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7291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27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套件,包括一对耳机以及内部设有容纳槽以对应收纳所述耳机的盒体,每个耳机包括耳机主体以及自耳机主体侧边凸出设置的第一连接件,盒体自其上的一端向内部凹陷形成有与耳机外轮廓相匹配的容纳槽,容纳槽的内壁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至少设有一个第二连接件,所述耳机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应连接而收纳并相对固定至所述容纳槽内而且所述耳机主体外表面上用于显示充电状态的充电状态显示模块对应自所述容纳槽的槽口露出。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耳机主体上设置有能与容纳槽内壁上的第二连接件配合的第一连接件,能够充分牢固地将耳机固定在盒体内,且无顶盖设计,使得耳机的取放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无线耳机,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套件


技术介绍

1、随着数码产品的更新迭代,无线耳机也向着体积小,续航久的方向发展。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案是:为耳机配备耳机盒,一方面用于收纳体型较小的耳机,另一方面用于为收纳于充电盒内的耳机进行充电。利用耳机盒作为备用电池及时为耳机进行充电,来弥补小体积耳机自身电池容量小的缺陷。

2、现有的一种耳机套件包括耳机,内部设有容纳槽以对应收纳所述耳机的盒体以及对应罩盖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上方的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容纳槽一侧槽壁活动连接而得以相对所述槽口进行开合操作。

3、然而,专利技术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顶盖的开合操作会给耳机的取放带来不便,且因为所述顶盖的可活动性,在大多数耳机套件意外坠的情况下,所述顶盖会因撞击而打开,耳机也相应四散摔开,对耳机的保护性能差。另外,在充电过程中,所述顶盖会相应盖合,使用者无法观察到耳机在盒体内的充电状态,不利于及时察觉耳机充电异常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耳机套件,耳机与盒体的固定性好且耳机的取放更加方便。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耳机套件,包括一对耳机以及内部设有容纳槽以对应收纳所述耳机的盒体,每个所述耳机包括耳机主体以及自所述耳机主体侧边凸出设置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盒体自其上的一端向内部凹陷形成有与所述耳机外轮廓相匹配的所述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至少设有一个第二连接件,所述耳机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应连接而收纳并相对固定至所述容纳槽内而且所述耳机主体外表面上用于显示充电状态的充电状态显示模块对应自所述容纳槽的槽口露出。

3、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的槽口包括设于所述盒体的一端的垂直于耳机拔插方向的开口以及衔接于所述开口向平行于所述拔插方向的侧壁延伸的u型缺口,所述耳机自所述开口插入至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耳机主体自所述u型缺口露出。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自所述耳机主体顶部一侧凸出并环绕于所述耳机主体外侧的c型挂耳条,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于所述容纳槽底壁的卡接件。

5、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件是中部设有与所述c型挂耳条的周向轮廓相匹配的凹槽的卡扣,或者是自所述容纳槽一侧槽壁凸出的抵接块,又或者是自所述容纳槽相对两侧槽壁分别凸出一个抵接块的抵接块组件。

6、进一步地,所述抵接块组件设为一组或多组,每对所述抵接块组件为正对设置或错位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耳机主体一侧开设有枢接孔,所述c型挂耳条的一端插入至所述枢接孔内而与所述耳机主体枢接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正对所述u型缺口的侧壁上设有限定耳机放置位置的限位凸条。

9、进一步地,所述u型缺口远离所述开口的底壁对应设有供电端口,所述耳机主体的底部对应设有接入至所述供电端口实现电连通的接头。

10、进一步地,所述耳机主体包括用于组装相应电子元件的底壳以及对应罩盖在底壳上方的触摸控制面板,所述触摸控制面板上还嵌设有所述充电状态显示模块。

11、进一步地,所述底壳的底壁上还设有若干个第一磁吸件,所述盒体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一磁吸件设有第二磁吸件。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耳机包括耳机主体以及自所述耳机主体侧边凸出设置的第一连接件,通过在盒体的容纳槽内壁设置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对接固定的第二连接件,能够充分牢固地将耳机固定在盒体内,相比于传统的套嵌固定或磁吸固定,连接稳固性好,在高空坠落的情况下也能避免耳机掉落砸损;另外,无顶盖设计,使得耳机的取放更加方便的同时,还能够在耳机对应容纳至盒体内时通过观察外露的充电状态显示模块,方便快捷地获取耳机充电状态信息,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套件,包括一对耳机以及内部设有容纳槽以对应收纳所述耳机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耳机包括耳机主体以及自所述耳机主体侧边凸出设置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盒体自其上的一端向内部凹陷形成有与所述耳机外轮廓相匹配的所述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至少设有一个第二连接件,所述耳机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应连接而收纳并相对固定至所述容纳槽内而且所述耳机主体外表面上用于显示充电状态的充电状态显示模块对应自所述容纳槽的槽口露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包括设于所述盒体的一端的垂直于耳机拔插方向的开口以及衔接于所述开口向平行于所述拔插方向的侧壁延伸的U型缺口,所述耳机自所述开口插入至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耳机主体自所述U型缺口露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自所述耳机主体顶部一侧凸出并环绕于所述耳机主体外侧的C型挂耳条,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于所述容纳槽底壁的卡接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是中部设有与所述C型挂耳条的周向轮廓相匹配的凹槽的卡扣,或者是自所述容纳槽一侧槽壁凸出的抵接块,又或者是自所述容纳槽相对两侧槽壁分别凸出一个抵接块的抵接块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组件设为一组或多组,每组所述抵接块组件中的抵接块为正对设置或错位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一侧开设有枢接孔,所述C型挂耳条的一端插入至所述枢接孔内而与所述耳机主体枢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正对所述U型缺口的侧壁上设有限定耳机放置位置的限位凸条。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缺口远离所述开口的底壁对应设有供电端口,所述耳机主体的底部对应设有接入至所述供电端口实现电连通的接头。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包括用于组装相应电子元件的底壳以及对应罩盖在底壳上方的触摸控制面板,所述触摸控制面板上还嵌设有所述充电状态显示模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底壁上还设有若干个第一磁吸件,所述盒体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一磁吸件设有第二磁吸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套件,包括一对耳机以及内部设有容纳槽以对应收纳所述耳机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耳机包括耳机主体以及自所述耳机主体侧边凸出设置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盒体自其上的一端向内部凹陷形成有与所述耳机外轮廓相匹配的所述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至少设有一个第二连接件,所述耳机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应连接而收纳并相对固定至所述容纳槽内而且所述耳机主体外表面上用于显示充电状态的充电状态显示模块对应自所述容纳槽的槽口露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包括设于所述盒体的一端的垂直于耳机拔插方向的开口以及衔接于所述开口向平行于所述拔插方向的侧壁延伸的u型缺口,所述耳机自所述开口插入至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耳机主体自所述u型缺口露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自所述耳机主体顶部一侧凸出并环绕于所述耳机主体外侧的c型挂耳条,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于所述容纳槽底壁的卡接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是中部设有与所述c型挂耳条的周向轮廓相匹配的凹槽的卡扣,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恺燕周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周边良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