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710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11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电路板,其一侧焊接有复数第一导电端子其周缘设有复数贯孔;一金属外壳,其压接组装于该电路板外部且顶面内部镂空设有供该复数第一导电端子与该复数贯孔外露的一收纳空间;一绝缘本体,其底侧凸设有卡合定位于该金属外壳的该收纳空间的一岛状部,该岛状部中具有供每一该第一导电端子向上穿设的一第一端子槽且该第一端子槽外缘固设有一屏蔽壳体,相邻于该屏蔽壳体一侧设有供复数第二导电端子穿设的复数第二端子槽,而该岛状部向上凸设有内部呈中空状的一对接体,而该复数第二导电端子底侧的插接部与该屏蔽壳体底侧的复数定位接脚为向下压接于该电路板的该复数贯孔中形成固定及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尤其是指一种电连接器中集成有传输以太网络信号的复数第一导电端子及传输毫米波雷达电子信号的复数第二导电端子,并于绝缘本体与电路板之间设有散热性良好的金属壳体,以确保以太网络于高频传输时不会因导电端子及空气积热影响效能。再者,电路板、金属壳体、绝缘本体、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及屏蔽壳体皆为通过压接进行组装,即可达到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及确保以太网络高频性能无虞的电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近来毫米波技术及4d毫米波雷达科技具有飞跃式进步,对于电连接器高频及大量传输数据的需求越来越高,故现有纯粹通过毫米波雷达的信号传输界面已逐渐不敷使用,故有的厂商选择于毫米波雷达的电路中整合以太网络的电连接器来强化信号传输界面,但如何以高效率、低成本及确保以太网络高频性能无虞,即成为从事此行业者所亟欲努力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结构。

2、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电路板,其一侧焊接有复数第一导电端子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的四个板角分别设有至少一扣孔,复数该扣孔为供该金属外壳于四个角落向下凸设的卡扣做一卡合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第一导电端子相对于该接触部的另一端形成有向外侧弯折的焊接部,而该复数第一导电端子为两根且为以太网络的信号端子,于该复数第一导电端子外部还包覆有做一限位固定的一固定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外壳于对应该收纳空间外缘处还凹设有呈环状的一定位槽及该定位槽相对两个外侧各设有一定位孔,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的四个板角分别设有至少一扣孔,复数该扣孔为供该金属外壳于四个角落向下凸设的卡扣做一卡合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第一导电端子相对于该接触部的另一端形成有向外侧弯折的焊接部,而该复数第一导电端子为两根且为以太网络的信号端子,于该复数第一导电端子外部还包覆有做一限位固定的一固定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外壳于对应该收纳空间外缘处还凹设有呈环状的一定位槽及该定位槽相对两个外侧各设有一定位孔,而该定位槽是供该绝缘本体的该岛状部周缘凸设环状的限位框做一卡合定位,于该限位框相对两个外侧各设有供插接于两个该定位孔中的两个定位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丰陈其昌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