铝单板的使用寿命。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铝单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铝单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钩合部,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衔接部和第一插接腔,所述钩合部与衔接部相卡接,所述第三连接板包括第二插接腔,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插接腔相插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接腔相插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部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对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之间进行限位。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钩合部与衔接部相卡接,可以实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连接;把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插接腔相插接、另一端与第二插接腔相插接,可以实现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的连接,同时,在锁紧组件的配合作用下,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三者的连接稳定性,使三者不易发生分离,提高铝单板的整体结构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铝单板结构层之间的胶水用量,进而减少因胶水老化而出现翘曲现象或直接剥落,大大地提高了铝单板的结构刚度,使其不易受力发生形变,能够保证铝单板的质量、延长铝单板的使用寿命。

5、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可拆卸式安装有封边结构,所述封边结构包括插入板,所述插入板嵌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内,所述插入板的内腔处、沿其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弹性筋条。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入板嵌入在第一连接板内,可以对第一连接板的边缘作封边处理,使第一连接板的边缘光滑过渡,用户不易被划伤,从而提高铝单板的使用安全性,另外,弹性筋条具有良好的弹性,使得封边结构具有一定的回弹性,当封边结构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也不易脱离第一连接板,同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从而有助于降低建筑物的结构损坏程度。

7、优选的,所述插入板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安装在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所述弹性筋条为一体成型的中心对称结构体,所述弹性筋条的顶端与所述上顶板相固定、其底端与所述下底板相固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筋条为一体成型的中心对称结构体,使弹性筋条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便于操作人员将弹性筋条安装在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提高安装效率,弹性筋条具有良好的弹性,使得封边结构具有一定的回弹性,当封边结构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也不易脱离第一连接板,同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从而有助于降低建筑物的结构损坏程度。

9、优选的,所述封边结构包括挡边板、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分别固定在所述挡边板的短边两端,且所述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挡边板的长边方向相一致,所述上顶板与所述下底板之间形成连接槽,所述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同时嵌入在所述连接槽内,所述挡边板凸出在所述连接槽外。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同时嵌入在连接槽内,且挡边板凸出在连接槽外,可以实现封边结构与第一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封边结构与第一连接板的连接原理简单,易于操作,操作人员可以轻松地、快速地完成封边结构和第一连接板的装配。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板上开设有多条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卡板开设有第一凹槽的一侧与所述上顶板的底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凹槽内填充有粘接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槽内填充有粘接胶,第一凹槽的开设可以增大粘接胶的接触面积,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卡板和上顶板之间的连接密度,从而提高了封边结构与第一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两者能够更加稳定地装配在一起。

13、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压板和锁紧件,所述锁紧压板的一端压紧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面、另一端压紧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面,所述锁紧件从上而下穿过所述锁紧压板、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壁相装配。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锁紧压板和锁紧件的配合作用下,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三者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三者的连接密度,使三者不易发生分离,提高铝单板的整体结构强度,减少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或第三连接板因连接不稳而出现翘起的现象,提高了铝单板的质量。

15、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加固件,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壁上、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装配座,所述加固件与所述装配座活动卡接,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加固件的部分与所述装配座相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件的设置,可以增大锁紧件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强锁紧组件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可以被稳固地贴合在锁紧组件上,从而增强铝单板的结构墙体,降低变形率。

17、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u形插杆,所述u形插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挂刺,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有侧板,所述装配座靠近侧板的一侧设置有挂合部和抵接部,所述第一插接腔形成在所述挂合部、所述抵接部和所述侧板之间,所述u形插杆的一端伸入在所述第一插接腔内,且所述挂刺与所述挂合部相挂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u形插杆的一端与第一插接腔相插接、另一端与第二插接腔相插接,可以实现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的连接,提高了两者的连接便捷性,通过挂刺与挂合部相挂接,使两者不易脱离,保证两者的连接稳定。

1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内部设置有蜂窝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内部设置有蜂窝芯,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具有轻质高强、隔热性、防火性和耐腐蚀性,提高了铝单板的使用性能。

