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风管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风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763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管机,风管机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换热器;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风机部件,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接装配后形成完整的风管机结构;第一导向限位件,第一导向限位件固定在第一壳体上;第二导向限位件,第二导向限位件固定在第二壳体上;第一导向限位件和第二导向限位件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对接过程中进行导向;第一导向限位件和第二导向限位件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装配后形成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管机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风管机安装难度高,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管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管机。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风管机,如图1所示,风管机主体101主要由上下盖板、左右侧板、风叶、蜗壳、电机和换热器(蒸发器部件)、接水盘部件等组合而成,诸个部件共同组合成一个整机,风管机在运行时,将室内空气由进风口吸入,经过换热器,在换热器进行换热后,由风机部件吹出,从而实现一次完整的制冷过程,此为吸风式风管机运行原理。

2、传统的大风管机组重量很重,两个员工难以安装或者搬动,需要借助机器或者多人搬运。目前很多经济发达地区,人工成本很高,多人搬运和安装,会增加人工成本,而且也很难配齐足够的人手。

3、而且,传统可拆分风管机需要立起来打螺钉对接,立起来之后风管机高度大于安装空间(阁楼等相对较低、较窄的空间)的高度,无法立起来,安装空间不够会使安装起来非常的复杂,甚至无法安装。

4、综上,现有技术中的风管机安装难度高,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风管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管机安装难度高,成本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换热器;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风机部件,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对接装配后形成完整的风管机结构;第一导向限位件,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第二导向限位件,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和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在对接过程中进行导向;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和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在装配后形成限位。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和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为具有滑槽的卡勾,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与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对称设置且能够相互滑动对接。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的卡勾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的卡勾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和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对接的同时相互限位。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上;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与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对接位置处。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设置有对应的第一组螺钉孔,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对接时,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第一组螺钉孔对齐。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连接有v型固定板,所述v型固定板上具有第二组螺钉孔;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具有与固定斜板;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对接时,所述v型固定板搭接在所述固定斜板上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具有与固定斜板;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连接有v型固定板,所述v型固定板上具有第二组螺钉孔;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对接时,所述v型固定板搭接在所述固定斜板上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为所述第一底板的边沿延伸出的卡勾结构,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为所述第二底板的边沿延伸出的卡勾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底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与所述第二底板一体成型。

11、首先,将风管机分为可拆卸的风管机,可将整体风管机拆分作为换热器段的第一壳体和作为风机段的第二壳体,即将一个大的整体拆分为两个小的个体,以此实现重量减轻。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以由一个人单独搬动,也无需面积较大的检修口,所以十分节省人力成本,降低了风管机的成本。同时,为了解决安装空间的空间不够,只能平躺对接,无法打到底部螺钉的问题。

12、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可拆分风管机的第一壳体跟第二壳体对接时,第一导向限位件和第二导向限位件可以形成导向。不仅如此,第一导向限位件和第二导向限位件在装配后还能限位,起到了固定限定作用,这样不用立起来或者翻转就可以进行定位以及打螺钉固定。这样大大降低了安装难度,解决了安装空间不够,但对接仍需要立起来或者翻转而导致安装困难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30)和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40)为具有滑槽的卡勾,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30)与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40)对称设置且能够相互滑动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30)为所述第一底板(11)的边沿延伸出的卡勾结构,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40)为所述第二底板(21)的边沿延伸出的卡勾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30)与所述第一底板(11)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40)与所述第二底板(21)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30)和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40)为具有滑槽的卡勾,所述第一导向限位件(30)与所述第二导向限位件(40)对称设置且能够相互滑动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森群周剑波阮宜陈常春魏书生陈孝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