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菊花茶的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957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54
本技术涉及一种菊花茶的下料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通过角度调节结构设有可调整角度的出料仓,所述出料仓的顶部固定有与其连通的上料斗,所述出料仓上设有旋转输送结构,所述安装架的左侧固定有顶部和底部呈均开口状的下料通道,所述出料仓的底部延伸至下料通道内,出料仓的底部向下凸出形成出料管,出料管延伸至下料通道内。该菊花茶的下料机构,出料仓可通过角度调节结构进行支撑的同时,还可调节其倾斜角度,更便于下料,出料仓内的菊花茶通过其底部出料管排入下料通道内,旋转输送结构可加速出料仓排料的速率,还可对出料仓内壁进行清理,使得粘粘在出料仓内壁的菊花茶脱落,也可排入下料通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菊花茶下料,具体为一种菊花茶的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1、菊花茶,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花草茶。菊花茶经过鲜花采摘、阴干、生晒蒸晒、烘培等工序制作而成。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耐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菊花茶起源于唐朝,至清朝广泛应用于民众生活中。

2、菊花茶在加工完成后,通常会通过包装机装入包装袋内进行存放,菊花茶在进行包装时通常会通过储料空腔进行储存花茶,储料空腔的下料口打开,花茶通过下料通道落入包装袋内,再对包装袋进行封口,完成菊花茶的装袋操作,而储料空腔的下料口打开时,花茶通常是通过自身重力落入包装袋内,并且下料口通常较小,花茶容易在下料口堵塞,影响加工效率,故而,提出了一种菊花茶的下料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菊花茶的下料机构,具备加速下料等优点,解决了储料空腔的下料口打开时,花茶通常是通过自身重力落入包装袋内,并且下料口通常较小,花茶容易在下料口堵塞,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菊花茶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通过角度调节结构(2)设有可调整角度的出料仓(3),所述出料仓(3)的顶部固定有与其连通的上料斗(4),所述出料仓(3)上设有旋转输送结构(5),所述安装架(1)的左侧固定有顶部和底部呈均开口状的下料通道(6),所述出料仓(3)的底部延伸至下料通道(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菊花茶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结构(2)包括固定于安装架(1)上的固定架(201),所述固定架(201)上设有可上下运动的U型活动板(202),所述U型活动板(202)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架(203),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菊花茶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通过角度调节结构(2)设有可调整角度的出料仓(3),所述出料仓(3)的顶部固定有与其连通的上料斗(4),所述出料仓(3)上设有旋转输送结构(5),所述安装架(1)的左侧固定有顶部和底部呈均开口状的下料通道(6),所述出料仓(3)的底部延伸至下料通道(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菊花茶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结构(2)包括固定于安装架(1)上的固定架(201),所述固定架(201)上设有可上下运动的u型活动板(202),所述u型活动板(202)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架(203),所述转动架(203)上固定有与出料仓(3)固定的固定板(204),所述固定板(204)前后两侧的底部均铰接有分别与固定架(201)的前后两侧铰接的限位板(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菊花茶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01)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睿周武睿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红色大别山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