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运动步态压力传导引起文丘里效应的呼吸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31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00
本技术涉及鞋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人运动步态压力传导引起文丘里效应的呼吸鞋底,所述鞋底包括上下连接的弹性中底、底片,所述弹性中底包括前掌部、中足部和后跟部,所述弹性中底与底片连接的底面上设有具有文丘里效应的气流通道,所述弹性中底顶面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排气通道通过通气孔连通,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腔、喉管部和第二气腔,所述喉管部上设置有负压吸引孔,用于将所述气流通道外部气流抽吸至喉管部。本技术中气流通道和排气通道通过呼吸孔连通,并在喉管部上设置内部或外部的负压吸引孔,使气流通道产生文丘里效应将内部或外部气流吸入传导至弹性中底顶部,实现恒温或通风排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鞋底,具体的涉及基于人运动步态压力传导引起文丘里效应的呼吸鞋底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鞋底技术中,为了提供舒适的穿着体验,一些鞋底设计采用了负压呼吸结构,以增加鞋底的透气性。负压呼吸结构通过在鞋底底部设置微小的通气孔,使鞋底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气流交换。当用户行走时,鞋底底部的压力变化将会产生文丘里效应,从而引起鞋底内部的气流循环。

2、随着呼吸换气鞋子的不断创新发展,设计者研发出一种应用流体力学原理的呼吸换气鞋。例如是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1010111120.0公开的具有文丘里效应的呼吸换气鞋底,包括内设具有文丘里管效应的管道的鞋底本体,该管道包括顺次连接的进气管、喉管、虹吸管及排气管,排气管与鞋底本体后跟部的出气口连通,进气管、喉管及虹吸管三者的内管径顺次为大、小、大而变化,使上述三者连成文丘里管,鞋内的气流被进气管吸收并从鞋底本体的后跟部排出,该结构采取文丘里管结构的呼吸换气管道,对流经进气管及喉管的气流具有虹吸及拔风作用。

3、但上述鞋底结构仅实现了鞋底的呼吸换气功能。在天气较冷时,人体末端脚趾部的温度相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人运动步态压力传导引起文丘里效应的呼吸鞋底,所述鞋底包括上下连接的弹性中底、底片,所述弹性中底包括前掌部、中足部和后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中底与底片连接的底面上设有具有文丘里效应的气流通道,所述弹性中底顶面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排气通道通过通气孔连通,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腔、喉管部和第二气腔,所述喉管部上设置有负压吸引孔,用于将所述气流通道外部气流抽吸至喉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运动步态压力传导引起文丘里效应的呼吸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腔设置在所述后跟部,所述喉管部设置在所述中足部,所述第二气腔设置在所述前掌部,所述第二气腔上设置所述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运动步态压力传导引起文丘里效应的呼吸鞋底,所述鞋底包括上下连接的弹性中底、底片,所述弹性中底包括前掌部、中足部和后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中底与底片连接的底面上设有具有文丘里效应的气流通道,所述弹性中底顶面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排气通道通过通气孔连通,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腔、喉管部和第二气腔,所述喉管部上设置有负压吸引孔,用于将所述气流通道外部气流抽吸至喉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运动步态压力传导引起文丘里效应的呼吸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腔设置在所述后跟部,所述喉管部设置在所述中足部,所述第二气腔设置在所述前掌部,所述第二气腔上设置所述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运动步态压力传导引起文丘里效应的呼吸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腔的口径至喉管部的口径为自大向小而缩小,所述喉管部的口径至第二气腔为自小向大而扩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运动步态压力传导引起文丘里效应的呼吸鞋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零伍玖肆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