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桩机,特别涉及一种可内外植桩的植桩一体机。
技术介绍
1、打桩机体型大,长和宽均长达到十米以上,机身重达两百吨以上,立柱高达四五十米,因此,打桩机的整体重心平衡是设备设计要考虑的一大重点。为了整体重心平衡,现有的打桩机一般都是内植桩居多,即在底盘中部开设操作口来对底面进行钻孔和植桩,将部件集中设置在底盘中部,有利于在打桩机工作过程中维持整体的平衡稳定性,同时也能更好的保护部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碰撞损坏部件。每个工程都会有几根靠马路或是靠墙角的边桩,虽然内植桩桩机的优势更多,但是利用内植桩桩机是无法打边桩的。每个工程的边桩数量是很少的,甚至没有,特意去配置一台打边桩的桩机,不仅费用高,且需要多运输一台设备,大大的增加施工成本。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同时满足内桩和边桩施工操作的一种可内外植桩的植桩一体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内外植桩的植桩一体机,包括底盘、可转动设于底盘左端上的立柱、设置于立柱顶端的滑轮组、开设于底盘中部的操作口、可滑移设置于所述操作口上的静压植桩机、可转动设置于底盘右端上的起吊机,所述立柱上至少设置有分别可上下滑移的第一动力头、第二动力头,所述第一动力头下端可拆装设置有第一钻杆,所述第二动力头下端可拆装设置有第二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底面位于所述立柱下沿左右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段滑移通道,所述滑移通道内可左右滑移设置有滑移管,所述滑移管左端部和右端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卡入第一钻杆上端、托住法兰接头、限制第一钻杆下落和倾斜的拆装连接头,所述滑移管与所述底盘之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内外植桩的植桩一体机,包括底盘、可转动设于底盘左端上的立柱、设置于立柱顶端的滑轮组、开设于底盘中部的操作口、可滑移设置于所述操作口上的静压植桩机、可转动设置于底盘右端上的起吊机,所述立柱上至少设置有分别可上下滑移的第一动力头、第二动力头,所述第一动力头下端可拆装设置有第一钻杆,所述第二动力头下端可拆装设置有第二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底面位于所述立柱下沿左右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段滑移通道,所述滑移通道内可左右滑移设置有滑移管,所述滑移管左端部和右端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卡入第一钻杆上端、托住法兰接头、限制第一钻杆下落和倾斜的拆装连接头,所述滑移管与所述底盘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移管左右滑移伸出底盘托接第一钻杆或隐藏在底盘下的连接驱动机构,所述底盘左侧面上可翻转设置有在边桩钻孔时自动翻转远离钻杆、在边桩植桩时翻转连接至钻孔上方用于抱紧边桩管件以便于管件间焊接以及防止植桩过程中管件歪斜的边桩管件抱紧机构,所述底盘底面位于操作口处设置有用于外排第一钻杆与第二钻杆钻出的泥水的排泥机构,所述底盘下方设置有用于自动调整底盘位置的行走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内外植桩的植桩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驱动机构包括直线伸缩的第一伸缩驱动件、用于安装第一伸缩驱动件的安装座、沿左右方向开设于所述滑移管上表面的供安装座滑移伸入的滑移开口,所述安装座上端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安装座下端部伸入所述滑移开口内,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滑移管内部,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下端部,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的伸缩杆设置于所述滑移管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内外植桩的植桩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桩管件抱紧机构包括夹桩箱、两块对称设置的夹持块,所述夹桩箱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开设有供外部管件穿过的开口,两块所述夹持块位于夹桩箱一对称侧面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桩箱内壁上,所述夹桩箱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驱动所述夹持块夹持管件或释放管件的夹持驱动件,所述夹桩箱与所述底盘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夹桩箱与底盘连接安装以及可自动驱动夹桩箱转动远离钻孔上方或驱动夹桩箱转动复位到钻孔上方的转动安装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内外植桩的植桩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安装装置包括铰接轴、位于同一中轴线上可上下滑移的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所述夹桩箱右侧面的前后端上分别沿纵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凸耳,所述底盘左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凸耳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凸耳,所述铰接轴的上下端分别穿设于前侧或后侧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凸耳与第二安装凸耳上,所述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分别可上下滑移穿设于另一侧的上端和下端的第一安装凸耳与第二安装凸耳之间,所述上连接轴与下连接轴之间设置有用于同步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祥,李正西,黄佳深,傅文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厦兴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