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电力系统线路阻抗差动保护,涉及一种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线路分侧阻抗差动保护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新型电力系统呈现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的典型特征,同步发电机占比下降,但仍以交流同步电网形态为主。目前大多数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源和柔性直流是通过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受电力电子设备耐受过流能力和换流器控制策略的影响,相对于传统同步发电机,表现为电流幅值受限、电流相位受控、柔直输电的电流穿越等非线性故障特征,远区别于传统同步发电机。
2、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线路,线路两侧短路电流均由电力电子换流器提供,短路电流呈现出幅值受限,降低了电流差动保护动作灵敏度;不对称故障时,两侧短路电流存在一定的相位差,可能导致目前的电流差动保护动作灵敏度不足。
3、由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弱阻尼、低惯性,故障后内电势难以维持额定值,电源内电势不再恒定,正负序阻抗受运行方式、故障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波动,电源内阻抗不再恒定,无法从故障时的状态分解出故障分量网络,新型电力系统已失去原有保护突变量元件的物理意义。突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线路分侧阻抗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线路分侧阻抗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线路分侧阻抗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线路分侧阻抗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线路分侧阻抗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线路分侧阻抗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线路分侧阻抗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线路分侧阻抗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线路分侧阻抗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线路分侧阻抗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线路分侧阻抗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线路分侧阻抗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线路分侧阻抗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叶凯,赵志宏,徐刚,张月品,熊军,杜兆强,张钊,杨帆,田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