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电系统的电力负荷柔性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821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负荷柔性调节技术领域,公开了多发电系统的电力负荷柔性调节系统,基于数字孪生模型建立储能发电系统中各储能发电系统的状态模型,状态模型包括能量分配模块、功率管理模块、电池管理模块、电池储能单元的区域分布,获取储能发电系统中电池储能单元的信息采集数据,同时可以将电池储能单元的工作状态在人机交互界面上进行显示,且获取储能发电系统内人员调度数据信息能够在人机交互界面上进行显示,能够实现储能发电系统模块的可视化管理,按照不同储能单元的剩余容量差值按大小进行分段,每段都进行动态控制以完成负荷功率的分配,可以实现对电池储能单元充放电功率的管理,便于整个储能发电系统的管理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负荷柔性调节,特别涉及多发电系统的电力负荷柔性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1、传统电网在运行过程中遵循着电能生产-传输-使用的模式,因此其发电总量和负荷总量以及各种损耗之间必须每时每刻都保持大致上的平衡,不然就会造成电能质量恶化,频率和电压失稳,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大规模的恶性停电事故,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

2、申请号为201610132276.4的电力系统负荷调节的储能发电系统中,然而现有的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相同,在平衡系统的充放电功率供需方面无法做到实时调整,无法根据储能电力负荷分布完成充放电功率的平衡分配,导致对储能站的能量无法实现优先协调分配控制,导致储能发电系统的负载高效性较差,容易发生充放电故障,然而储能发电系统的电池运维管理主要依赖于运维人员进行故障问题处理,由于运维人员的专业不同导致故障问题处理精度难以保证,且故障的查找准确度人依赖于工作人员的经验,准确度不高且效率较低。

3、因此,通过多发电系统的电力负荷柔性调节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多发电系统的电力负荷柔性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方法的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发电系统的电力负荷柔性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储能单元包括若干个单节电池,而单节电池是一个独立的储能单元,由于每节电池电压等级较低,需要将电池串联组成电池簇,再将每个电池簇并联入母线中组成储能系统,通过母线对外充放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发电系统的电力负荷柔性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流采集单元内置直流变换电路,能量调配单元可以获取直流变换电路输出的斩波电流信号,输出电池储能单元的需求电流信号,驱动控制单元针对电池的充放电功率进行分配。</p>

4.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发电系统的电力负荷柔性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方法的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发电系统的电力负荷柔性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储能单元包括若干个单节电池,而单节电池是一个独立的储能单元,由于每节电池电压等级较低,需要将电池串联组成电池簇,再将每个电池簇并联入母线中组成储能系统,通过母线对外充放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发电系统的电力负荷柔性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流采集单元内置直流变换电路,能量调配单元可以获取直流变换电路输出的斩波电流信号,输出电池储能单元的需求电流信号,驱动控制单元针对电池的充放电功率进行分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发电系统的电力负荷柔性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双层协调控制的方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发电系统的电力负荷柔性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功率管理模块的管理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发电系统的电力负荷柔性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共分为3层,即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输入层为八个神经单元,即为电池储能单元的电压、电流、温度、使用时长、充电次数、放电次数、电池编号和信息采集时间,隐含层的激励函数取正负对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照刀韦尚佑陈景文夏景祥刘锟廖土德农有敏黄强新
申请(专利权)人:百色新铝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