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智能光子面罩、控制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智能光子面罩、控制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0371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05
本申请公开了智能光子面罩、控制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应用于光子面罩技术领域。智能光子面罩上设置有固定支撑结构,该结构可拆卸连接在透光层上,实现凝胶按需装卸,避免交叉感染。而且LED模组层与透光层之间相距设定距离,可以使LED模组层上各LED灯珠照射到透光层上的光斑相切,从而实现均匀且安全的光疗照射。智能光子面罩内部还设有人体红外传感器,通过采集的人体红外信号值确定人脸是否在位,再控制出光,可以有效避免人脸不在位时出光,造成眼睛损伤等问题。且在出光过程中,根据LED模组层的实际光照射温度值和目标光照射温度值,动态调节实际光照射温度,使LED模组层始终保持恒温出光,从而提高光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子面罩,尤其涉及智能光子面罩、控制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光子面罩主要用来实现脸部亮肤、嫩肤、祛痘和修复,减少皮肤瑕疵、改善肤色、促进胶原蛋白生成等功能,同时,也用来满足一些医疗用途,实现对炎性痤疮和消除炎症等的光疗,其中,led面罩为整个光子面罩核心,主要由led模组层和内外保护层组成,常见的led面罩分为聚碳酸酯或聚碳酰胺等材料制成的硬质led面罩和采用硅胶或橡胶等柔软材质制成的软质led面罩,这两种led面罩的发光面距离用户面部较近,不仅会在采用较高光功率密度进行光疗时存在烫伤用户的风险,使用安全性较低,还会导致led模组层上各个led灯珠出光时难以完全覆盖用户脸部,只有led模组上led灯珠正对的脸部位置能够得到较大光功率,led模组上没有led灯珠或者led灯珠不正对的脸部位置光功率很小,从而造成光功率不均匀,使用户脸部得不到均匀的光照射,进而导致光疗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光子面罩、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子面罩的光疗效果较差、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具体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光子面罩,包括led面罩以及用于控制led面罩的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led面罩和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连接;led面罩包括罩体和固定适配件,固定适配件可拆卸地安装在罩体上;罩体包括设置有第一内腔的外侧保护层、设置有第二内腔的led模组层和设置有第三内腔的透光层,外侧保护层、led模组层和透光层依次固定连接,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均与人脸适配且开口方向相同,led模组层与透光层之间相距设定距离以使led模组层上的各个led灯珠照射到透光层上的光斑相切。

3、本申请提供的智能光子面罩中,通过将led面罩的led模组层和透光层设置成相距设定距离,不仅可以使led面罩的发光面与用户面部保持一定距离,有效降低烫伤风险,提高使用安全性,还可以使led模组层上的各个led灯珠照射到透光层上的光斑相切,实现均匀的光疗照射,进而可以提高智能光子面罩的光疗效果和使用安全性。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led面罩还包括固定支撑结构,固定支撑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罩体上。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led面罩还包括膨润保湿层,膨润保湿层用于安装在固定支撑结构上,且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三内腔内;

6、可选地,膨润保湿层的材质选自凝胶片及硅胶片中至少一种。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led面罩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位于第三内腔内。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led模组层上的各个led灯珠内均设置有集成芯片,集成芯片由红光控制芯片、蓝光控制芯片、黄光控制芯片和红外光控制芯片组成。

9、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光子面罩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智能光子面罩包含的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10、基于人脸在位感应信号值,确定人脸在位时,控制led模组层按照目标照射模式输出光源;其中,目标照射模式至少包括光功率密度、光照射时长、目标光照射温度和目标照射光源类型;

11、在led模组层按照目标照射模式输出光源的过程中,周期性获取led模组层的实际光照射温度,确定实际光照射温度不满足目标光照射温度时,基于实际光照射温度和目标光照射温度,对led模组层执行光照射温度调节操作以使led模组层按照目标光照射温度输出恒温光源。

12、本申请提供的智能光子面罩在光疗过程中,基于人脸在位感应信号值确定人脸在位时再控制led模组层输出光源,可以有效避免人脸不在位时led模组层输出光源造成眼睛损伤等问题,而且在led模组层输出光源过程中,基于实际光照射温度和目标光照射温度调节led模组层的光照射温度,可以使led模组层始终保持恒温出光,从而可以提高智能光子面罩的光疗安全性和光疗效果。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人脸在位感应信号值为人体红外热能信号;基于人脸在位感应信号值,确定人脸在位的步骤,包括:

14、获取人体红外传感器按照设定频率采集的所有人体红外信号值中设定滑动窗口内的各个人体红外信号值;

15、采用中位值平均滤波算法,对各个人体红外信号值进行畸变消除处理得到各个目标人体红外信号值;

