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697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59
本申请涉及一种堆叠系统,包括第一堆叠件和第二堆叠件,第一堆叠件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第二堆叠件设置有与第一配合结构相适配的第二配合结构,第一堆叠件和第二堆叠件的一处通过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配合限制,从而使第一堆叠件与第二堆叠件上下堆叠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堆叠系统能够有效连接第一堆叠件和第二堆叠件,使第一堆叠件和第二堆叠件之间能够稳定的上下堆叠设置,既能够充分利用储放空间,又能够保证运输稳定性和堆叠后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堆叠,特别是涉及一种堆叠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经常需要通过堆叠来保证物品运输过程便捷或者储放时能够更充分的利用空间;但常规堆叠方式,物品之间易发生位移导致相互脱离或者错位,难以保持运输稳定,在储放时也易倒塌,安全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堆叠系统。

2、一种堆叠系统,包括第一堆叠件和第二堆叠件,所述第一堆叠件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第二堆叠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相适配的第二配合结构,所述第一堆叠件和所述第二堆叠件的一处通过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配合限制,从而使所述第一堆叠件与所述第二堆叠件上下堆叠设置。

3、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相互配合,至少能够限制所述第一堆叠件及所述第二堆叠件沿z方向的移动。

4、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堆叠件上还设置有第三配合结构,第二堆叠件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配合结构相适配的第四配合结构,所述第一堆叠件和所述第二堆叠件的另一处通过所述第三配合结构和所述第四配合结构配合限制,在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相互配合、所述第三配合结构和所述第四配合结构相互配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堆叠件和所述第二堆叠件沿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的移动均被限制。

5、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堆叠件顶部x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三配合结构,且所述第三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的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堆叠件底部x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和所述第四配合结构,且所述第四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的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及/或,

6、所述第一堆叠件顶部y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三配合结构,且所述第三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的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堆叠件底部y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和所述第四配合结构,且所述第四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的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

7、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堆叠系统还包括第五配合结构和第六配合结构,所述第五配合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堆叠件顶部,所述第六配合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堆叠件的底部,在所述第二堆叠件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件上时,所述第五配合结构和所述第六配合结构能够相互配合限制所述第二堆叠件沿所述x方向和所述y方向移动。

8、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堆叠系统具有锁定状态,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堆叠件与所述第二堆叠件能够通过位于在上一者的压力沿x、y、z三个方向锁定。

9、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一活动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弹性作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所述第二堆叠件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件时,所述第一活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二堆叠件的压力作用下在所述第一堆叠件上运动;所述第二堆叠件堆叠到位时,所述第一活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使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相互卡接,从而通过所述第二堆叠件的压力实现所述锁定状态。

10、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堆叠件。

11、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包括基座及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一卡部,所述基座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堆叠件,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堆叠件的第二卡部,所述第二卡部开设有插槽;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卡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插入所述插槽内。

12、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部具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用于在所述第一卡部插入所述插槽时导向;及/或,所述第二卡部具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用于在所述第一卡部插入所述插槽时导向。

13、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卡部,两个所述第一卡部间隔布设。

14、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还包括辅助部,所述辅助部设置于所述基座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卡部之间,所述辅助部用于提供施力位置以滑动所述第一活动件。

15、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所述第一卡部、所述辅助部中的两者或者三者一体成型。

16、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堆叠件。

17、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包括转动座及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的第一卡部,所述转动座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堆叠件,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堆叠件的第二卡部,所述第二卡部开设有插槽;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卡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插入所述插槽内。

18、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堆叠件顶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活动件,所述活动槽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堆叠件的侧壁,所述第二槽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堆叠件的顶壁,所述第一活动件能够向所述第一槽口的方向运动。

19、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槽相对的两个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活动件相对应的两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及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配合能够限制所述第一活动件的移动距离或者转动范围。

20、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堆叠件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件后,所述第一活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堆叠件上运动且不凸出于所述第一堆叠件的侧壁。

21、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堆叠系统还包括解锁状态,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二堆叠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堆叠件相分离;所述堆叠系统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处于定位位置时,所述堆叠系统形成所述解锁状态。

22、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堆叠系统具有锁定状态,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堆叠件与所述第二堆叠件能够沿x、y、z三个方向锁定;

23、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上,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配合结构能够带动所述定位组件移动至所述定位位置,以使所述堆叠系统能够从所述锁定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

24、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一活动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弹性作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所述第二堆叠件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件时,所述第一活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堆叠件上运动,所述第二堆叠件堆叠到位时,所述第一活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使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相互卡接,从而实现所述锁定状态;

