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大装置及冲击模拟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007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大装置及冲击模拟系统,放大装置包括底座组件、放大台、波形发生器及至少一个弹性组件。底座组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用于与冲击模拟系统连接。放大台具有固定面,固定面用于固定试验件,放大台与底座组件上下间隔设置,且放大台与底座组件活动连接,放大台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波形发生器位于放大台和底座组件之间。弹性组件夹设于放大台和底座组件之间,波形发生器在放大台朝向底座组件的表面上正投影,弹性组件与放大台朝向底座组件的表面上未被正投影覆盖的区域相抵靠,弹性组件形变而使放大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通过第一、二次碰撞,能够放大冲击量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击试验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放大装置及冲击模拟系统


技术介绍

1、冲击试验设备主要用于对被试件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冲击环境进行模拟,用以验证被试件能否承受工作时的冲击,并根据试验结果对被试件进行改进。

2、在相关技术中,高量级冲击试验方法包括跌落冲击台、气动冲击台。跌落冲击台仅能够实现的冲击量级较小,气动冲击台能够实现的冲击量级也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放大装置及冲击模拟系统,可以放大冲击量级。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放大装置,适应于冲击模拟系统,其包括:

3、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所述冲击模拟系统连接;

4、放大台,所述放大台具有固定面,所述固定面用于固定试验件,所述放大台与所述底座组件上下间隔设置,且所述放大台与所述底座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放大台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5、波形发生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大装置,适应于冲击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沿竖直方向的所述弹性组件(40),所述弹性组件(40)在所述放大台(1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放大台(10)朝向所述弹性组件(40)的表面的几何中心,所述弹性组件(40)在所述底座组件(2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底座组件(20)朝向所述弹性组件(40)的表面的几何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台(10)朝向所述弹性组件(40)的表面和所述底座组件(20)朝向所述弹性组件(40)的表面中一者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大装置,适应于冲击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沿竖直方向的所述弹性组件(40),所述弹性组件(40)在所述放大台(1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放大台(10)朝向所述弹性组件(40)的表面的几何中心,所述弹性组件(40)在所述底座组件(2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底座组件(20)朝向所述弹性组件(40)的表面的几何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台(10)朝向所述弹性组件(40)的表面和所述底座组件(20)朝向所述弹性组件(40)的表面中一者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弹性组件(40)导向配合,以使所述弹性组件(40)沿竖直方向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20)朝向所述弹性组件(40)的表面凹陷形成盲孔(211),所述盲孔(211)为所述第一导向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20)朝向所述放大台(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廷飞李新明沈志强刘闯方贵前杨艳静武耀信奇邱汉平张君任志强曹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