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对轴承进行防雨的电机。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大部分电子设备都需要进行散热,有的设备发热量小可以进行被动散热,有的设备发热量大需要安装风扇进行主动散热。而有一些设备需要安装在户外进行运转,因此对其散热风扇就需要进行一定的防水防雨处理。
2、现有的风扇装置通常包括一个扇框、一个定子和一个转子,定子和转子装在扇框内,定子有线圈、硅钢片组和支架,并且连接一个电路板以令定子与所述转子产生激磁,从而使转子转动。
3、而现有的防水方案主要是使用以下两种方式来处理,第一种是利用一种较薄的防护层来保护定子,隔离水和灰尘,比如真空覆膜、浸清漆工艺等;第二种是利用一种较厚的固化胶包裹定子,将定子与水和灰尘隔离,比如灌封胶工艺、低温注塑成型工艺等。
4、如公开(公告)号为cn216742112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防水防尘的散热风扇,包括框体、定子磁圈、叶轮和转子磁圈,所述框体设有安装部,所述定子磁圈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部内,所述安装部呈圆筒状,且所述安装部的开口处设有灌封胶,所述叶轮套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轴承进行防雨的电机,包括框架组件(10),以及安装在框架组件(10)上的定子部(40)和转子部(50),所述转子部(50)绕定子部(40)转动;所述框架组件(10)设置有外框(11)、内框(12)、转接环(20)和立筒(30),所述立筒(30)的一端与转接环(20)的内圈侧(2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筒盖(31);所述内框(12)的一端与转接环(20)的外圈侧(2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形成有开口(13);所述筒盖(31)设置有支撑环(32),所述支撑环(32)上设置有支撑管(33),所述定子部(40)穿过内框(12)的开口(13)设置在立筒(30)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轴承进行防雨的电机,包括框架组件(10),以及安装在框架组件(10)上的定子部(40)和转子部(50),所述转子部(50)绕定子部(40)转动;所述框架组件(10)设置有外框(11)、内框(12)、转接环(20)和立筒(30),所述立筒(30)的一端与转接环(20)的内圈侧(2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筒盖(31);所述内框(12)的一端与转接环(20)的外圈侧(2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形成有开口(13);所述筒盖(31)设置有支撑环(32),所述支撑环(32)上设置有支撑管(33),所述定子部(40)穿过内框(12)的开口(13)设置在立筒(30)内部,并套设在支撑管(33)上;所述转子部(50)设置有转动轴芯(51),所述转动轴芯(51)插接在支撑管(33)内并与支撑管(33)形成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部(50)与转接环(20)之间设置有第一挡水结构(60),所述第一挡水结构(60)在转接环(20)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一环状凸起(61)和第二环状凸起(63),所述第一挡水结构(60)在转子部(50)接近转接环(20)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环状凸起(65),所述第三环状凸起(65)插入到第一环状凸起(61)与第二环状凸起(63)形成的第一凹槽(64)内,并向转接环(20)方向延伸一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轴承进行防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部(50)还设置有彼此固定连接的永磁体(55)、马达壳(56)、扇叶筒(57)和叶片(58),所述永磁体(55)与马达壳(56)插接在扇叶筒(57)的内部,并与扇叶筒(57)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挡水结构(60)在所述马达壳(56)接近转接环(20)的一端还设置有第四环状凸起(66),所述第四环状凸起(66)与第三环状凸起(65)形成有第二凹槽(67),所述第二环状凸起(63)插入到第二凹槽(67)内,并向转子部(50)方向延伸一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轴承进行防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凸起(61)、第三环状凸起(65)、第二环状凸起(63)与第四环状凸起(66)彼此间隔一定空间并相互交错设置,形成第一挡水结构(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轴承进行防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筒(30)的筒盖(31)与转子部(50)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水结构(70),所述第二挡水结构(70)在筒盖(31)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五环状凸起(71)和第六环状凸起(72),所述第五环状凸起(71)与第六环状凸起(72)同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三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伟谊散热风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