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07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视讯摄像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防抖机构;所述防抖机构的顶部传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中心处设有第一电动转盘;所述第一电动转盘的顶部传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视讯摄像头工作时,防护机构打开摄像通道,使得近景镜头和远景镜头可一起进行摄像工作,两者所采集的画面经过处理后结合形成清晰的全景画面,同时两者也可单独工作,通过第一电动转盘和第二电动转盘分别带动近景镜头和远景镜头转动进行摄像,两者所采集的画面可进行分屏,扩大拍摄范围,解决了现有视讯摄像头的摄像范围具有局限性的问题,提高了视讯摄像头的摄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视讯摄像头,特别涉及一种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


技术介绍

1、视讯摄像头是一种特殊的光学设备,用于实现远程视频通信、会议和教育等方面的应用需求。视讯摄像头的特点是可以进行图像采集和成像,来满足会议过程中对画质、清晰度、稳定性等多种要求。

2、经检索,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告号:cn116567406b,公告日:2023-09-22,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自动对焦式视讯摄像头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底板组件,所述底板组件顶部设置有调位组件,所述调位组件上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上固定安装有聚焦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上设置有摄像头本体,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圆盘本体,所述聚焦组件包括微型电动推杆,所述微型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五微型电机,所述第五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上传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壁上安装有聚焦镜片,所述聚焦镜片靠近圆盘本体的一侧壁边缘处安装有喇叭罩结构,所述喇叭罩结构的边缘处安装有密封垫层。该实施例提高了其聚焦识别效果的同时避免了环境反光导致对焦不到位。

3、但该视讯摄像头仍存在以下缺陷:

4、视讯摄像头作为远程会议或者远程教育所常用的摄像头,需要对现场的人员进行实时的图像采集和成像工作,虽然现有的摄像头的对焦技术已经十分完善,但摄像头的摄像范围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当人员距离较远时,摄像头为了摄像画面的清晰需要进行变焦,但变焦后较近人员的摄像画面则会变得不够清晰,导致视讯摄像头的摄像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防抖机构;所述防抖机构的顶部传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中心处设有第一电动转盘;所述第一电动转盘的顶部传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上设有近景镜头;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的顶部设有第二电动转盘;所述第二电动转盘的顶部传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与第一固定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上设有远景镜头;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卡接有防护机构。

2、进一步的,所述防抖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凹槽;所述活动凹槽的顶部设有活动支撑板;所述活动支撑板的外壁与活动凹槽的内壁之间设有防尘罩;所述活动支撑板的底部设有陀螺仪。

3、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凹槽的底部四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一组第一滑槽;相对的两组所述第一滑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每组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一组滑动板;其中垂直的两组所述滑动板上分别设有一组微型电机。

4、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上均传动连接有一组第一丝杆;两组所述第一丝杆的中轴线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每组所述第一丝杆远离相应一组微型电机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相应的一组滑动板上。

5、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凹槽内设有活动支撑块;所述活动支撑块与两组第一丝杆均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支撑块的底部设有滚珠;所述滚珠活动抵触在活动凹槽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活动支撑块的顶部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活动支撑板传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下防护罩和上防护罩;所述下防护罩与上防护罩之间设有玻璃板;所述玻璃板的俯视截面为环形;所述下防护罩和上防护罩相对的一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组收纳槽;每组所述收纳槽内均活动贯穿有一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俯视截面为环形;两组所述密封板活动抵触在一起。

7、进一步的,每组所述收纳槽远离玻璃板的一侧内壁内均呈环形阵列分布设有若干组第二电动推杆;每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与相应的一组密封板传动连接;每组所述密封板的内壁上均设有一组清洁垫;每组所述清洁垫均活动抵触在玻璃板的外壁上。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二滑槽;两组所述第二滑槽内对称设有两组固定板;两组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组截面为扇形的贴合近景镜头外壁的凹槽;两组所述固定板活动抵触在近景镜头的外壁上。

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与两组第二滑槽均连通;所述调节腔内设有两组第二丝杆;两组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调节腔的两侧内壁上;两组所述第二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且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腔远离第二滑槽的一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两组滑块;两组所述滑块分别与一组第二丝杆螺纹连接;两组所述滑块分别与一组固定板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壁上阻尼转动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与其中一组第二丝杆传动连接。

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在视讯摄像头工作时,防护机构打开摄像通道,使得近景镜头和远景镜头可一起进行摄像工作,两者所采集的画面经过处理后结合形成清晰的全景画面,同时两者也可单独工作,通过第一电动转盘和第二电动转盘分别带动近景镜头和远景镜头转动进行摄像,两者所采集的画面可进行分屏,扩大拍摄范围,解决了现有视讯摄像头的摄像范围具有局限性的问题,提高了视讯摄像头的摄像效果。

13、2、通过利用陀螺仪监控活动支撑板的抖动情况,并通过实时控制第一电动推杆带动活动支撑板进行垂直移动,通过实时控制两组微型电机带动两组第一丝杆分别转动,在两组第一丝杆与活动支撑块的螺纹连接关系下,使得活动支撑块能够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活动支撑板进行水平移动,使得防抖机构能够抵消视讯摄像头的抖动,从而使得视讯摄像头在工作时摄像画面始终保持稳定,提高了视讯摄像头的摄像稳定性。

14、3、在视讯摄像头闲置时,两组所述密封板抵触在一起进行防尘工作,当视讯摄像头工作时,可分别控制两组第二电动推杆带动相应的密封板收纳至相应的收纳槽内,使得环形的玻璃板能够为近景镜头和远景镜头提供360°的摄像视野,下防护罩、上防护罩和玻璃板能够为视讯摄像头提供防护,同时密封板在活动过程中还能够带动清洁垫对玻璃板的外壁进行清洁,避免灰尘影响摄像画面的质量,提高了视讯摄像头的防护性能和摄像质量。

