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动态卫星自适应传输系统载波同步器及同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9598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动态卫星自适应传输系统载波同步器及同步方法,该同步器由依次级联的大频偏捕获单元、多普勒频率跟踪单元和载波相位同步单元构成;大频偏捕获单元用于利用信号传输帧中周期插入的导频符号,构造多普勒频偏检测特征量,获得频偏估计值后,完成接收信号的大频偏捕获及频率初始同步;多普勒频率跟踪单元用于利用导频符号实时检测多普勒频率误差,并采用反馈环路结构实现对多普勒频率变化的动态连续跟踪;载波相位同步单元用于以数据分段处理的方式对多普勒频率跟踪同步后的信号进行载波相位估计及校正,最终输出载波同步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高动态卫星自适应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信号处理,特别是一种高动态卫星自适应传输系统载波同步器及同步方法


技术介绍

1、自适应传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机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采用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来降低雨衰等信道衰落对卫星链路的影响,提高卫星通信链路频带利用率及传输可靠性。在高机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卫星或通信平台的高速运动会产生剧烈的多普勒效应,使接收信号具有较大的频偏及频偏变化率;同时,卫星自适应传输系统会根据信道衰落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发射信号的功率、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等参数,以确保信息的可靠传输。以上特点给卫星自适应传输通信系统在高动态信道条件下的载波同步带来了较高的技术难度。

2、现有技术中,基于反馈结构的锁相环同步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其优点是实现结构简单,但是在高动态信道条件下,通常需要采用三阶甚至更高阶环路结构来降低高动态载波相位跟踪误差,环路参数难于设计且载波动态适应能力较差。基于前向结构的载波同步方法是另一类重要的高动态载波同步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非线性运算,直接估计多普勒频偏、多普勒变化率、相位等载波参数,利用前向结构校正载波误差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动态卫星自适应传输系统载波同步器,其特征在于,由依次级联的大频偏捕获单元、多普勒频率跟踪单元和载波相位同步单元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动态卫星自适应传输系统载波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频偏捕获单元包括导频去调单元、第一导频提取单元、大频偏估计器和第一矢量变频器;由导频去调单元、第一导频提取单元、大频偏估计器和第一矢量变频器共同构建前馈频偏校正结构,以完成接收信号的大频偏捕获及频率初始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动态卫星自适应传输系统载波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普勒频率跟踪单元包括第二矢量变频器、第二导频提取单元、多普勒频率检测器和环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动态卫星自适应传输系统载波同步器,其特征在于,由依次级联的大频偏捕获单元、多普勒频率跟踪单元和载波相位同步单元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动态卫星自适应传输系统载波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频偏捕获单元包括导频去调单元、第一导频提取单元、大频偏估计器和第一矢量变频器;由导频去调单元、第一导频提取单元、大频偏估计器和第一矢量变频器共同构建前馈频偏校正结构,以完成接收信号的大频偏捕获及频率初始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动态卫星自适应传输系统载波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普勒频率跟踪单元包括第二矢量变频器、第二导频提取单元、多普勒频率检测器和环路积分器;第二矢量变频器、第二导频提取单元、多普勒频率检测器和环路积分器共同构成反馈环路结构,以实现对多普勒频率变化的误差检测、跟踪估计及校正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动态卫星自适应传输系统载波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普勒频率检测器包括两个支路、加法器和零值插值器;每个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数字延迟器和乘法器;两个支路中的数字延迟器分别输入导频符号的同相分量信号和正交分量信号;所述多普勒频率检测器利用输入的导频符号,采用由数字延迟器、乘法器、加法器及零值插值器构建的检测处理结构,以实现输入信号的多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