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样本分析,具体是涉及一种生物组织检测框架以及生物组织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生物组织检测是使用生物组织检测设备等装置来检测血样或者其他液体样品来获得生物组织的相关生化参数。
2、基于待测样品一般为液体形态,生物组织检测设备通常布局有相关可供液体流动的液路。然而,在生物组织检测过程中需要对上述液路进行多次清洗定标等,这就使得生物组织检测设备上配置的辅助耗材与测量平台之间的机械对接和耗材输送的结构布局复杂。因此,如何合理布局生物组织检测设备的结构,以简化生物组织检测设备的液路管道,以便于辅助耗材和测量平台之间的机械对接以及耗材输送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生物组织检测框架以及生物组织检测设备等,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生物组织检测设备的结构不够合理的技术缺陷。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物组织检测框架,包括:若干板体,所述若干板体相互连接形成腔体以及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生物组织测量平台,所述腔体用于容置辅助耗材;其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组织检测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组织检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板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腔体形成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避让通道贯穿所述顶板,所述第一安装位设于所述顶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组织检测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避让通道移动的第一支架、以及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避让通道移动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安装位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组织检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组织检测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组织检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板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腔体形成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避让通道贯穿所述顶板,所述第一安装位设于所述顶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组织检测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避让通道移动的第一支架、以及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避让通道移动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安装位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组织检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具有取放口,所述辅助耗材能够自所述取放口移入或移出所述腔体,所述顶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跨设于所述避让通道;其中,所述限位件用于限位所述辅助耗材自所述避让通道凸出所述顶板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组织检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板体还包括设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取放口相对;所述侧板具有第一对接口以及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对接口连通所述腔体,所述第二安装位用于安装调节装置;其中,在所述辅助耗材移入所述腔体时,所述辅助耗材上的取样元件经由所述第一对接口露出以与所述调节装置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组织检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具有第二对接口以及第三安装位,所述第二对接口连通所述腔体,所述第三安装位用于安装阀门装置;其中,在所述辅助耗材移入所述腔体时,所述辅助耗材内的液袋接头经由所述第二对接口露出以与所述阀门装置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组织检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具有第三对接口、第四安装位,所述第三对接口连通所述腔体,所述第四安装位用于安装驱动装置;在所述辅助耗材移入所述腔体时,所述驱动装置自所述第三对接口伸入所述腔体并与所述辅助耗材对接以驱动所述辅助耗材中液体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组织检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通道连通所述取放口,且从所述取放口沿所述辅助耗材能够自所述取放口移入或移出所述腔体的方向延伸,并至少延伸至所述辅助耗材移入所述腔体后、所述辅助耗材自所述避让通道凸出所述顶板的部分所在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组织检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别位于所述顶板的所述避让通道两侧,且自所述顶板背离所述底板的表面朝向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板体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顶板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组织检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通道贯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高祥,庄镇伟,赵志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