15、4、通过拧动旋钮带动两组第二丝杆转动,在两组第二丝杆与两组滑块的螺纹连接关系下,使得两组滑块能够带动两组固定板移动脱离近景镜头的外壁,从而快速的对近景镜头进行拆卸,同理由于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的结构相同,远景镜头也能够进行快速的拆卸,避免了繁琐的拆卸过程,提高了视讯摄像头的维修效率。

16、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防抖机构(2);所述防抖机构(2)的顶部传动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顶部中心处设有第一电动转盘(5);所述第一电动转盘(5)的顶部传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机构(6);所述第一固定机构(6)上设有近景镜头(9);所述第一固定机构(6)的顶部设有第二电动转盘(7);所述第二电动转盘(7)的顶部传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机构(8);所述第二固定机构(8)与第一固定机构(6)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固定机构(8)上设有远景镜头(10);所述安装板(3)的顶部卡接有防护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机构(2)包括固定底座(201);所述固定底座(201)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凹槽(202);所述活动凹槽(202)的顶部设有活动支撑板(203);所述活动支撑板(203)的外壁与活动凹槽(202)的内壁之间设有防尘罩(204);所述活动支撑板(203)的底部设有陀螺仪(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凹槽(202)的底部四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一组第一滑槽(209);相对的两组所述第一滑槽(209)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每组所述第一滑槽(209)内均滑动连接有一组滑动板(210);其中垂直的两组所述滑动板(210)上分别设有一组微型电机(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微型电机(211)的输出端上均传动连接有一组第一丝杆(212);两组所述第一丝杆(212)的中轴线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每组所述第一丝杆(212)远离相应一组微型电机(21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相应的一组滑动板(2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凹槽(202)内设有活动支撑块(206);所述活动支撑块(206)与两组第一丝杆(212)均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支撑块(206)的底部设有滚珠(207);所述滚珠(207)活动抵触在活动凹槽(202)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活动支撑块(206)的顶部设有第一电动推杆(208);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08)的输出端与活动支撑板(203)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4)包括下防护罩(401)和上防护罩(402);所述下防护罩(401)与上防护罩(402)之间设有玻璃板(403);所述玻璃板(403)的俯视截面为环形;所述下防护罩(401)和上防护罩(402)相对的一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组收纳槽(406);每组所述收纳槽(406)内均活动贯穿有一组密封板(404);所述密封板(404)的俯视截面为环形;两组所述密封板(404)活动抵触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收纳槽(406)远离玻璃板(403)的一侧内壁内均呈环形阵列分布设有若干组第二电动推杆(407);每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07)的输出端均与相应的一组密封板(404)传动连接;每组所述密封板(404)的内壁上均设有一组清洁垫(405);每组所述清洁垫(405)均活动抵触在玻璃板(403)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6)包括壳体(601);所述壳体(601)的一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二滑槽(602);两组所述第二滑槽(602)内对称设有两组固定板(603);两组所述固定板(603)相对的一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组截面为扇形的贴合近景镜头(9)外壁的凹槽;两组所述固定板(603)活动抵触在近景镜头(9)的外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01)内设有调节腔(605);所述调节腔(605)与两组第二滑槽(602)均连通;所述调节腔(605)内设有两组第二丝杆(606);两组所述第二丝杆(606)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调节腔(605)的两侧内壁上;两组所述第二丝杆(606)的螺纹方向相反,且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腔(605)远离第二滑槽(602)的一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两组滑块(607);两组所述滑块(607)分别与一组第二丝杆(606)螺纹连接;两组所述滑块(607)分别与一组固定板(603)传动连接;所述壳体(601)的一侧壁上阻尼转动连接有旋钮(604);所述旋钮(604)与其中一组第二丝杆(6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防抖机构(2);所述防抖机构(2)的顶部传动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顶部中心处设有第一电动转盘(5);所述第一电动转盘(5)的顶部传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机构(6);所述第一固定机构(6)上设有近景镜头(9);所述第一固定机构(6)的顶部设有第二电动转盘(7);所述第二电动转盘(7)的顶部传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机构(8);所述第二固定机构(8)与第一固定机构(6)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固定机构(8)上设有远景镜头(10);所述安装板(3)的顶部卡接有防护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机构(2)包括固定底座(201);所述固定底座(201)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凹槽(202);所述活动凹槽(202)的顶部设有活动支撑板(203);所述活动支撑板(203)的外壁与活动凹槽(202)的内壁之间设有防尘罩(204);所述活动支撑板(203)的底部设有陀螺仪(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凹槽(202)的底部四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一组第一滑槽(209);相对的两组所述第一滑槽(209)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每组所述第一滑槽(209)内均滑动连接有一组滑动板(210);其中垂直的两组所述滑动板(210)上分别设有一组微型电机(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微型电机(211)的输出端上均传动连接有一组第一丝杆(212);两组所述第一丝杆(212)的中轴线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每组所述第一丝杆(212)远离相应一组微型电机(21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相应的一组滑动板(2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近双镜头防抖式视讯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凹槽(202)内设有活动支撑块(206);所述活动支撑块(206)与两组第一丝杆(212)均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支撑块(206)的底部设有滚珠(207);所述滚珠(207)活动抵触在活动凹槽(202)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活动支撑块(206)的顶部设有第一电动推杆(208);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08)的输出端与活动支撑板(203)传动连接。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隆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盛泰智能数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