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965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包括调蓄池,调蓄池上开设有用于接入管网溢流的溢流进水口,调蓄池设有多个存储区,多个存储区排列在管网溢流的流动方向上,管网溢流可依次流经各个存储区,后流入的管网溢流可推动先流入的管网溢流进入远离溢流进水口的存储区,以将先后流入的管网溢流分流并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区。本申请所提供的管网溢流处理装置,调蓄池可将先后流入的管网溢流分流并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区,从而对管网溢流按照污染负荷进行分流,方便后续处理工艺根据污染负荷情况进行精确处理,减小了后续处理工艺的处理量,可降低管网溢流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管网溢流中含有大量的悬浮固体、有机污染物、氮磷营养盐类、病原微生物,甚至携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特别是初期管网溢流中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如果这些污染物随管网溢流进入受纳水体,将会影响水体自净功能,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因此需要对管网溢流进行处理。但管网溢流的流量通常较大,导致管网溢流处理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可解决管网溢流处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管网溢流处理装置,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包括调蓄池,调蓄池上开设有用于接入管网溢流的溢流进水口,调蓄池设有多个存储区,多个存储区排列在管网溢流的流动方向上,管网溢流可依次流经各个存储区,后流入的管网溢流可推动先流入的管网溢流进入远离溢流进水口的存储区,以将先后流入的管网溢流分流并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区。

3、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管网溢流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管网溢流引入调蓄池,先后流入调蓄池的管网溢流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区,以对管网溢流按照污染负荷进行分流。

4、本申请所提供的管网溢流处理装置,调蓄池设有多个存储区,多个存储区排列在管网溢流的流动方向上,后流入的管网溢流可推动先流入的管网溢流进入远离溢流进水口的存储区,使得先后流入的管网溢流分流并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区,从而对管网溢流按照污染负荷进行分流,方便后续处理工艺根据污染负荷情况进行精确处理,可选择性地对部分高污染负荷管网溢流进行处理,减小了后续处理工艺的处理量,可降低管网溢流处理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蓄池,所述调蓄池上开设有用于接入管网溢流的溢流进水口,所述调蓄池设有多个存储区,多个所述存储区排列在所述管网溢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管网溢流可依次流经各个所述存储区,后流入的所述管网溢流可推动先流入的所述管网溢流进入远离所述溢流进水口的所述存储区,以将先后流入的所述管网溢流分流并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所述存储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池包括调蓄池体、多个溢流板以及多个挡流板,多个所述溢流板沿所述管网溢流流动方向间隔排列,所述溢流板设置在所述调蓄池体底壁上,相邻两个所述溢流板与所述调蓄池体围设形成一个所述存储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板的下部与所述调蓄池体底壁之间的间距为10-50cm,相邻设置的所述挡流板与所述溢流板之间的间距为10-5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溢流板的高度均可调整,所述溢流板的高度与所述调蓄池体的高度之比为0.5-0.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池设有缓冲区,所述缓冲区靠近所述溢流进水口,所述管网溢流可经所述缓冲区流入所述存储区,所述缓冲区用于所述管网溢流的消能减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池包括多个跌水板,多个所述跌水板分成两组在竖向上对应间隔分布在所述缓冲区,相邻两个所述跌水板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以引导所述管网溢流在多个所述跌水板之间不断改变流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以及微电混凝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度,所述管网溢流流入所述沉淀池的方向平行于所述沉淀板所在平面,所述沉淀板上设有多个沿所述沉淀板竖向方向延伸的V型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混凝池包括上下连接的电解腔以及收集腔,所述电解腔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收集腔呈椎体形,所述收集腔的底部与所述沉淀池的所述进水区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混凝池的有效容积大于等于所述沉淀池有效容积的3倍。

11.一种管网溢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网溢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溢流处理方法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蓄池,所述调蓄池上开设有用于接入管网溢流的溢流进水口,所述调蓄池设有多个存储区,多个所述存储区排列在所述管网溢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管网溢流可依次流经各个所述存储区,后流入的所述管网溢流可推动先流入的所述管网溢流进入远离所述溢流进水口的所述存储区,以将先后流入的所述管网溢流分流并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所述存储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池包括调蓄池体、多个溢流板以及多个挡流板,多个所述溢流板沿所述管网溢流流动方向间隔排列,所述溢流板设置在所述调蓄池体底壁上,相邻两个所述溢流板与所述调蓄池体围设形成一个所述存储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板的下部与所述调蓄池体底壁之间的间距为10-50cm,相邻设置的所述挡流板与所述溢流板之间的间距为10-5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溢流板的高度均可调整,所述溢流板的高度与所述调蓄池体的高度之比为0.5-0.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网溢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池设有缓冲区,所述缓冲区靠近所述溢流进水口,所述管网溢流可经所述缓冲区流入所述存储区,所述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晓俊蒋维晴王振江李路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洞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