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机驱动,尤其涉及一种兼容静电耳机和普通耳机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1、静电耳机的原理是在内部设有对称极板并且利用对称极板输入工作偏压,在规律性电场力的作用下引起振膜振动,从而发声或者传声的耳机。
2、相对于普通耳机(动圈耳机、平板耳机、动铁耳机),静电耳机的振膜可以做得极薄极轻,从而带来更快的速度、更佳的瞬态反应、更强的细节表现力,这样使得静电耳机的音质失真极低,音质效果非常好,受到许多发烧友的喜爱。
3、静电耳机需要高压低阻驱动(如100v以上高压),而普通耳机需要低压驱动(如0.3v到3v左右的电压),但是现有的静电耳机驱动电路主要采用电子管高压阻容耦合直接驱动,阻容耦合直接驱动的电路其阻抗高,对音频信号的性能影响大,影响音质,同时阻容耦合直接驱动的电路无法同时输出高压及低压信号,故现有的驱动静电耳机的电路无法兼容普通耳机。
4、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容静电耳机和普通耳机的驱动电路,旨在既可以驱动静电耳机,又可以驱动普通耳机。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兼容静电耳机和普通耳机的驱动电路,其中,包括:
4、电子管,所述电子管包括第一栅极、第一阳极、第一阴极和第二栅极、第二阳极、第二阴极,所述第一栅极、第二栅极分别连接音频信号输入正极和音频信号输入负极,所述第一阴极和第二阴极接地;
6、所述初级绕组的两端还用于连接静电耳机以使得所述初级绕组作为所述静电耳机的驱动负载,所述初级绕组的两端输出高压驱动所述静电耳机;
7、所述次级绕组的两端用于连接普通耳机,所述次级绕组的两端输出低压驱动所述普通耳机。
8、其中,所述输出变压器还包括反馈绕组,所述反馈绕组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子管的第一阴极和第二阴极。
9、其中,所述反馈绕组上还设置有抽头,所述反馈绕组的抽头连接有反馈测试电阻,所述反馈测试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10、其中,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音频信号信号处理电路,所述音频信号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一耦合电容、第二耦合电容、第一偏置电阻、第二偏置电阻、第一防振荡电阻、第二防振荡电阻;
11、所述第一耦合电容的一端连接音频信号输入正极,另一端连接第一偏置电阻及第一防振荡电阻;
12、所述第二耦合电容的一端连接音频信号输入负极,另一端连接第二偏置电阻及第二防振荡电阻;
13、所述第一偏置电阻远离第一耦合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偏置电阻远离第二耦合电容的一端相连;
14、所述第一防振荡电阻远离第一耦合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栅极相连,所述第二防振荡电阻远离第二耦合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栅极相连。
15、其中,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高压驱动端,所述高压驱动端的输入端与所述初级绕组的两端连接,所述高压驱动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静电耳机;
16、低压驱动端,所述低压驱动端的输入端与所述次级绕组的两端连接,所述低压驱动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普通耳机。
17、其中,所述高压驱动端包括第一高压驱动端和第二高压驱动端,所述第一高压驱动端和第二高压驱动端分别用于连接静电耳机的两个极板;
18、所述初级绕组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高压驱动端之间串联有第三耦合电容,所述第三耦合电容与所述第一高压驱动端的连接端还连接有第三防振荡电阻,所述第三防振荡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19、所述初级绕组的其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高压驱动端之间串联有第四耦合电容,所述第四耦合电容与所述第二高压驱动端的连接端还连接有第四防振荡电阻,所述第四防振荡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20、其中,所述反馈绕组上还设置有抽头,所述反馈绕组的抽头连接有反馈测试电阻,所述反馈测试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21、其中,所述次级绕组与所述低压驱动端的两端之间还并联有保护电阻。
22、其中,所述电子管还包括第一灯丝引脚及第二灯丝引脚。
23、其中,所述高压电源端的输入电压为直流200~280v。
24、应理解,在本技术范围内中,本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方式)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驱动电路利用输出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作为静电耳机的驱动负载,这样可以利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近似于恒流源特性,既降低了静电耳机的驱动阻抗,又提升了驱动电压(达到电子管的最大放大倍数),从而达到静电耳机所要求的高压低阻的理想驱动效果,同时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能输出低压可以驱动普通耳机,这样本技术的驱动电路实现了兼容驱动静电耳机和普通耳机的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容静电耳机和普通耳机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静电耳机和普通耳机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变压器还包括反馈绕组,所述反馈绕组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子管的第一阴极和第二阴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容静电耳机和普通耳机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绕组上还设置有抽头,所述反馈绕组的抽头连接有反馈测试电阻,所述反馈测试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静电耳机和普通耳机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音频信号信号处理电路,所述音频信号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一耦合电容、第二耦合电容、第一偏置电阻、第二偏置电阻、第一防振荡电阻、第二防振荡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静电耳机和普通耳机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容静电耳机和普通耳机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驱动端包括第一高压驱动端和第二高压驱动端,所述第一高压驱动端和第二高压驱动端分别用于连接静电耳机的两个极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静电耳机和普通耳机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管还包括第一灯丝引脚及第二灯丝引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静电耳机和普通耳机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源端的输入电压为直流200~280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容静电耳机和普通耳机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静电耳机和普通耳机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变压器还包括反馈绕组,所述反馈绕组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子管的第一阴极和第二阴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容静电耳机和普通耳机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绕组上还设置有抽头,所述反馈绕组的抽头连接有反馈测试电阻,所述反馈测试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静电耳机和普通耳机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音频信号信号处理电路,所述音频信号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一耦合电容、第二耦合电容、第一偏置电阻、第二偏置电阻、第一防振荡电阻、第二防振荡电阻;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艺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铧艺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