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33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02
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水槽、第二水槽,及设置在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之间的引流增压机构,引流增压机构在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之间引流。第一水槽靠近第二水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排水口,第一排水口连接引流增压机构一端。第二水槽靠近第一水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排水口,第三排水口连接引流增压机构的另一端。引流增压机构包括第一滤水通道、第二滤水通道及增压泵;第一滤水通道连接第一水槽的第一排水口,并连接增压泵的进水端;第二滤水通道连接第二水槽的第三排水口,并连接增压泵的出水端。本案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通过引流增压机构将第一水槽内的洗涤水引流到第二水槽内喷洒冲洗,有效的利用水资源,洗涤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家庭生活中,厨房水槽是厨房中必须配备的厨具,厨房水槽主要用于烹饪接水、洗菜、洗涤厨具等,现在多数家庭的厨房都配备双水槽。

2、但是,目前被大量使用的双水槽结构存在着以下缺点:

3、1)双水槽各自独立排放,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内的洗涤水均各自排放,无法相互引流相互配合利用,不能有效的利用水资源。

4、2)双水槽各自独立洗涤,对厨房用具的洗涤效率低。

5、3)只能利用自来水管道自然出水洗涤,没有高速喷洒冲击厨房用具,洗涤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以及设置在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之间的引流增压机构,所述第一水槽的深度小于第二水槽的深度,使得第一水槽与第二水槽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所述引流增压机构可将第一水槽内的洗涤用水引流到第二水槽内。

4、所述第一水槽,其靠近第二水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排水口,第一排水口连接引流增压机构一端;

5、所述第二水槽,其靠近第一水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排水口,第三排水口连接引流增压机构的另一端;

6、所述引流增压机构,其包括第一滤水通道、第二滤水通道及增压泵;第一滤水通道连接所述第一水槽的第一排水口,并通过进水管连接增压泵的进水端;第二滤水通道连接所述第二水槽的第三排水口,并通过出水管连接增压泵的出水端。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水通道与所述第一水槽的第一排水口连接处设置有进水滤网。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滤水通道与所述第二水槽的第三排水口连接处设置有微孔喷洒头。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的顶部开口处均设置有支撑台阶,通过支撑台阶可支撑住外置的滤水架。

10、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泵与设置在水槽支撑台上的增压按钮电性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水槽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口,第二排水口内设置有堵盖。

12、优选地,所述第二水槽底部设置有第四排水口,第四排水口内设置有堵盖。

13、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水口和第三排水口为均方口;所述第二排水口和第四排水口均为圆口。

14、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水口和第三排水口的开设高度相等。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案的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通过设置引流增压机构将第一水槽内的洗涤水引流到第二水槽内喷洒冲洗,有效的利用水资源,洗涤效率高。

17、2)本案的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在第二滤水通道与第二水槽的第三排水口连接处设置有微孔喷洒头,被增压泵增压后的水流经过喷洒头后高速向第二水槽内喷射,达到冲击洗涤厨房用具的目的,洗涤效果更佳。

18、3)本案的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在第一滤水通道与第一水槽的第一排水口连接处设置有进水滤网,通过进水滤网隔离从第一水槽流向增压泵的洗涤杂质,有效保持增压泵的使用时长和使用效率。

19、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水槽(1)和第二水槽(2),以及设置在第一水槽(1)和第二水槽(2)之间的引流增压机构,所述第一水槽(1)的深度小于第二水槽(2)的深度,使得第一水槽(1)与第二水槽(2)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所述引流增压机构可将第一水槽(1)内的洗涤用水引流到第二水槽(2)内,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水通道(31)与所述第一水槽(1)的第一排水口(11)连接处设置有进水滤网(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水通道(32)与所述第二水槽(2)的第三排水口(21)连接处设置有微孔喷洒头(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槽(1)和第二水槽(2)的顶部开口处均设置有支撑台阶(6),通过支撑台阶(6)可支撑住外置的滤水架(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33)与设置在水槽支撑台上的增压按钮(331)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槽(1)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口(12),第二排水口(12)内设置有堵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槽(2)底部设置有第四排水口,第四排水口内设置有堵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口(11)和第三排水口(21)为均方口;所述第二排水口(12)和第四排水口均为圆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口(11)和第三排水口(21)的开设高度相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水槽(1)和第二水槽(2),以及设置在第一水槽(1)和第二水槽(2)之间的引流增压机构,所述第一水槽(1)的深度小于第二水槽(2)的深度,使得第一水槽(1)与第二水槽(2)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所述引流增压机构可将第一水槽(1)内的洗涤用水引流到第二水槽(2)内,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水通道(31)与所述第一水槽(1)的第一排水口(11)连接处设置有进水滤网(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水通道(32)与所述第二水槽(2)的第三排水口(21)连接处设置有微孔喷洒头(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用的增压式双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槽(1)和第二水槽(2)的顶部开口处均设置有支撑台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兆龙李嘉华田言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