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肩峰下撞击的超声图像识别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肩峰下撞击的超声图像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8156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肩峰下撞击的超声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超声系统对受试者进行静态超声检查和动态超声检查,并进行肩峰下撞击判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个能在静止和动作中观察肩峰与肱骨大结节撞击关系超声声像图评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个能量化评估肩峰与肱骨大结节撞击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肩峰与肱骨大结节的撞击提供了可视的方案,有利于不同疾病中肩痛病因的分析和治疗疗效的评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两种评估模式;本系统可以与电生理、压力等其他技术同步,并进行多维度的肩峰下撞击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肩峰下撞击的超声图像识别方法;具体为一种医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撞击情况评估方法,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肩痛的患者的肩峰与肱骨大结节撞击的分析及对撞击治疗的指导。


技术介绍

1、肩周炎是人类的常见病,俗称“五十肩”;其在五十岁左右或以上年纪的人群中占有较大比例。该病的病因并不完全清楚,但是从患者均表现出肩外展时的疼痛来看,其与肩峰与肱骨的撞击不无关系。此外,50%-70%的脑卒中等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患者也会出现肩痛症状。该症状不仅使这些患者出现顽固的疼痛症状,也因疼痛,继发影响其上肢功能的康复。对于这一类患者,肩峰的撞击也时常被观察到。

2、虽然在肩关节外展的时候,肩峰与肱骨头(特别是肱骨头上最突出的大结节)的撞击可以在超声下被观察到,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超声操作流程并不统计,导致超声声像图的判断个体化严重,超声探头放置位置差别大,图像质量差异大,个体前后以及个体间比较很难实现;其次,撞击指标如何选择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家只知道两个骨头如果撞上了,超声下是可以看得到的,但是采集信息的时候用什么体位、要求患者做什么动作、记录哪些数据,并不清楚;第三,采集了撞击相关指标以后,这些指标除了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撞击以外,还能用来做什么,是否可以对治疗有所帮助,也不清楚。

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建立了肩峰与肱骨头撞击的查体、超声检查流程,找到了超声指标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和对临床治疗的指标意义,并设计了超声下肩峰与肱骨大结节撞击的图像自动识别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b>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峰下撞击的超声图像识别方法,采用超声系统对受试者进行静态超声检查和动态超声检查,并进行肩峰下撞击判断;

2、所述超声系统包括超声设备和超声探头;

3、所述静态超声检查时:选择静态测量模式,受试者保持坐位,检查侧手臂自然下垂;检查者给超声探头涂耦合剂,并将超声探头放于位置12处,通过超声探头采集受试者的肩峰下撞击图;超声设备在图像静止2秒后,开始从采集的肩峰下撞击图中自动识别肩峰最易撞击点、大结节顶点位置以及第6连线的长度;所述第6连线为:肩峰最易撞击点与大结节顶点的连线;

4、所述动态超声检查时,依次进行肩关节中立位测量、肩关节内旋位测量、肩关节外旋位测量;且进行肩关节中立位测量、肩关节内旋位测量或肩关节外旋位测量时:选择动态测量模式,受试者保持坐位,检查侧手臂自然下垂;检查者给超声探头涂耦合剂,并将超声探头放于位置12处;通过超声探头采集受试者的肩关节轨迹图;超声设备在起始图像达标并保持2秒后,开始从采集的肩关节轨迹图中自动识别第7厚度、第14角度、第15角度;其中:

5、所述第7厚度为:距离大结节5mm处冈上肌腱厚度;

6、所述第14角度为:肩外展至出现明显疼痛时的角度;

7、所述第15角度为:肩外展至大结节顶点经过肩峰下低回声区边界线时的角度;

8、所述超声设备根据识别情况进行肩峰下撞击判断:

9、1)在动态超声检查中识别出第7厚度增加<静止位的30%的情况下:

10、若还在静态超声检查中识别出第6连线的长度<2.5cm,则判断并显示:无肩峰下撞击,无半脱位;

11、若还在静态超声检查中识别出第6连线的长度⩾22.5cm,则判断并显示:无肩峰下撞击,有半脱位;

12、2)在动态超声检查中识别出第7厚度增加⩾静止位的30%的情况下:

13、若还在动态超声检查中识别出第14角度⩾90度且第9距离⩽0.5cm,则判断并显示:肱骨头动态内移严重不足;

14、若还在动态超声检查中识别出第14角度⩾90度且0.5cm<第9距离<1.5cm,则判断并显示:肱骨头动态内移不足;