16、基于各个目标人体红外信号值进行曲线拟合得到人体红外信号值分布曲线,并计算人体红外信号值分布曲线的均值和斜率;

17、确定均值满足第一阈值且斜率满足第二阈值时,判定人脸在位。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周期性获取led模组层的实际光照射温度的步骤,包括:

19、周期性获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三内腔内的环境温度作为led模组层的实际光照射温度。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实际光照射温度和目标光照射温度,对led模组层执行光照射温度调节操作的步骤,包括:

21、基于实际光照射温度与目标光照射温度之间的温度偏差、上一次执行光照射温度调节操作时确定的温度偏差、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光照射温度调节周期,计算光照射电流控制增量;

22、基于光照射电流控制增量和当前光照射电流确定目标脉冲占空比,按照目标脉冲占空比控制led模组层上的各个lde灯珠运行。

2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实际光照射温度与目标光照射温度之间的温度偏差、上一次执行光照射温度调节操作时确定的温度偏差、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光照射温度调节周期,计算光照射电流控制增量的步骤,包括:

24、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光照射电流控制增量;

25、δu(k)=kp[e(k)-e(k-1)]+kitsame(k)

26、其中,δu(k)表征光照射电流控制增量;kp表征比例系数;e(k)表征第k次执行光照射温度调节操作后led模组层上的各个led灯珠的实际光照射温度与目标光照射温度之间的温度偏差;e(k-1)表征第k-1次执行光照射温度调节操作后led模组层上的各个led灯珠的实际光照射温度与目标光照射温度之间的温度偏差;ki表征积分系数;tsam表征光照射温度调节周期。

27、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光子面罩控制系统,包括客户端,服务器,以及上述智能光子面罩中的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客户端分别与服务器和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28、客户端,用于获取针对当前光疗阶段设置的目标照射模式,并将当前光疗阶段对应的目标照射模式发送至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其中,目标照射模式至少包括光功率密度、光照射时长、目标光照射温度和目标照射光源类型;将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发送的当前光疗阶段的光疗记录信息上报至服务器,按照服务器基于当前光疗阶段的光疗记录信息推送的下一光疗阶段的光疗提醒信息进行光疗提醒;

29、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用于基于人脸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光子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LED面罩以及用于控制所述LED面罩的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所述LED面罩和所述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连接;所述LED面罩包括罩体和固定适配件,所述固定适配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罩体上;所述罩体包括设置有第一内腔的外侧保护层、设置有第二内腔的LED模组层和设置有第三内腔的透光层,所述外侧保护层、所述LED模组层和所述透光层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和所述第三内腔均与人脸适配且开口方向相同,所述LED模组层与所述透光层之间相距设定距离以使所述LED模组层上的各个LED灯珠照射到所述透光层上的光斑相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面罩还包括固定支撑结构,所述固定支撑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罩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面罩还包括膨润保湿层,所述膨润保湿层用于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撑结构上,且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三内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面罩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三内腔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模组层上的各个LED灯珠内均设置有集成芯片,所述集成芯片由红光控制芯片、蓝光控制芯片、黄光控制芯片和红外光控制芯片组成。

6.一种智能光子面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包含的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在位感应信号值为人体红外热能信号;所述基于人脸在位感应信号值,确定人脸在位的步骤,包括: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获取所述LED模组层的实际光照射温度的步骤,包括: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实际光照射温度和所述目标光照射温度,对所述LED模组层执行光照射温度调节操作的步骤,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实际光照射温度与所述目标光照射温度之间的温度偏差、上一次执行所述光照射温度调节操作时确定的温度偏差、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光照射温度调节周期,计算光照射电流控制增量的步骤,包括:

11.一种智能光子面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服务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中的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所述客户端分别与所述服务器和所述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12.一种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中的LED面罩,包括如下单元:

13.一种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控制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光子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led面罩以及用于控制所述led面罩的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所述led面罩和所述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连接;所述led面罩包括罩体和固定适配件,所述固定适配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罩体上;所述罩体包括设置有第一内腔的外侧保护层、设置有第二内腔的led模组层和设置有第三内腔的透光层,所述外侧保护层、所述led模组层和所述透光层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和所述第三内腔均与人脸适配且开口方向相同,所述led模组层与所述透光层之间相距设定距离以使所述led模组层上的各个led灯珠照射到所述透光层上的光斑相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面罩还包括固定支撑结构,所述固定支撑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罩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面罩还包括膨润保湿层,所述膨润保湿层用于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撑结构上,且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三内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面罩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三内腔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模组层上的各个led灯珠内均设置有集成芯片,所述集成芯片由红光控制芯片、蓝光控制芯片、黄光控制芯片和红外光控制芯片组成。

6.一种智能光子面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光子面罩包含的智能光子面罩控制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睿尹潇曾映程亮赵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普门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