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928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5: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内外套设的内管体和外管体、贴合在所述内管体内侧的第一导液棉、贴合在所述第一导液棉内侧的发热网片、配合在所述内管体和外管体之间的第二导液棉;所述内管体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棉槽,所述外管体的管壁上内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口;所述第一导液棉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配合在所述出棉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导液棉导液相接。本技术的发热组件,通过两个导液棉内外设置,实现液体的依次吸附后被发热网片加热雾化,并且通过内管体和外管体的内外设置实现结构支撑,避免导液棉被挤压发生漏液等情况,提高发热组件寿命;以发热网片实现加热雾化,加热面积大,有效提高寿命和口感,提升抽吸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雾化,尤其涉及一种发热组件


技术介绍

1、目前的cbd/thc(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发热组件大部分采用多孔陶瓷作为加热件,存在以下缺点:

2、多孔陶瓷内部微孔会出现孔隙大小不一的问题,从而导致口感差,寿命短,漏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发热组件。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内外套设的内管体和外管体、贴合在所述内管体内侧的第一导液棉、贴合在所述第一导液棉内侧的发热网片、配合在所述内管体和外管体之间的第二导液棉;

3、所述内管体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棉槽,所述第一导液棉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配合在所述出棉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导液棉导液相接;

4、所述外管体的管壁上内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口。

5、优选地,所述出棉槽沿着所述内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所述内管体的第一端;

6、所述第一导液棉呈管状结构,并且长度小于所述内管体的长度;所述凸出部沿着所述第一导液棉的长度方向延伸。

7、优选地,所述出棉槽贯穿所述内管体的第一端后,在该第一端上形成喇叭状的导向口。

8、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液棉包括环状底座、至少两个连接在所述环状底座上的侧壁;

9、所述内管体的第二端底面抵接在所述环状底座上;所述侧壁相对所述环状底座竖向贴合在所述内管体的外侧表面上,至少一所述侧壁覆盖在所述出棉槽外侧。

10、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液棉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壁;所述第二导液棉展开后呈一字形。

11、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液棉包括四个间隔分布的所述侧壁;所述第二导液棉展开后呈十字形。

12、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液棉的长度小于所述内管体的长度,并且大于所述第一导液棉的长度。

13、优选地,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引脚,所述引脚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热网片,所述引脚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外管体外部。

14、优选地,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紧配合在所述外管体的一端内并与所述第二导液棉相间隔;

15、所述引脚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固定座。

16、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贯穿自身相对两端的中心通孔和引线孔;

17、所述中心通孔与所述第二导液棉的中心孔、第一导液棉的中心孔相连通;

18、所述引线孔位于所述中心通孔的至少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二导液棉的中心孔相错开,所述引脚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引线孔伸出所述外管体外部。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两个导液棉内外设置,实现液体的依次吸附后被发热网片加热雾化,并且通过内管体和外管体的内外设置实现结构支撑,避免导液棉被挤压发生漏液等情况,提高发热组件寿命;以发热网片实现加热雾化,加热面积大,有效提高寿命和口感,提升抽吸体验。

20、本技术的发热组件能够自动化生产,效率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套设的内管体和外管体、贴合在所述内管体内侧的第一导液棉、贴合在所述第一导液棉内侧的发热网片、配合在所述内管体和外管体之间的第二导液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棉槽沿着所述内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所述内管体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棉槽贯穿所述内管体的第一端后,在该第一端上形成喇叭状的导向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液棉包括环状底座、至少两个连接在所述环状底座上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液棉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壁;所述第二导液棉展开后呈一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液棉包括四个间隔分布的所述侧壁;所述第二导液棉展开后呈十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液棉的长度小于所述内管体的长度,并且大于所述第一导液棉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引脚,所述引脚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热网片,所述引脚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外管体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紧配合在所述外管体的一端内并与所述第二导液棉相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贯穿自身相对两端的中心通孔和引线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套设的内管体和外管体、贴合在所述内管体内侧的第一导液棉、贴合在所述第一导液棉内侧的发热网片、配合在所述内管体和外管体之间的第二导液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棉槽沿着所述内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所述内管体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棉槽贯穿所述内管体的第一端后,在该第一端上形成喇叭状的导向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液棉包括环状底座、至少两个连接在所述环状底座上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液棉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壁;所述第二导液棉展开后呈一字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爱民黄惠华王成周波朱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胜裕丰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