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暗码防伪溯源技术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774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伪溯源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光学暗码防伪溯源技术识别方法,采用隐形油墨印刷防伪暗码,隐形油墨肉眼不可见,紫外光和红外光照射后肉眼也不可见,且由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线照射激发;通过暗码识别仪识别防伪暗码,暗码识别仪包括光源、光学滤光片、摄像头和显示屏,光源发出光线照射防伪暗码,防伪暗码被激发并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光学滤光片,光学滤光片只允许与隐形油墨相匹配的特定波长范围的光通过或吸收,摄像头捕捉特定波长范围的光,并通过摄像头模组将信号传输至显示屏,显示屏成像并显示防伪暗码内容。本方法采用肉眼不可见的隐形油墨印刷防伪暗码,防伪暗码需使用专属的暗码识别仪识别显示,防伪级别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溯源,特别指一种光学暗码防伪溯源技术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荧光防伪油墨在可见光区有吸收,导致其在日光下就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颜色,降低了其隐形防伪效果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学波长技术暗码防伪溯源隐形油墨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公开号为cn113185868b,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溶剂70-80份、着色剂20-50份、粘着剂5-10份、消泡剂20-50份、导电剂5-10份。该专利技术的隐形油墨在普通光照条件下没有吸收光区,处于隐形状态,在专属波段红外光照射并配专属波段滤光镜头激发下才会发出亮光,不会因日光、普通紫外光、普通红外光等照射影响防伪的安全性,不仅容易辨识,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印刷时需要的油墨墨层厚度,降低高厚度墨层其油墨印迹易被观察到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防伪安全性,使用此油墨印刷的防伪暗码信息安全得到保障,从而实现理想的防伪溯源功能。但是使用上述的隐形油墨印刷防伪暗码后,防伪暗码肉眼不能识别,直接使用紫外光或红外光照射后等也不能显示出来,需要专属的仪器设备去识别出来,而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这样的仪器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暗码防伪溯源技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隐形油墨和暗码识别仪,采用所述隐形油墨印刷防伪暗码,所述隐形油墨肉眼直接看不可见,紫外线光和红外线光照射后肉眼也不可见,且只能由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线照射激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暗码防伪溯源技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为红外光线,其波长范围为650-2500nm中的任一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暗码防伪溯源技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波长范围为650-2500nm中的任一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暗码防伪溯源技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激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暗码防伪溯源技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隐形油墨和暗码识别仪,采用所述隐形油墨印刷防伪暗码,所述隐形油墨肉眼直接看不可见,紫外线光和红外线光照射后肉眼也不可见,且只能由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线照射激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暗码防伪溯源技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为红外光线,其波长范围为650-2500nm中的任一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暗码防伪溯源技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波长范围为650-2500nm中的任一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暗码防伪溯源技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激光光源或led光源中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丰腾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