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功率模块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05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功率模块和电子设备,智能功率模块包括:塑封体,塑封体的底面设置有避让凹槽和连接部;基板,基板设置于塑封体内,基板上设置有电子元器件;塑封体与换热器连接时,连接部通过垫片与换热器相连,垫片设置于塑封体的底面且与连接部相对应,垫片和基板在塑封体底面上投影至少部分地相互重合,以形成重合部,避让凹槽在塑封体底面上投影形成凹槽投影部,凹槽投影部覆盖重合部,塑封体底面与换热器接触设置。由此,通过在塑封体上设置避让凹槽,并且使凹槽投影部覆盖垫片和基板的投影重合形成的重合部,可以在不改变基板的尺寸的前提下,使塑封体避让换热器通过垫片对基板的挤压作用力,从而可以提升基板的结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功率模块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半导体模块在使用时会产生热量,半导体模块一般是利用空气进行散热,为了增大散热面积,通常会使用螺钉将半导体模块安装在散热器上,从而使散热器对半导体模块进行散热。

2、在现有技术中,螺钉通常需要配合垫片使用,为了增强产品的散热性能,在半导体模块进行设计时通常会尽量增大基板的尺寸,基板尺寸的增大会导致换热器通过螺钉安装至半导体模块上时,对垫片的挤压力会直接传递至基板上,从而增加了基板被压裂的风险,半导体模块的结构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功率模块,该智能功率模块的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

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

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功率模块,包括:塑封体,所述塑封体的底面设置有避让凹槽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换热器相连,所述避让凹槽与所述连接部间隔设置;基板,所述基板设置于所述塑封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封体(10)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时,所述垫片(30)位于所述基板(20)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所述重合部(32)对应所述基板(20)长度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凹槽投影部(121)对应所述基板(20)长度方向的一侧相互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封体(10)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时,所述重合部(32)对应所述基板(20)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凹槽投影部(121)对应所述基板(20)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相互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封体(10)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时,所述垫片(30)位于所述基板(20)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所述重合部(32)对应所述基板(20)长度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凹槽投影部(121)对应所述基板(20)长度方向的一侧相互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封体(10)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时,所述重合部(32)对应所述基板(20)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凹槽投影部(121)对应所述基板(20)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相互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封体(10)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时,所述重合部(32)对应所述基板(20)宽度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凹槽投影部(121)对应所述基板(20)宽度方向的一侧相互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封体(10)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时,所述重合部(32)对应所述基板(20)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凹槽投影部(121)对应所述基板(20)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相互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地林成章明周文杰李正凯刘剑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