21、优选的,所述蜂窝芯包括蜂窝单元,所述蜂窝单元沿其水平方向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蜂窝单元沿其水平方向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可以进一步地减轻铝单板的重量,使整体结构更加轻便,也有助于节约生产成本,并且,通过横向的贯穿孔,可以增强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通风性,使蜂窝芯内有着较为复杂的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以促进空气流动,减少积水。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铝单板结构层之间的胶水用量,进而减少因胶水老化而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和第三连接板(4),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钩合部(21),所述第二连接板(3)包括衔接部(31)和第一插接腔(32),所述钩合部(21)与衔接部(31)相卡接,所述第三连接板(4)包括第二插接腔(41),所述第二连接板(3)与第三连接板(4)之间设置有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插接腔(32)相插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接腔(41)相插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外部设置有锁紧组件(6),所述锁紧组件(6)对所述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板(3)与第三连接板(4)之间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一侧可拆卸式安装有封边结构(7),所述封边结构(7)包括插入板(71),所述插入板(71)嵌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内,所述插入板(71)的内腔处、沿其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弹性筋条(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板(71)包括上顶板(711)、下底板(712)和连接板(714),所述连接板(714)安装在上顶板(711)与下底板(712)之间,所述弹性筋条(72)为一体成型的中心对称结构体,所述弹性筋条(72)的顶端与所述上顶板(711)相固定、其底端与所述下底板(712)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结构(7)包括挡边板(73)、第一卡板(74)和第二卡板(75),所述第一卡板(74)、第二卡板(75)分别固定在所述挡边板(73)的短边两端,且所述第一卡板(74)、第二卡板(75)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挡边板(73)的长边方向相一致,所述上顶板(711)与所述下底板(712)之间形成连接槽(713),所述第一卡板(74)、第二卡板(75)同时嵌入在所述连接槽(713)内,所述挡边板(73)凸出在所述连接槽(713)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74)上开设有多条第一凹槽(741),所述第一卡板(74)开设有第一凹槽(741)的一侧与所述上顶板(711)的底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凹槽(741)内填充有粘接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6)包括锁紧压板(61)和锁紧件(62),所述锁紧压板(61)的一端压紧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的顶面、另一端压紧在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顶面,所述锁紧件(62)从上而下穿过所述锁紧压板(61)、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底壁相装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6)包括加固件(63),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中部设置有容纳腔(33),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底壁上、靠近所述容纳腔(33)的一侧设置有装配座(34),所述加固件(63)与所述装配座(34)活动卡接,所述锁紧件(62)穿过所述加固件(63)的部分与所述装配座(34)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U形插杆(51),所述U形插杆(5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挂刺(52),所述第二连接板(3)包括有侧板(35),所述装配座(34)靠近侧板(35)的一侧设置有挂合部(344)和抵接部(345),所述第一插接腔(32)形成在所述挂合部(344)、所述抵接部(345)和所述侧板(35)之间,所述U形插杆(51)的一端伸入在所述第一插接腔(32)内,且所述挂刺(52)与所述挂合部(344)相挂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三连接板(4)内部设置有蜂窝芯(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芯(22)包括蜂窝单元,所述蜂窝单元沿其水平方向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2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和第三连接板(4),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钩合部(21),所述第二连接板(3)包括衔接部(31)和第一插接腔(32),所述钩合部(21)与衔接部(31)相卡接,所述第三连接板(4)包括第二插接腔(41),所述第二连接板(3)与第三连接板(4)之间设置有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插接腔(32)相插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接腔(41)相插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外部设置有锁紧组件(6),所述锁紧组件(6)对所述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板(3)与第三连接板(4)之间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一侧可拆卸式安装有封边结构(7),所述封边结构(7)包括插入板(71),所述插入板(71)嵌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内,所述插入板(71)的内腔处、沿其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弹性筋条(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板(71)包括上顶板(711)、下底板(712)和连接板(714),所述连接板(714)安装在上顶板(711)与下底板(712)之间,所述弹性筋条(72)为一体成型的中心对称结构体,所述弹性筋条(72)的顶端与所述上顶板(711)相固定、其底端与所述下底板(712)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结构(7)包括挡边板(73)、第一卡板(74)和第二卡板(75),所述第一卡板(74)、第二卡板(75)分别固定在所述挡边板(73)的短边两端,且所述第一卡板(74)、第二卡板(75)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挡边板(73)的长边方向相一致,所述上顶板(711)与所述下底板(712)之间形成连接槽(713),所述第一卡板(74)、第二卡板(75)同时嵌入在所述连接槽(713)内,所述挡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刘广平陈冬毛利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益锦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