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7835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制热补热系统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获取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理想工况数据、实际工况数据,基于理想工况数据、实际工况数据和各个评价指标,计算各个评价指标分别对于每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独立评分值;依据独立评分值构建独立评分矩阵;基于独立评分矩阵,计算每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综合评价分值;确定综合评价分值最优的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为最优电制热补热系统。本方案基于不同评价指标对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在各维度进行评价,评价更加全面,评价结果更加精确,能够确定最优的电制热补热系统,指导和优化电力热力系统规划设计及运行调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制热补热系统评价,具体涉及一种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半径不断扩大,建筑采暖需求也持续增加,原有的供热方式已不能满足集中供暖的需求。电制热补热系统作为城镇集中供暖的重要补充热源,具有结构简单、响应时间较短、零污染、灵活性强的优势。电制热补热系统也是实现城镇供暖“煤改电”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冬季供暖负荷峰段与电力负荷谷段具有较强的互补关系,有助于削弱电网峰谷差,因此市政供暖电制热补热是未来集中供暖发展的重要方向。

2、专利cn113435686a中提供了一种蓄热式电采暖系统的评价方法及装置,获取目标蓄热式电采暖系统的多维一级指标及其各自对应的二级指标,根据两两比较法、所述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构建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和各二级指标分别对应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应用预设的专家打分总汇表和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得到各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以根据各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完成蓄热式电采暖系统的评价。专利cn109242340b提出了一种蓄热电锅炉消纳系统监测数据评价系统及其评价方法,此方法在指标集过大时依然能获得准确的秩相关度,并对蓄热电锅炉实时运行产生的数据进行划分,得到不同指标下的影响因素,并为指标做出综合评价,为各个指标调整做数据支撑。上述两种方法均对电制热补热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但是只能找到电采暖系统的影响因素,评价精度较差,不够全面。

3、论文《基于混合层次分析法的加热炉余热利用综合评价》中应用混合灰色关联层次分析法(简称混合层次分析法)对某轧钢厂加热炉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的冷热联产、冷热电联产等4种余热利用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用层次分析理论计算投资回收期、总能量利用率、减少co2排放量、维护方便性等4个指标的权重,用混合分析法确定评价矩阵通过加权求和完成综合评判。论文《delphi和ahp集成的火电建设工程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提出了一种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火电建设工程综合评价模型和方法没从而将影响火电建设工程的诸多因素表达出来,但是目前的局限性在于评价内容只进行评价分析而未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集成,也和工程验收阶段有一定的距离。论文《comprehensiveevaluation of carrying capacity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large-scaleelectric heating equipment》中提出了一种配电网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通过各评价指标的计算,分析不同电加热方式对配电网承载力的影响,验证了所提评价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采用电热泵配合蓄热系统供热,可以在满足用户热负荷需求和配电网稳定的前提下,降低电压峰值偏差,减少电网损耗,进一步保证配电网的安全运行。但上述论文中,针对多种电加热方式并没有给出优缺点的具体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导致综合评价指标不够全面,难以指导电制热补热系统的规划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综合评价指标不够全面,精度较差,难以指导电制热补热系统的规划运行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确定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其中,至少包括两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

5、获取所述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仿真电制热补热模型,获取所述仿真电制热补热模型的理想工况数据;其中,每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构建一个对应的仿真电制热补热模型;

6、获取各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实际工况数据;

7、确定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各个评价指标;

8、基于所述理想工况数据、实际工况数据和各个评价指标,计算各个评价指标分别对于每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独立评分值;

9、依据所述独立评分值构建独立评分矩阵;其中,独立评分矩阵的行表示各个评价指标,独立评分矩阵的列表示各个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

10、基于所述独立评分矩阵,计算每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综合评价分值;

11、确定综合评价分值最优的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为最优电制热补热系统。

12、进一步的,确定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步骤中,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包括:电锅炉+相变蓄热体系统、固体电蓄热一体式锅炉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相变蓄热体系统。

13、进一步的,确定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步骤中,评价指标包括: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误差标准差sde、相关系数r和理想工况下的精度fem。

14、进一步的,基于所述理想工况数据、实际工况数据和各个评价指标,计算各个评价指标分别对于每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独立评分值,包括:

15、确定当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所对应的理想工况数据和实际工况数据;

16、根据所述理想工况数据和实际工况数据,分别计算当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仿真电制热补热模型与实际运行系统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误差标准差sde、相关系数r和理想工况下的精度fem,作为当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各个独立评分值;

17、对全部的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分别计算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误差标准差sde、相关系数r和理想工况下的精度fem,得到所有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各个独立评分值。

18、进一步的,依据所述独立评分值构建独立评分矩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19、对所述独立评分矩阵中的独立评分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20、进一步的,基于所述独立评分矩阵,计算每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综合评价分值,包括:

21、确定独立评分矩阵中每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各个独立评分值;

22、对于当前的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用dempster合成法则将当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各个独立评分值进行融合,得到当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综合评价分值;

23、对全部的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分别进行独立评分值融合,得到每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各综合评价分值。

24、进一步的,确定综合评价分值最优的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为最优电制热补热系统,包括:

25、将所述综合评价分值进行降序排序,确定综合评价分值最大的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

26、将综合评价分值最大的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作为最优电制热补热系统。

2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装置,包括:

28、第一数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其中,至少包括两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

29、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仿真电制热补热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步骤中,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包括:电锅炉+相变蓄热体系统、固体电蓄热一体式锅炉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相变蓄热体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步骤中,评价指标包括: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误差标准差SDE、相关系数r和理想工况下的精度FE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理想工况数据、实际工况数据和各个评价指标,计算各个评价指标分别对于每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独立评分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独立评分值构建独立评分矩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独立评分矩阵,计算每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综合评价分值,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综合评价分值最优的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为最优电制热补热系统,包括:

8.一种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个指令,所述至少一个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步骤中,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包括:电锅炉+相变蓄热体系统、固体电蓄热一体式锅炉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相变蓄热体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步骤中,评价指标包括: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误差标准差sde、相关系数r和理想工况下的精度fe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理想工况数据、实际工况数据和各个评价指标,计算各个评价指标分别对于每种目标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独立评分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制热补热系统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世鹏张庆张琳刘紫凝白保华徐臣谯坤丁伟燕灏卜帅羽齐丽勇黄伟刚王建伟李秭乐蒋剑峰张丽张鲲肖宝辉王风雷贾世坤李东敬张乐斌茹鹏达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