25、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作用于所述定位件,所述第二堆叠件还设置有定位配合部,所述定位组件跟随所述第一活动件活动至所述定位位置时,所述定位件能够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抵持于所述定位配合部,以阻止所述第一弹性件带动所述第一活动件运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堆叠件和第二堆叠件,所述第一堆叠件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第二堆叠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相适配的第二配合结构,所述第一堆叠件和所述第二堆叠件的一处通过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配合限制,从而使所述第一堆叠件与所述第二堆叠件上下堆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相互配合,至少能够限制所述第一堆叠件及所述第二堆叠件沿Z方向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堆叠件上还设置有第三配合结构,第二堆叠件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配合结构相适配的第四配合结构,所述第一堆叠件和所述第二堆叠件的另一处通过所述第三配合结构和所述第四配合结构配合限制,在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相互配合、所述第三配合结构和所述第四配合结构相互配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堆叠件和所述第二堆叠件沿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的移动均被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堆叠件顶部X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三配合结构,且所述第三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的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堆叠件底部X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和所述第四配合结构,且所述第四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的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及/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三配合结构沿X方向或者Y方向相对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堆叠件顶部的两处,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和所述第四配合结构沿X方向或者Y方向相对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堆叠件底部的两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系统还包括第五配合结构和第六配合结构,所述第五配合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堆叠件顶部,所述第六配合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堆叠件的底部,在所述第二堆叠件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件上时,所述第五配合结构和所述第六配合结构能够相互配合限制所述第二堆叠件沿所述X方向和所述Y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系统具有锁定状态,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堆叠件与所述第二堆叠件能够通过位于在上一者的压力沿X、Y、Z三个方向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一活动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弹性作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所述第二堆叠件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件时,所述第一活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二堆叠件的压力作用下在所述第一堆叠件上运动;所述第二堆叠件堆叠到位时,所述第一活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使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相互卡接,从而通过所述第二堆叠件的压力实现所述锁定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堆叠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包括基座及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一卡部,所述基座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堆叠件,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堆叠件的第二卡部,所述第二卡部开设有插槽;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卡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插入所述插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部具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用于在所述第一卡部插入所述插槽时导向;及/或,所述第二卡部具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用于在所述第一卡部插入所述插槽时导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卡部,两个所述第一卡部间隔布设。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还包括辅助部,所述辅助部设置于所述基座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卡部之间,所述辅助部用于提供施力位置以滑动所述第一活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卡部、所述辅助部中的两者或者三者一体成型。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堆叠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包括转动座及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的第一卡部,所述转动座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堆叠件,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堆叠件的第二卡部,所述第二卡部开设有插槽;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卡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插入所述插槽内。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堆叠件顶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用于安装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堆叠件和第二堆叠件,所述第一堆叠件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第二堆叠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相适配的第二配合结构,所述第一堆叠件和所述第二堆叠件的一处通过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配合限制,从而使所述第一堆叠件与所述第二堆叠件上下堆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相互配合,至少能够限制所述第一堆叠件及所述第二堆叠件沿z方向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堆叠件上还设置有第三配合结构,第二堆叠件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配合结构相适配的第四配合结构,所述第一堆叠件和所述第二堆叠件的另一处通过所述第三配合结构和所述第四配合结构配合限制,在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相互配合、所述第三配合结构和所述第四配合结构相互配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堆叠件和所述第二堆叠件沿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的移动均被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堆叠件顶部x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三配合结构,且所述第三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的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堆叠件底部x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和所述第四配合结构,且所述第四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的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及/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三配合结构沿x方向或者y方向相对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堆叠件顶部的两处,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和所述第四配合结构沿x方向或者y方向相对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堆叠件底部的两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系统还包括第五配合结构和第六配合结构,所述第五配合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堆叠件顶部,所述第六配合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堆叠件的底部,在所述第二堆叠件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件上时,所述第五配合结构和所述第六配合结构能够相互配合限制所述第二堆叠件沿所述x方向和所述y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系统具有锁定状态,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堆叠件与所述第二堆叠件能够通过位于在上一者的压力沿x、y、z三个方向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一活动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弹性作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所述第二堆叠件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件时,所述第一活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二堆叠件的压力作用下在所述第一堆叠件上运动;所述第二堆叠件堆叠到位时,所述第一活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使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相互卡接,从而通过所述第二堆叠件的压力实现所述锁定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堆叠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包括基座及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一卡部,所述基座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堆叠件,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堆叠件的第二卡部,所述第二卡部开设有插槽;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卡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插入所述插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部具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用于在所述第一卡部插入所述插槽时导向;及/或,所述第二卡部具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用于在所述第一卡部插入所述插槽时导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卡部,两个所述第一卡部间隔布设。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还包括辅助部,所述辅助部设置于所述基座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卡部之间,所述辅助部用于提供施力位置以滑动所述第一活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卡部、所述辅助部中的两者或者三者一体成型。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堆叠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包括转动座及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的第一卡部,所述转动座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堆叠件,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堆叠件的第二卡部,所述第二卡部开设有插槽;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卡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插入所述插槽内。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堆叠件顶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活动件,所述活动槽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堆叠件的侧壁,所述第二槽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堆叠件的顶壁,所述第一活动件能够向所述第一槽口的方向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相对的两个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活动件相对应的两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及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配合能够限制所述第一活动件的移动距离或者转动范围。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堆叠件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件后,所述第一活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堆叠件上运动且不凸出于所述第一堆叠件的侧壁。

2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系统还包括解锁状态,在所述解锁状态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