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连接,具体为一种建筑用装配式建筑减震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建筑减震(结构消能减震技术)是在结构物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连接缝或连接件)设置耗能装置,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黏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控制的目的。
2、如申请号:cn202122432389.5,一种减震建筑结构,通过柱体、第一圆环、第一圆杆、第三圆环、第一弹簧、第四圆杆、第三弹簧和第二套杆的配合设置,使用时,通过第一圆环和第一圆杆可以固定柱体,进而当柱体发生摇晃的时候,继而第一弹簧、第三圆环、第四圆杆、第三弹簧和第二套杆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减震的作用,可以减缓地震对柱体的损坏。
3、类似于上述申请目前还存在不足之处:使用时,减震效果较差,因此稳定性降低,进而降低了整体安全性,且安装支撑时较为麻烦,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用装配式建筑减震连接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装配式建筑减震连接结构,包括底座(1)和减震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可减小声音的抗震机构(2),用于支撑的所述减震机构(3)设置于抗震机构(2)的上方,所述抗震机构(2)包括第一阻尼弹簧(201)、抗震板(202)、挡板(203)和第一吸音垫(204),所述第一阻尼弹簧(201)的上方安装有抗震板(202),所述底座(1)的上方两侧安装有挡板(203),所述挡板(203)的里侧设置有第一吸音垫(204),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支柱(301)、第二吸音垫(302)、减震柱(303)、减震弹簧(304)和第二阻尼弹簧(3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装配式建筑减震连接结构,包括底座(1)和减震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可减小声音的抗震机构(2),用于支撑的所述减震机构(3)设置于抗震机构(2)的上方,所述抗震机构(2)包括第一阻尼弹簧(201)、抗震板(202)、挡板(203)和第一吸音垫(204),所述第一阻尼弹簧(201)的上方安装有抗震板(202),所述底座(1)的上方两侧安装有挡板(203),所述挡板(203)的里侧设置有第一吸音垫(204),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支柱(301)、第二吸音垫(302)、减震柱(303)、减震弹簧(304)和第二阻尼弹簧(305),所述支柱(30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吸音垫(302),所述支柱(301)的内侧上方安装有减震柱(303),所述减震柱(303)外侧安装有减震弹簧(304),所述减震柱(303)的下端安装有第二阻尼弹簧(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装配式建筑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3)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上方两侧安装有连接块(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装配式建筑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周德,
申请(专利权)人:宁晋县辉航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