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正极浆料及锂离子电池技术_技高网

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正极浆料及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010189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49
本申请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正极浆料及锂离子电池,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包括:S1将第一粘结剂和第二粘结剂混合得到复合粘结剂,第一粘结剂为乳液法制备获得的聚偏氟乙烯粘结剂,第二粘结剂为悬浮法制备获得的聚偏氟乙烯粘结剂;S2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复合粘结剂在预设条件下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加入溶剂调整固含量,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按质量比计,第一粘结剂:第二粘结剂为0.5‑2:1,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复合粘结剂为94‑98:1‑3:1‑3。本申请粘结剂采用复合粘结剂,该复合粘结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且生产出的正极浆料在较长时间不凝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应用在锂离子电池上时锂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制备,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正极浆料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开路电压高、无记忆效应、安全无污染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生产制备过程中,其正极浆料的好坏影响着最终锂离子电池性能的优劣。

2、现有技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粘结剂、导电剂、正极活性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同时添加溶剂调整固含量,四者搅拌均匀后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其中,由于正极活性物质的极片柔性较差,而悬浮法制备的聚偏氟乙烯粘结剂生产出来的正极片较脆,其应用在锂离子电池上时会导致电池的循环性能差,因而并不适用于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的生产。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乳液法制备的聚偏氟乙烯粘结剂制备正极浆料。

3、但是,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创造时发现,乳液法制备的聚偏氟乙烯粘结剂易发生凝胶,导致最终生产出的正极浆料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正极浆料及锂离子电池,以解决现有的粘结剂易发生凝胶,生产出的正极浆料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包括:

4、s1将第一粘结剂和第二粘结剂混合得到复合粘结剂,所述第一粘结剂为乳液法制备获得的聚偏氟乙烯粘结剂,所述第二粘结剂为悬浮法制备获得的聚偏氟乙烯粘结剂;

5、s2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所述复合粘结剂在预设条件下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加入溶剂调整固含量,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

6、其中,按质量比计,所述第一粘结剂:所述第二粘结剂为0.5-2:1,例如,可以是0.5:1、1:1、3:4、1.5:1或者2:1等等,其中优选第一粘结剂:所述第二粘结剂为3:4;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所述导电剂:所述复合粘结剂为94-98:1-3:1-3,例如可以是94:3:3、95:2:3、95:2.2:2.8、96:2:2、97:1:2、98:1:1,其中优选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复合粘结剂为95:2.2:2.8。

7、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s2步骤包括:

8、s201将所述复合粘结剂和所述溶剂在第一条件下搅拌得到固含量为7-10%的第一混合物;例如,第一混合物的固含量可以为7%、8%、9%或者10%等等,其中优选固含量为10%;

9、s202将所述导电剂加入至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并在第二条件下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

10、s203将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加入至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并在第三条件下搅拌得到第三混合物;

11、s204将所述溶剂加入至所述第三混合物中,并在第四条件下搅拌得到固含量为50%-55%的第四混合物;例如,第四混合物的固含量可以为50%、51%、52%、53%、54%或者55%等等;

12、s205对所述第四混合物进行搅拌脱泡,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1中的所述第一条件为:在公转速度20-40rpm,例如公转速度可以为20rpm、25rpm、30rpm、35rpm或者40rpm等等,自转线速度10-15m/s,例如自转线速度可以为10m/s、11m/s、12m/s、14m/s或者15m/s等等,搅拌2.5-3.0h,例如可以搅拌2.5h、2.6h、2.7h、2.8h、2.9h或者3.0h等等,搅拌过程中保持真空度<-95kpa,温度20-40℃;和/或,

14、所述步骤s202中的所述第二条件为:在公转速度20-40rpm,例如公转速度可以为20rpm、25rpm、30rpm、35rpm或者40rpm等等,自转线速度10-15m/s,例如自转线速度可以为10m/s、11m/s、12m/s、14m/s或者15m/s等等,搅拌1.0-1.5h,例如可以搅拌1.0h、1.1h、1.2h、1.3h、1.4h或者1.5h等等。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3中的所述将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加入至所述第二混合物中为:

16、将所述正极活性物质至少分两次加入至第二混合物中。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3的操作方法为:

18、将1/2质量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加入至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在公转速度10-15rpm,例如公转速度可以为10rpm、11rpm、12rpm、13rpm、14rpm或者15rpm,搅拌0.15-0.25h,例如可以搅拌0.15h、0.2h或者0.25h等等,得到第三子混合物;

19、将1/2质量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加入至所述第三子混合物中,在公转速度10-15rpm,例如公转速度可以为10rpm、11rpm、12rpm、13rpm、14rpm或者15rpm,搅拌0.5-1.0h,例如可以搅拌0.5h、0.6h、0.7h、0.8h、0.9h或者1.0h等等,得到所述第三混合物。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4中的将所述溶剂加入至所述第三混合物中的方法为:

21、将所述溶剂至少分两次加入至所述第三混合物中。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4的操作方法为:

23、将所述溶剂加入至所述第三混合物中,在公转速度25-40rpm,例如公转速度可以为25rpm、30rpm、35rpm或者40rpm,自传线速度在15-18m/s,例如自转线速度可以为15m/s、16m/s、17m/s或者18m/s等等,搅拌2.5-4.0h,例如搅拌时间可以为2.5h、3.0h、3.5h或者4.0h等等,搅拌过程中保持真空度<-95kpa,温度20-40℃,得到固含量60-65%的第四子混合物,例如,第四子混合物的固含量可以为60%、61%、62%、63%、64%或者65%等等。

24、将所述溶剂加入至所述第四子混合物中,在公转速度25-40rpm,例如公转速度可以为25rpm、30rpm、35rpm或者40rpm,自传线速度在15-18m/s,例如自转线速度可以为15m/s、16m/s、17m/s或者18m/s等等,搅拌0.5-1.0h,例如搅拌时间可以为0.5h、0.6h、0.7h、0.8h、0.9h或者1.0h等等,搅拌过程中保持真空度<-95kpa,温度20-40℃,得到固含量50%-55%的所述第四混合物,例如第四混合物的固含量可以为50%、51%、52%、53%、54%或者55%等等。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5的操作方法为:

26、在公转速度10-15rpm,例如公转速度可以为10rpm、11rpm、12rpm、13rpm、14rpm或者15rpm,自传线速度0m/s下搅拌0.5-1.0h,例如搅拌时间可以为0.5h、0.6h、0.7h、0.8h、0.97h或者1.0h等等,搅拌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3中的所述将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加入至所述第二混合物中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3的操作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4的操作方法为: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5的操作方法为:

9.一种正极浆料,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获得,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3中的所述将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加入至所述第二混合物中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兴强李幸春王丽妮于明明梁志彬李小楠王甫民张洪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誉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