15、若还在动态超声检查中识别出第14角度⩾90度且第9距离⩾1.5cm,则判断并显示:肱骨头动态内移正常;

16、若还在动态超声检查中识别出第14角度<90度且第15角度⩾90度,则判断并显示:肱骨头内移严重不足;

17、若还在动态超声检查中识别出第14角度<90度且60度<第15角度<90度,则判断并显示:肱骨头内移不足;

18、若还在动态超声检查中识别出第14角度<90度且第15角度⩽90度,则判断并显示:肱骨头内移正常。

19、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参见实施例。

20、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肩峰下撞击的超声图像识别方法,能进行肩峰下撞击判断;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2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个能在静止和动作中观察肩峰与肱骨大结节撞击关系超声声像图评估方法;

2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个能量化评估肩峰与肱骨大结节撞击的方法;

23、3)本专利技术为肩峰与肱骨大结节的撞击提供了可视的方案,有利于不同疾病中肩痛病因的分析和治疗疗效的评估;

24、4)本专利技术提供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两种评估模式;

25、5)本系统可以与电生理、压力等其他技术同步,并进行多维度的肩峰下撞击研究。

26、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特点:

27、1)本专利技术能自动识别肱骨头上最突出,即最易撞击的大结节,并进行锁定,如果该点离开视线则进行提醒;

28、2)本专利技术能将静止位的肩峰与大结节的相对位置与动态的相关位置分别进行测量,即分别在静止、前屈动态中、外展动态中进行测量,全面评估了两者的位置关系,为治疗和治疗后评估提供了依据;

29、3)本专利技术在动态测量过程中,设置了“肩峰到大结节距离”指标并进行自动测量,用于判断肩关节半脱位的程度;

30、4)本专利技术在动态测量过程中,设置了“大结节达到肩峰下时肩关节外展角度”指标并进行自动测量,对肩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提供了在小角度活动时即可提前判断撞击风险的可能;

31、5)本专利技术在动态测量过程中,设置了“肩关节外展90度时,大结节与肩峰垂线的骨面距离”指标并进行自动测量;正常情况下,大结节应该旋转和移动到肩峰下后,消失于肩峰下部的阴影中,当两者关系出现异常时,则无法移入阴影中,这一指标的异常意味着外展过程中,大结节在关节囊中的内向滑动不足;

32、6)本专利技术在动态测量过程中,设置了“肩关节外展90度时,肱骨与肩峰垂线的交点”指标并进行自动测量;正常情况下,这一点应该在大结节后1.5cm处,如果点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意味着肩峰与大结节的动态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异常的意义同上述第5);与肉眼观察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定位出该点,并在该点逐渐向外移动时进行追踪,并在大结节从肩峰下阴影区移出后,进行两点间距离的自动测量;

33、7)本专利技术在动态测量过程中,设置了“大结节上软组织挤压变形程度、发生位置、肩关节外展角度”三项指标;此时,大结节上方软组织为冈上肌肌腱,前屈、外展过程中,如果大结节上方的软组织在通过肩峰时,如发生被挤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肩峰下撞击的超声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超声系统对受试者进行静态超声检查和动态超声检查,并进行肩峰下撞击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峰下撞击的超声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检查前做如下准备:受试者面向超声屏幕,检查者将超声设备开机,选择肌肉骨骼检查模式,手握高频超声探头站在受试者背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峰下撞击的超声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静态超声检查时:微调超声探头位置方向及超声参数,使肩峰位于图像左侧,大结节位于图像右侧,图像清晰居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峰下撞击的超声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静态超声检查时:如需要删除保存结果,则按超声探头上的删除按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峰下撞击的超声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态超声检查时:微调超声探头位置方向及超声参数,使肩峰2位于图像左侧,大结节位于图像右侧,图像清晰居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峰下撞击的超声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态超声检查时:如需删除保存结果,则按超声探头上的删除按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峰下撞击的超声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超声系统对受试者进行静态超声检查和动态超声检查,并进行肩峰下撞击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峰下撞击的超声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检查前做如下准备:受试者面向超声屏幕,检查者将超声设备开机,选择肌肉骨骼检查模式,手握高频超声探头站在受试者背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峰下撞击的超声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静态超声检查时:微调超声探头位置方向及超声参数,使肩峰位于图像左侧,大结节位于图像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阗芬张乐驰李诗瑶侯莹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立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