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混凝土组合塔筒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034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混凝土组合塔筒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结构主体以及浇筑于钢结构主体内部的混凝土,所述钢结构主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多层环状钢结构塔段,所述环状钢结构塔段包括沿周向依次拼接的多个片状预制件,每个片状预制件包括同心设置的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所述内侧钢板的外壁上设置有内侧斜向加劲肋,所述外侧钢板的内壁上并与内侧斜向加劲肋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外侧斜向加劲肋,所述内侧钢板的外壁的上、下两端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内侧环向加劲肋,所述外侧钢板的内壁上并与内侧环向加劲肋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外侧环向加劲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塔筒受力性能和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推动平价风电的进一步落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塔筒的,尤其是指一种钢板-混凝土组合塔筒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风力发电机所用塔筒结构主要承担弯矩和扭矩作用,目前陆上风力发电机所用塔筒形式主要有钢塔筒、混凝土塔筒、钢板-混凝土组合塔筒、桁架式塔筒等。相比钢塔筒,钢板-混凝土组合塔筒具有大刚度、经济节约等优点;相比混凝土塔筒,钢板-混凝土组合塔筒具有施工便捷、材料利用充分等优点。但目前已有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塔筒,未有效针对塔筒受力特点对内部构造进行受力优化。如何针对塔筒受力特点对内部构造,进一步提升塔筒受力性能和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推动平价风电的发展,是现在研发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板-混凝土组合塔筒,针对塔筒受力特点对其内部进行改进,通过斜向加劲肋、环向加劲肋和包裹在内部的混凝土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受力桁架,能够有效提升塔筒受力性能和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推动平价风电的进一步落地。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板-混凝土组合塔筒的施工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混凝土组合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结构主体以及浇筑于钢结构主体内部的混凝土,所述钢结构主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多层环状钢结构塔段,所述环状钢结构塔段包括沿周向依次拼接的多个片状预制件,每个片状预制件包括同心设置的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所述内侧钢板的外壁上设置有内侧斜向加劲肋,所述外侧钢板的内壁上并与内侧斜向加劲肋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外侧斜向加劲肋,所述内侧钢板的外壁的上、下两端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内侧环向加劲肋,所述外侧钢板的内壁上并与内侧环向加劲肋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外侧环向加劲肋,通过内侧斜向加劲肋、外侧斜向加劲肋、内侧环向加劲肋、外侧环向加劲肋以及包裹在所有加劲肋之间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混凝土组合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结构主体以及浇筑于钢结构主体内部的混凝土,所述钢结构主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多层环状钢结构塔段,所述环状钢结构塔段包括沿周向依次拼接的多个片状预制件,每个片状预制件包括同心设置的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所述内侧钢板的外壁上设置有内侧斜向加劲肋,所述外侧钢板的内壁上并与内侧斜向加劲肋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外侧斜向加劲肋,所述内侧钢板的外壁的上、下两端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内侧环向加劲肋,所述外侧钢板的内壁上并与内侧环向加劲肋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外侧环向加劲肋,通过内侧斜向加劲肋、外侧斜向加劲肋、内侧环向加劲肋、外侧环向加劲肋以及包裹在所有加劲肋之间的混凝土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受力桁架,从而提升塔筒的受力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钢板的外壁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内侧纵向加劲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塔筒,其特征在于:每个内侧纵向加劲肋由沿纵向等间距设置的多个内侧局部纵向加劲肋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钢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嘉豪付建斌白斌王金荣孟凡来靳东卫张瑞赵瑞刘丹戚晓楠牛丙坤张无际许才武
申请(专利权)人: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